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恽寿平:恽寿平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这其中惟有恽寿平兼擅山水、花鸟;尤其是在花鸟画方面,敢于创造,从而成为清初影响较大的花鸟画家。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又号云溪外史、白云外史,东园客,瓯香散人等,江苏武进人。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一生坎坷,饱经困苦,他幼年聪颖玲利,遭遇战 乱,与兄皆被俘,与父亲失散,后遇灵隐寺方丈相救,才得以与家人团聚,归家后 ,发奋读书学画。经刻苦钻研,于古文、诗词、书画无不精擅。他崇尚气节,誓不应科举,少时的忧患,留下深深的创痛,一生未尝忘情。
与王(辉)的一段友情
恽寿平与“四王”之一王(辉)有莫逆之交,彼此常往来,游历山水,斟茗倾谈, 切磋画艺,恽寿平赠王(辉)诗中有“白首兄弟相见少……人生能得几知音”句,可见彼此交往之密切程度。他们的山水画最初都从元四家奠定基础,因此笔墨风韵大致 相似,两人合作的一些水墨山水,有时简直难以分辨,后来恽寿平感到王(辉)的山水进步很快,声名日起,曾致书王(辉)说:“格于山水,终难打破一字关,曰‘窘’,良由为古人规矩法度所束缚耳。”又说:“君独步矣!吾不为第二手也”。于是恽寿平转攻花鸟,以后山水不过偶一为之。其实恽寿平高深的诗文造诣远胜王(辉),其山水秀骨清妙,深得元人冷澹、幽仍之致,尤其是青绿设色一体,清钱杜《松壶画忆》评:“南田用淡青绿,风致潇洒似赵大年(令穰),胜石谷(王)多矣。”可见他的改画实则谦让,而不是艺术的逊色。恽寿平58岁病故家乡,当时家人贫苦 ,无力治丧,是王(辉)为他料理的殡事。
艺术风格
恽寿平早年擅画山水,系出自家学,其堂伯父恽本初亦擅画。恽寿平山水取黄 公望笔法,于荒率中见秀润,如32岁所画《灵岩山图卷》。尖毫勾皴,浓墨点树 、高旷清淡,中期山水,浸润宋元诸家,吸取王蒙、二米等人之长,渐脱刻极。40岁左右作品最为精采,如43岁的《山水花鸟册》,技法灵活多变,表达各家风 貌准确,艺术已臻成熟。
他的花鸟画成就最为突出,他自言宗法徐崇嗣的没骨法,他的没骨花卉,揉合了黄(筌)、徐两派技法,既重视写生,力求形似,“每画一花,必折是花插之瓶中,极力描摹,得其生香活色而后已。”又强调“与花传神”。力去华靡,追求“澹雅”,他的花卉,形神兼备,清新淡雅,具有新的风貌。
他的早期花卉作品,如38岁与唐荧合作的《红莲图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用笔较工整细秀,设色清淡,虽略显拘谨,但颇能传达荷花秀润娇艳的清致,43岁时为留耕画的《花卉册》(故宫藏),运笔飘逸潇洒,达到了“维能极似,乃称与花传神”的形神皆备境界,反映出他成熟后的风格的高超技艺,晚年的花卉比较苍劲放逸,但又不失规矩和秀润之臻。57岁的《牡丹扇面》为去世前一年所作,笔墨简率苍劲。近似陈淳,具有更多文人画的墨戏意趣。
画论
在绘画理论方面,他的重要论述,及创作思想,尽都包括在他的《南田画跋》和《欧香馆集》中,他重视山水画的使欣赏者“不著寻山履,身居云海图”的怡情作用,把“脱尽纵横习”,“无意为文”、“淡然天真”的高逸看作绘画美的最高境界。他认为,“高逸”固然与“简”有关:“画以简贵,如尚简之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鬟翠黛,敛容而退矣。”他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要求画家“出入风雨,卷舒苍翠”,然后“走向造化于笔端”。他强调画家主观情思对绘画对象的溶铸,和传写出绘画对象之神的作用。
对于学古人,他主张学而变,变而又笔下有古,即所谓:“不相蹈袭”,有“变体”,“如兴弼将子仪军,旌旗变色”,“随意涉趣,不必古人有此,然云西丹邱直向笔毫端出入。”此即“不同之同,不似之似”。他的画法自谓“春风桃柳、霜天梅菊助我神”,“灌花南田,玩乐苔草”,在其天机物趣中创作一翻天地,他的这些论述及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革新影响。
他的清秀、明丽的特点,代替了浓艳富丽,大为清代统治阶层所欣赏,很快成为清代院体花鸟的正宗,同时也博得了众多的贵族和一般市民的爱好。
市场价格
恽寿平传世作品极多,由于他的没骨花卉画柔美秀雅,开创了一代新风,时人争相仿效,摹仿者也多,其伪者特征,只注意赋色明丽,用笔流畅,以致精意不传,产生其柔靡不振的流弊。恽寿平一生清贫,卖画为生,性情拓落,遇知已索画即可得,否则,虽出高价,也不屑画一花片叶,现今恽寿平作品流入交易的也相当多,但价格相差太大,最高的十几万美元,最低的仅四、五千美元,说明假画及可疑之画较多,影响价格。纽约一般的古画拍 卖会都有恽寿平作品,成交比例也很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孤月群鸠图轴
猜你喜欢
- 2015-03-17 神韵明清——四川博物院院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 2015-03-16 山西绛州发现唐至明清生活用器
- 2015-03-15 43件明清瓷皆为御用珍品(图)
- 2015-03-15 紫砂七老作品处价格洼地 明清紫砂身份倍增
- 2015-03-15 北京推出黄花梨文化展 百余明清精品亮相
- 2015-03-15 明清刻本成藏市热门 150年前古籍市价2万
- 2015-03-15 明清时期床榻的主要品种
- 2015-03-15 永乐秋拍规模创历年之最
- 2015-03-13 明清紫砂老壶收藏三个常见误区
- 2015-03-13 抗战藏品屡创天价成收藏市场宠儿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