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明清时期-龚贤

兰亭书童 2006-05-25 中华绘画 评论

龚贤:(约1619─1689),江苏昆山人,清代著名画家。又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柴丈、半亩。康熙五年(1666)定居南京清凉山,称其居所为“半亩园”,以鬻画课徒为生。在隐居的20余年中,龚贤的绘画艺朮臻于成熟,创作出许多佳作。着有《画诀》、《龚半千课徒画稿》、《香草堂集》。


龚贤专攻山水画,主要取法董源、巨然、二米、黄公望、倪瓒、董其昌等,对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持认同态度。但他更注重师法造化,反对摹古,他深入观察大自然,致力于挖掘物象的内在表现力,探求能够与自己的精神相吻合、迥异于古人的山水语汇。他一反盛行于清初以“四王”为首仿效黄公望、倪瓒使用渴笔淡墨的作风,以自己特立独出的风格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居有重要地位。


龚贤晚年创作了许多大幅长卷,其中《千岩万壑图卷》、《山水通景屏》、《溪山无尽图卷》等均为代表之作。这些作品构图宏大,山重水复,烟雾迷蒙,于繁复沉郁之中透出萧索冷寂的气氛。


龚贤的绘画风格和艺朮观念对当时的金陵诸多画家颇具影响。龚贤的学生王概与其兄弟王蓍编绘的《芥子园画谱》广为流传,有益后学。龚贤对近、现代山水画的影响尤为显著,黄宾虹、李可染等大师均得益于对他的积墨山水的借鉴。另外,由于他的许多作品流落到日本和欧美,因此国外学者对他也有较深入的研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溪山隐居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题山水册局部 作于康熙七年(1668年) 纸本 昆仑堂藏

Tags:明清   时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