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蜡像再现1945年时的中国图景

兰亭书童 2006-05-27 画闻 评论
       作为“法缘相循”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接下来重笔介绍和模拟的是海峡两岸共御西方殖民者的内容。一幅郭怀一领导起义的油画,引领我们进入共同抗击外侵的历史。接着是我们可看到振奋人心的一幕:郑成功接见荷兰谈判代表团的照片,旁边是郑成功军队使用的铁炮、郑荷缔结合约的文本以及郑成功腰带玉饰等文物展览。为纪念郑成功闽台各地为其雕塑、建庙、建祠,展馆还配上了这方面的照片。 

  “法缘相循”的结束部分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史实纪录。陈列中纪录抗日事件、台湾民众反对割台斗争的历史资料,抗战的历史人物照片,两岸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战的医疗器械,再现了这段历史,也鼓舞了人心。其中有一处尤其令人感动的场景:一棵大树干上,树皮被刮掉,留出白色的部分,上面用石头刻上的字依然清晰,“过路的族人:请带口信给深山中牡丹社族人,他们的战士浴血奋战,全部阵亡,没有一个人离开守卫的石门。”原来这是1874年台湾牡丹社族人抗击日本侵略的“牡丹社事件”中的情景。博物馆还模拟台湾民众反对割台的斗争中台北市民鸣锣罢市的场景:酱铺、酒铺大门紧闭,两个铜人一前一后抬着一个大锣,敲锣罢市,感应装置则用闽南话播放着“罢市”的叫喊。 

  在“法缘相循”部分的结尾,1945年陈仪和安滕吉利签订协议光复台湾的蜡像栩栩如生,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而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更是耐人寻味。

Tags:图景   蜡像   年时   中国   再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