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吴隐(1866-1922),原名金培,字石潜,号潜泉,又号遯庵,斋作纂籀簃、松竹堂,浙江绍兴人。《西泠印社志稿》载其生平曰:“家贫客杭,习镌碑板,擅刻印,治六书甚勤。吴俊卿示以钝刀中锋诀,益卷粹可观。光绪甲辰(1904)与叶铭、丁仁、王禔创西泠印社,不辞劳瘁以董其成。社西有堂曰遯庵,渠曰潜泉,斥私财营之,举舍于社而不自私,可风也。又精制印泥,名曰潜泉印泥,其禆益艺林尤巨。编有《遯庵印存》、《古陶存》、《古砖存》、《古泉存印学丛书》等无虑数十种。壬午卒,年五十六。”(这里需指出的是“壬午”实为“壬戌”。)
作为西泠印社四创始人之一的吴隐,无疑是印社创建初期最具活力的人物。从现存资料看,当时许多重大活动,他不但积极参与,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印社社址和营建,是印社同仁们惨淡经营,历十几年之功而次第完成的。其间吴隐出力颇多。叶铭《西泠印社小志》曰:“印社建筑始事甲辰,讫工癸丑。经营缔造,吴君石潜之力居多。”印社自甲辰至甲寅十年间,募捐共有四次,吴隐共捐大洋四百九十元,是数量最多的一位。
吴隐的篆刻刻工稳朴茂见长,可惜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除自编有《遯庵印存》外,其余不多见。丁仁在《咏西泠印社同人诗》中称他为“绝技刀蔵垺么,阿谁双眼辨真龙。风流更吴公子,钿阁尤传铁笔工。”吴隐自已也曾集论印联一副:“冶铜刓石拨蜡销金解得汉人成印处;揉艾研砂封泥署纸流传谱录任君参。”吴隐对于印学最大的贡献,是不遗余力 编辑和出版了大量的优秀印谱,如《庵秦汉印选》、《庵秦汉古铜印谱》、《龙泓山人印谱》、《秋景庵印谱》、《吴让之印谱》、《二金蝶堂印谱》等共计三十余种。这些印谱的出版行世,充分贯彻了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特别是对造福后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吴隐曾是浙江刻碑名手,省内各地留下不少碑刻。社址内明确是他刻的作品有两件,均在仰贤亭内。一为嵌于正面壁间的丁敬像,原作是扬为罗聘画,由丁仁捐献印社。此石刻无落款,《西泠印社志稿》载“为吴石潜篆刻”。一为置于亭内石圆桌上的铭文,此物成于“宣统二年,王寿祺(王禔)三十五岁的篆书,丁仁撰铭,叶铭监造,吴隐刻石。”这大概是印社中唯一有记录,且保存完好,四位创始人的合力之作了。
“潜泉印泥”闻名遐尔,是吴隐夫妇精心钻研印泥制作技术的结晶。吴隐之所以能编辑和出版大量的印谱,正是有赖于此。谈到“潜泉印泥”,我们势必要联想到上海西泠印社。它和地外杭州的西泠印社究竟是何种关系?叶铭在其编印的《西泠印社三十周年纪念刊后记》中说:“惟上海亦有西泠印社,为松竹堂吴氏独资营业之书肆,名虽同而性质实异,因非及之。”这里明明白白地指出上海西泠印社的性质其业主。
印社早期还有一位女社员孙锦,她就是吴隐的夫人。叶铭《广印人传》曰:孙锦,字织云,山阴人,山阴吴石潜隐继室。工篆刻,尤精小印,善拓旁款,又能拓古彝器款识及全形。丁仁《咏西泠印社同人诗》中称道她“蝇头细篆析毫厘,匕首夫人擅巧思,珍重芳名劳弱脆,前惟何媛后韩姬。”西泠印社四照阁前曾有一副对联:“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即由孙锦所书,可惜人世沧桑,今已不得见。
作为吴隐夫人和女社员,孙锦不但大力支持吴隐投身印社活动,而且自己出积极参与。前面所提印社的四次募捐中,她曾以个人名义捐了两次。西泠印社社址能有今日之规模,吴隐妇夫是出了大力的,所谓“红袖添香,琴瑟和谐”,即是如此吧!
- 上一篇:近现代及当代-王福庵
- 下一篇:明清时期-蒲华
猜你喜欢
- 2015-03-16 赵涌在线重推艺术找家3月当代艺术专场
- 2015-03-16 2015深圳当代中国画邀请展开幕
- 2015-03-15 艺术品市场起伏:艺术区内中国式生存法则
- 2015-03-15 中国近现代书画为何能“抗衰”
- 2015-03-15 书画升值高于房产 当代名家30万/平尺
- 2015-03-15 春拍总额破200亿元 当代瓷器处价值洼地
- 2015-03-15 杭州将举办国际当代优秀水彩画家展
- 2015-03-15 中国近现代书画12大名家精品展
- 2015-03-15 “美国当代写实油画展”在中华世纪坛开展
- 2015-03-13 如何开始收藏第一件当代艺术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