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中国明清家具被现代人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人艾克就迷上了中国明式家具,并于1944年出版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此书引起海外人士对中国明清家具的收藏热潮。1985年,我国著名古家具研究专家王世襄先生编撰了《明式家具珍赏》,此书经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后,立刻在香港引起轰动。1991年,北京成立了第一个家具收藏组织———中国古董家具研究会。1993年6月,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在三山会馆举办了国内第一个民间家具收藏展———“中国古董家具展”,引来无数参观者。1996年9月19日上午,纽约佳士得总部大厅举行了一次被全世界收藏界公认为近年来最具震撼人心的中国古董家具拍卖会。107件中国明清古董家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竞拍,全部成交。1998年,纽约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一座明代黄花梨屏风以约百万美元成交。2002年,北京嘉德拍卖会上,一对黄花梨顶箱柜以980万元刷新中国家具成交纪录。
随着中国明清家具的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伴随而来的就是古旧家具的作伪之风泛滥。大批的不法商贩为了最大程度地谋取暴利,大肆造假。伪作的“古旧家具”充斥全国各地的家具旧货市场。如果说历史上清朝晚期和民国时期的两次中国古家具作伪风潮,他们仿明式的家具还有一定的艺术水准的话,这一次风潮的伪作大多粗鄙不堪,连貌似神离的水平也达不到。并且不论明式还是清式,只要赚钱就仿。所以,要想在假货、劣货充斥满目的情况下淘到一件称心如意的古董家具,首先就要炼就一双辨别真伪粗精的慧眼。依笔者看来,鉴定明清家具应当从辨真伪、辨年代、辨价值三方面入手。
一、辨真伪
真伪鉴定是古董鉴定最基本的一环,要了解明清家具的真伪鉴定,首先得从作伪的招数开始,以下这些招数是我们在鉴定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
第一招:以劣充好
利用硬木家具材种不易分辨的特点,以较差木材制作的家具,混充较好木材制作的家具。
第二招:移花接木
随着年深日久,许多古代家具往往因日晒雨淋,保存不善,构件残破缺损严重,极难按原样修复,于是就有人大搞移花接木,移植非同类品种的残余结构,凑成一件难以归属,不伦不类的古代家具。
第三招:以多充少
罕见是古代家具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不少家具商把传世较多且不太值钱的半桌、大方桌、小方桌等,纷纷改制成较为罕见的抽屉桌、条案、围棋桌。
第四招:拆一组两
利用完整的古代家具,拆改成多件,以牟取高额利润。具体做法是,将一件古代家具拆散后,依构件原样仿制成一件或多件,然后把新旧部件混合,组装成各含部分旧构件的两件或更多件原式家具。
第五招:改头换面
投机者有时任意更改原有结构和装饰。如有人认为,凡看上去比较“素”(无装饰、雕饰)的明式家具,年代可能较早。结果就把一些珍贵传世家具上的装饰故意除去,以冒充年代较早的家具。
第六招:杂材其中
这种作法常常见于包镶家具。包镶家具早在清代中期就已有之,当时一些苏式家具曾存在这些特点,主要是为了省料的考虑,并非出于现在仿作古典家具单纯牟取暴利的目的。现在的一些所谓硬木家具,其包镶手法是在普通木材制成的家具表面“贴皮子”,即贴上一层极薄的硬木皮,其内心主材部分则是采用并不昂贵的杂木,伪装成硬木家具,高价而售。
第七招:偷梁换柱
采用“调包计”,软屉改成硬屉。软屉,是椅、凳、床、榻等传世硬木家具的一种由木、藤、棕、丝线等组合成的弹性结构体,多施于椅凳面,床榻面及靠背处,明式家具中较为多见。与硬屉相比,软屉具有舒适柔软的优点,但较易损坏。传世久远的珍贵家具,有软屉者十之八九已损毁。由于制作软屉的匠师近几十年来日臻绝迹,所以,古代珍贵家具上的软屉很多被改成硬屉。
第八招:改高为低
为适应现代生活的起居方式,把高型家具改为低型家具。家具是实用器物,其造型与人们的起居方式密切相关。进入现代社会后,沙发型椅凳、床榻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为了迎合坐具、卧具高度下降的需要,许多传世的椅子和桌案被改矮,以便在椅子上放软垫、沙发前作沙发桌等。不少人往往在购入改制后的低型古代家具时,还误以为是古人流传给今人的天成之器。
第九招:刻意作旧
好的硬木家具,随着年代的推移,在其表面会产生一种自然形成的岁月磨痕,有的家具木材上会出现一种只有年深日久才会出现的开裂缝,而现在的古旧家具作伪者,在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家具上,比如桌子、箱柜的表面用钢丝球擦出一条条痕迹,上漆后再用茶杯、锅子烫出印记,用小刀划拉几道印子,看上去真有一种饱经岁月沧桑的感觉。还有采用细砂皮在新仿家具最容易受到磨损的部位精心打磨,做成使用痕迹,然后上蜡,做成老皮壳。
第十招:速成催老法
俗话说:“岁月催人老”,但有些仿古家具却是通过人为方法进行“催老”的。这种人为手法,就是把新作的家具摧残成久经风霜的老家具。在新做好的家具上泼上淘米泔水或茶叶水,然后搁在室外的泥土地上,任它日晒雨淋,两三个月里反复几次后,木纹自然开裂,油漆龟裂剥落,原木色泽发暗,显出一种貌似历经风雨的旧气,仿佛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就浓缩在里面了。若是桌椅类家具,就将四条腿埋在烂泥地里,时间一长,这一截腿就会由浅入深地褪色,呈现一种水渍痕,很能骗过外行。但是真品的水渍痕一般不超过一寸,作伪的往往会过分。
第十一招:伪作包浆
包浆,是古玩的行语,系指古器物在传世的过程中,其表面所留下的风化痕迹。因木器容易上包浆,而且包浆层较厚,行语又称这种包浆为皮壳,通常呈一层玻璃状态,非常柔和,木质的纹理自里而透外,色泽有一种苍老感,具有宝石般质感,一擦就会显示出光泽。而仿制作伪的旧家具常用漆蜡色作假的皮壳,有的甚至用皮鞋油之类的劣质材料,目的是造假。做假的皮壳的光泽是呆板浮躁的。用手触摸,真品的皮壳光滑温适;伪品则有一种腻涩之感,有受阻的感觉,甚至粘手。
第十二招:虫蛀家具
为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有些作伪者还在家具的抽屉板上做出被老鼠咬过的缺口,或用虫蛀过的老料做在关键部位上,更有甚者,还专门豢养蛀虫在家具上刻意蛀出特殊的效果。有些买家一看到家具表面有虫蛀的痕迹,就心甘情愿地掏钱奉上,自以为捡了“漏”了。
第十三招:老料新作
最近在古旧家具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木纹开裂、蒙尘包垢、灰头土脸的老家具,这些老家具,从外形色泽上看,确实有一种历经岁月磨蚀的感觉。不明底细的购买者,一看到这些古里古气的古董家具,往往会毫不犹豫出资买下,实不知却掉进了一些卖家设进的圈套里。这种老家具,其实是用老房子里的建筑材料拼做而成的。
- 上一篇:云南为“美术创作工程”选送34件作品
- 下一篇:名家版画成收藏热点 专家指点投资要点
猜你喜欢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2015-03-17 神韵明清——四川博物院院藏明清书画精品展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 2015-03-17 “异曲同工:18世纪中法古代家具艺术展”在港举行 图
- 2015-03-17 行家称红木家具收藏未来热点是酸枝
- 2015-03-16 山西绛州发现唐至明清生活用器
- 2015-03-15 43件明清瓷皆为御用珍品(图)
- 2015-03-15 享受古典家具 红木家具难弃爱
- 2015-03-15 紫砂七老作品处价格洼地 明清紫砂身份倍增
- 2015-03-15 北京推出黄花梨文化展 百余明清精品亮相
- 搜索
-
- 03-04中国书法杂志
- 01-222015年《国画收藏》杂志征稿启事
- 10-08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 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
- 09-17四川美术家协会2014年创作基地工作会在自贡召开
- 09-12于丹:教师应多拿笔写字
- 09-03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复评结果
- 08-29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版画展区复评入选名单
- 06-24居大宁水墨鸭进驻全聚德展览馆
- 05-29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 在联合国总部开幕
- 05-16第四届 孤山证印 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征稿启动
- 7328℃被禁74年,“淫画”流落异乡
- 6101℃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4374℃“大师风范——陆俨少画展” 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 4347℃第九届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宝安展出
- 3772℃“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揭晓
- 3339℃武强抢救年画古版百余块
- 3130℃韩国《金昌烈画展》开幕
- 2849℃七十余幅民国洋画亮相刘海粟美术馆
- 2618℃首届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获奖名单
- 2424℃《百年巴金》大型画集出版
- 02-12中国美院昨日开考 考生达9500余人质量优于往年
- 06-06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名单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