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他是有“东方第一藤”之称,创建“乌蒙画派”的“洪荒美学大师”,他享有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奖之待遇,他今年76周岁,他却于安乐不享,置天伦于不顾,多年来不仅勤于创作表现大千世界的山山水水的作品,还热衷于环境保护和宇宙摇篮拯救地球母亲的公益行动。李昌中先生现担任宇宙摇篮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其倡导发起的“宇宙摇篮”活动,是以艺术集资为手段支持世界各国环保建设和环保教育为目的的民间社团组织,旨在构建和谐世界方面,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并团结全人类共同解决“环境、资源、人口”这一影响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三大危机”,重铸“天地合一”的绿色之魂。
地球赤子 国画大师
李昌中出生于贵州省的一个小镇,家乡的青山绿水赋予了他艺术的灵感,自幼迷恋上了绘画。他不断吸纳唐寅工笔、仇十组大青绿工笔重彩、马远、夏圭圭的山水氛围、潘天寿的构图、齐白石、吴昌硕的笔墨功夫,后来又到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系专攻西方油画,他将油画的块面、水彩画的透明感,和中国画的线条糅合在一起,表现大洪荒之意境,为以后创立“乌蒙画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李昌中以一幅《巴拉河口的春天》参加贵州省首届青年美展,被评为一等奖;第二年他的《绣花》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并被《美术》杂志刊选,后选入《全国青年美展作品集》。1959年,他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贵州分会集体创作的山水人物画长卷《光辉十年画贵州》,他是山水方面执笔,在建国十周年全国美展展出,并在《美术》和《中国画》等杂志上发表,后又载入《苏联大百科全书》。
1983年,为了参加十年浩劫后的第一个全国美展,李昌中登上了巍巍梵净山,在奇峰峻岭、流云藤萝中领悟大自然的独特气质,一幅幅大自然的洪荒美已然在脑海中凝结。梵净山成为李昌中艺术灵感的殿堂,他决定以大自然为主题,尽情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1984年,一幅长八米宽三米的巨幅国画《梵净穹苍》完成了,从登山到完成,前后共用了七个月的时间。这是他创作的第一幅最大的国画,以宏大的气势,力透纸背的笔功,囊括了大自然的洪荒美和浑然天成的意境。后来他又创作了《宇宙摇篮》和《蜡染之乡》,三幅作品在北京展出时得到了当时《中国画》主编潘洁滋,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卜维勤等人的赞赏。后来,《梵净穹苍》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看到后,顿时震惊,握着李昌中的手,激动地说:“你成功了!”当即和他在画前合影留念,并答应在左边诗堂里为此画题词。展出期间,曾有人要出20万买下这幅画,可李昌中却说这画不能卖,它另有大用。
就李昌中的画风而论,可谓气魄雄浑,以大涵小,借小喻大。动则生机盎然,静则宁静致远,秀美源于古朴,壮丽出于自然,色彩柔雅,格调清润,令人尽享“仙境”之美。
如果说音乐家演奏的是他的整个人,那么,画家的绘画便是他整个的灵魂颤动。他以其50余年的中国画创作,苦心孤诣地创建了“乌蒙画派”,并以其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历经20多年的深刻反思,创作出举世无双的“宇宙摇篮”百幅国画系列(仅长度便为17139公分),以感召五洲生灵,共同奋起拯救被人类自己破坏得千疮百孔的生存环境。为此,他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之专家奖励,成为第一批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国际互联网”的当代最高水平的中国美术家之一。李昌中先生的画,有的被英国皇家教育委员会收藏,有的被北京图书馆收藏,有的被展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也曾有许多海外金融巨子以高价购买,但他却从不出售,而是以其完整的系列捐赠给“宇宙摇篮基金会”,以支持世界各国环保事业,使“宇宙摇篮”工程惠及五洲。他以76周岁的高龄率先垂范广大艺术家,尚有一息豪情在,椽笔狼毫画地空,感召60亿生灵投身拯救地球母亲,其磅礴大爱,感动和激励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厚重“国礼” 感动世界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有这样一份献给大会的特殊礼物,《宇宙摇篮计划》《宇宙摇篮计划工作大纲》《打开人类生态文明的大门――宇宙摇篮计划雏论》三份中英文文件、10幅大自然洪荒美画册的作品,及两幅作为“国礼”的巨幅中国画――《摇篮春晖》和《草海复苏》。两幅画的内容就是这次大会的内容,均表现出强烈的绿色文明的时代感。《草海复苏》是在呼唤世界各地恢复已经破坏了的生态环境。《摇篮春晖》的内涵则是唤起全人类热爱森林、热爱自然、保护地球、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摇篮春晖》的作者、《宇宙摇篮计划》的发起人正是李昌中。
《摇篮春晖》在巴西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首脑会议上由我国总理李鹏作为国礼赠送给大会主席巴西总统科洛尔,而《草海复苏》(翟其纲、张润生等作)则赠送给了大会。大会秘书长斯特朗赞扬说:“这是本次大会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并以大会的名义向我国政府和李鹏总理写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此举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海内外各大媒体均作了突出报道。
6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了“宇宙摇篮计划”贵州发起基地向大会献礼的新闻。同日,中央电视台早、中、晚4次(包括一次英文)向全世界播放《摇篮春晖》和《草海复苏》后,李昌中和他的“宇宙摇篮计划”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国之音”报道:中国贵州也有了绿色和平组织。
6月14日,李昌中带着振奋和喜悦的心情回到贵州,向省委和省政府汇报工作。“宇宙摇篮计划”很快得到了省政府的批准,并由省政府办公厅行文将“宇宙摇篮计划”实施方案转发到地、州、市、县各级政府,要求各级政府给与支持和帮助,并在民政厅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至此,一个面向世界的、旨在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资源、造福子孙后代的绿色环保组织――“宇宙摇篮”计划工作委员会在中国云贵高原诞生了。
宇宙摇篮 至情大爱
早在1984年,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活动中,李昌中及家乡人民就以实际行动演绎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其时正逢国庆节,李昌中计划去哈尔滨看病,经过北京时看到了天安门大阅兵,燃起了他胸中无限的自豪感。而当他发现赞助修长城的活动中,整个贵州就只有一个人捐了1000块钱时,他毅然放弃了去哈尔滨治病的打算,返回贵州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书画义卖,组织136个书画家参加了书画义卖集资活动,共筹集资金120万,在八达岭峰修复了三个长城城台以及483米长的城墙,并在这段长城山岭上以3000万贵州人民的名义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和碑亭,取名为“黔心亭”,以志纪念。
时隔十年,在李昌中的故乡,贵州人民再度深情地表达了对地球母亲的浓浓爱心。1994年6月19日,在贵州省政府大礼堂隆重举行了由“宇宙摇篮”计划发动的贵阳地区23所大、中、小学全体师生献上“拯救地球母亲”爱心捐款新闻发布会。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军区等主要领导及各界人士参加了盛大的万人集会,纷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热爱地球母亲的心意,第一笔捐款就达到40多万,并由省长王朝文在“宇宙摇篮”计划工作委员会会长扩大会议上向全国和全世界庄严宣布:第一笔千秋万载、永恒不变、永远保护地球的巨大“宇宙摇篮奖励基金”和“宇宙摇篮奠基基金”已经在中国贵州高原诞生了。
身为宇宙摇篮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的李昌中,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了用行动支持这一神圣的事业,他不顾年事已高,放弃优越的生活,日以继夜创作一百幅巨画作为“宇宙摇篮基金”的基础。他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在画院断电的情况下,他把蜡烛台放在高脚花盆上,借助微弱的烛光作画。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由于要深夜作画,经常生一个小火炉,冷的时候可以取暖,饿的时候用它烤馒头片吃。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和女儿都劝他回家颐养天年,他的老伴也来北京老泪纵横地劝他回去,可他丝毫不为所动。他的整个心思全都放在“宇宙摇篮”计划上,他的整个人也都已经全部奉献给了“宇宙摇篮”计划。他每天都和时间赛跑,为的就是在有生之年能把“宇宙摇篮”计划做成。
1995年12月,在泰国曼谷召开了第三届世界华商大会,李昌中代表“宇宙摇篮”计划工作委员会应泰国华商领袖郑明儒博士的邀请参加了该会,并将他画的巨幅国画《融融环宇》(长8米、宽3米)价值1亿美元,献给了大会,并由大会赠与第一位带头出资保护地球、造福人类的中华民族商界精英郑明儒博士。这幅巨画所得的全部收入李昌中分文不取,全部捐献给“宇宙摇篮奖励基金”,拉开了在世界进行艺术集资的历史序幕。
李昌中的至情大爱,点燃了全球人类奋起保护地球母亲的熊熊圣火。四川省雅安市第四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杨晓珂将自己的零花钱凑足100元,通过报社献上一份“拯救地球母亲”的爱心,并且写了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梦见地球笑了》,李昌中当即作了一幅《奏响了第一声伟大时代的号角》的画赠送给他。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孙奇峰、陈大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梅葆玖,各省画院院长、著名画家、老红军、老将军、企业家、农民、工人……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献上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和责任。北京捷诺基汽车修配厂、白求恩国际集团公司、北京其汇房产开发公司……企业单位也纷纷行动起来了,12万、13万、10万……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纽约、莫斯科、伦敦、巴黎、柏林、东京等世界各大城市也将接踵而起,全球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地球母亲,保护人类自己生活的家园。
“宇宙摇篮计划中国贵州一号基地西冲点”建立起来了,不久,大方县六龙、猫厂、大堰、六龙岭建成了“宇宙摇篮计划”二号基地,在瓮安县鱼河乡建成了“宇宙摇篮计划”三号基地……中央电视台得知“宇宙摇篮”计划在贵州蓬勃开展的消息后,立即前往采访李昌中,并制作了大约60分钟的新闻专题片,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记者也闻讯赶来了。大家纷纷感到“拯救地球母亲”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保护地球母亲的队伍中来了,当一批批人为“宇宙摇篮”计划奔走呼吁的时候,我们可以预见,天更蓝、水更绿的日子已经离我们不再遥远。
地球赤子 国画大师
李昌中出生于贵州省的一个小镇,家乡的青山绿水赋予了他艺术的灵感,自幼迷恋上了绘画。他不断吸纳唐寅工笔、仇十组大青绿工笔重彩、马远、夏圭圭的山水氛围、潘天寿的构图、齐白石、吴昌硕的笔墨功夫,后来又到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系专攻西方油画,他将油画的块面、水彩画的透明感,和中国画的线条糅合在一起,表现大洪荒之意境,为以后创立“乌蒙画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李昌中以一幅《巴拉河口的春天》参加贵州省首届青年美展,被评为一等奖;第二年他的《绣花》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并被《美术》杂志刊选,后选入《全国青年美展作品集》。1959年,他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贵州分会集体创作的山水人物画长卷《光辉十年画贵州》,他是山水方面执笔,在建国十周年全国美展展出,并在《美术》和《中国画》等杂志上发表,后又载入《苏联大百科全书》。
1983年,为了参加十年浩劫后的第一个全国美展,李昌中登上了巍巍梵净山,在奇峰峻岭、流云藤萝中领悟大自然的独特气质,一幅幅大自然的洪荒美已然在脑海中凝结。梵净山成为李昌中艺术灵感的殿堂,他决定以大自然为主题,尽情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1984年,一幅长八米宽三米的巨幅国画《梵净穹苍》完成了,从登山到完成,前后共用了七个月的时间。这是他创作的第一幅最大的国画,以宏大的气势,力透纸背的笔功,囊括了大自然的洪荒美和浑然天成的意境。后来他又创作了《宇宙摇篮》和《蜡染之乡》,三幅作品在北京展出时得到了当时《中国画》主编潘洁滋,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以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卜维勤等人的赞赏。后来,《梵净穹苍》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看到后,顿时震惊,握着李昌中的手,激动地说:“你成功了!”当即和他在画前合影留念,并答应在左边诗堂里为此画题词。展出期间,曾有人要出20万买下这幅画,可李昌中却说这画不能卖,它另有大用。
就李昌中的画风而论,可谓气魄雄浑,以大涵小,借小喻大。动则生机盎然,静则宁静致远,秀美源于古朴,壮丽出于自然,色彩柔雅,格调清润,令人尽享“仙境”之美。
如果说音乐家演奏的是他的整个人,那么,画家的绘画便是他整个的灵魂颤动。他以其50余年的中国画创作,苦心孤诣地创建了“乌蒙画派”,并以其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历经20多年的深刻反思,创作出举世无双的“宇宙摇篮”百幅国画系列(仅长度便为17139公分),以感召五洲生灵,共同奋起拯救被人类自己破坏得千疮百孔的生存环境。为此,他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之专家奖励,成为第一批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国际互联网”的当代最高水平的中国美术家之一。李昌中先生的画,有的被英国皇家教育委员会收藏,有的被北京图书馆收藏,有的被展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也曾有许多海外金融巨子以高价购买,但他却从不出售,而是以其完整的系列捐赠给“宇宙摇篮基金会”,以支持世界各国环保事业,使“宇宙摇篮”工程惠及五洲。他以76周岁的高龄率先垂范广大艺术家,尚有一息豪情在,椽笔狼毫画地空,感召60亿生灵投身拯救地球母亲,其磅礴大爱,感动和激励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厚重“国礼” 感动世界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有这样一份献给大会的特殊礼物,《宇宙摇篮计划》《宇宙摇篮计划工作大纲》《打开人类生态文明的大门――宇宙摇篮计划雏论》三份中英文文件、10幅大自然洪荒美画册的作品,及两幅作为“国礼”的巨幅中国画――《摇篮春晖》和《草海复苏》。两幅画的内容就是这次大会的内容,均表现出强烈的绿色文明的时代感。《草海复苏》是在呼唤世界各地恢复已经破坏了的生态环境。《摇篮春晖》的内涵则是唤起全人类热爱森林、热爱自然、保护地球、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摇篮春晖》的作者、《宇宙摇篮计划》的发起人正是李昌中。
《摇篮春晖》在巴西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首脑会议上由我国总理李鹏作为国礼赠送给大会主席巴西总统科洛尔,而《草海复苏》(翟其纲、张润生等作)则赠送给了大会。大会秘书长斯特朗赞扬说:“这是本次大会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并以大会的名义向我国政府和李鹏总理写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此举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海内外各大媒体均作了突出报道。
6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了“宇宙摇篮计划”贵州发起基地向大会献礼的新闻。同日,中央电视台早、中、晚4次(包括一次英文)向全世界播放《摇篮春晖》和《草海复苏》后,李昌中和他的“宇宙摇篮计划”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国之音”报道:中国贵州也有了绿色和平组织。
6月14日,李昌中带着振奋和喜悦的心情回到贵州,向省委和省政府汇报工作。“宇宙摇篮计划”很快得到了省政府的批准,并由省政府办公厅行文将“宇宙摇篮计划”实施方案转发到地、州、市、县各级政府,要求各级政府给与支持和帮助,并在民政厅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至此,一个面向世界的、旨在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资源、造福子孙后代的绿色环保组织――“宇宙摇篮”计划工作委员会在中国云贵高原诞生了。
宇宙摇篮 至情大爱
早在1984年,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活动中,李昌中及家乡人民就以实际行动演绎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其时正逢国庆节,李昌中计划去哈尔滨看病,经过北京时看到了天安门大阅兵,燃起了他胸中无限的自豪感。而当他发现赞助修长城的活动中,整个贵州就只有一个人捐了1000块钱时,他毅然放弃了去哈尔滨治病的打算,返回贵州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书画义卖,组织136个书画家参加了书画义卖集资活动,共筹集资金120万,在八达岭峰修复了三个长城城台以及483米长的城墙,并在这段长城山岭上以3000万贵州人民的名义修建了一座纪念碑和碑亭,取名为“黔心亭”,以志纪念。
时隔十年,在李昌中的故乡,贵州人民再度深情地表达了对地球母亲的浓浓爱心。1994年6月19日,在贵州省政府大礼堂隆重举行了由“宇宙摇篮”计划发动的贵阳地区23所大、中、小学全体师生献上“拯救地球母亲”爱心捐款新闻发布会。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军区等主要领导及各界人士参加了盛大的万人集会,纷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热爱地球母亲的心意,第一笔捐款就达到40多万,并由省长王朝文在“宇宙摇篮”计划工作委员会会长扩大会议上向全国和全世界庄严宣布:第一笔千秋万载、永恒不变、永远保护地球的巨大“宇宙摇篮奖励基金”和“宇宙摇篮奠基基金”已经在中国贵州高原诞生了。
身为宇宙摇篮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的李昌中,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为了用行动支持这一神圣的事业,他不顾年事已高,放弃优越的生活,日以继夜创作一百幅巨画作为“宇宙摇篮基金”的基础。他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在画院断电的情况下,他把蜡烛台放在高脚花盆上,借助微弱的烛光作画。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由于要深夜作画,经常生一个小火炉,冷的时候可以取暖,饿的时候用它烤馒头片吃。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和女儿都劝他回家颐养天年,他的老伴也来北京老泪纵横地劝他回去,可他丝毫不为所动。他的整个心思全都放在“宇宙摇篮”计划上,他的整个人也都已经全部奉献给了“宇宙摇篮”计划。他每天都和时间赛跑,为的就是在有生之年能把“宇宙摇篮”计划做成。
1995年12月,在泰国曼谷召开了第三届世界华商大会,李昌中代表“宇宙摇篮”计划工作委员会应泰国华商领袖郑明儒博士的邀请参加了该会,并将他画的巨幅国画《融融环宇》(长8米、宽3米)价值1亿美元,献给了大会,并由大会赠与第一位带头出资保护地球、造福人类的中华民族商界精英郑明儒博士。这幅巨画所得的全部收入李昌中分文不取,全部捐献给“宇宙摇篮奖励基金”,拉开了在世界进行艺术集资的历史序幕。
李昌中的至情大爱,点燃了全球人类奋起保护地球母亲的熊熊圣火。四川省雅安市第四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杨晓珂将自己的零花钱凑足100元,通过报社献上一份“拯救地球母亲”的爱心,并且写了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梦见地球笑了》,李昌中当即作了一幅《奏响了第一声伟大时代的号角》的画赠送给他。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孙奇峰、陈大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梅葆玖,各省画院院长、著名画家、老红军、老将军、企业家、农民、工人……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献上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和责任。北京捷诺基汽车修配厂、白求恩国际集团公司、北京其汇房产开发公司……企业单位也纷纷行动起来了,12万、13万、10万……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纽约、莫斯科、伦敦、巴黎、柏林、东京等世界各大城市也将接踵而起,全球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地球母亲,保护人类自己生活的家园。
“宇宙摇篮计划中国贵州一号基地西冲点”建立起来了,不久,大方县六龙、猫厂、大堰、六龙岭建成了“宇宙摇篮计划”二号基地,在瓮安县鱼河乡建成了“宇宙摇篮计划”三号基地……中央电视台得知“宇宙摇篮”计划在贵州蓬勃开展的消息后,立即前往采访李昌中,并制作了大约60分钟的新闻专题片,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记者也闻讯赶来了。大家纷纷感到“拯救地球母亲”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保护地球母亲的队伍中来了,当一批批人为“宇宙摇篮”计划奔走呼吁的时候,我们可以预见,天更蓝、水更绿的日子已经离我们不再遥远。
- 上一篇:书画家助贫困生 国画《猪年吉祥图》义拍
- 下一篇:国画大师现场描绘“红楼12钗”
猜你喜欢
- 2015-03-17 中国画都·潍坊艺术百家学术邀请展
- 2015-03-16 2015深圳当代中国画邀请展开幕
- 2015-03-15 齐白石艺术身份引争议 为中国拍卖业晴雨表
- 2015-03-15 “山水重庆”中国画创作活动启动
- 2015-03-15 中国画海第一人来晋邀人“看海”
- 2015-03-15 哪里能买到《跟徐湛老师学国画》
- 2015-03-15 吴泽浩国画新作展将在山东大厦美术馆举办
- 2015-03-15 第二届《意境-中国》国画、油画作品展开幕
- 2015-03-13 浅谈国画的“气韵”
- 2015-03-13 谈中国画的“画理”与“画法”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