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中国工艺美术的"第二春"还有多远?

兰亭书童 2007-01-31 画闻 评论
新华社杭州1月30日电(许群 郑旭萍)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经历了建国后的恢复、发展高峰后,长期陷入行业萎缩、技艺失传、待遇低下的困境。在机械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遭到了现代生活方式和市场经济的剧烈冲击。

    2006年底,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时隔十年后重新启动;2007年1月1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61位新评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月27日,我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艺术档次最高的金属工艺展在浙江杭州隆重开幕。

    2007年恰好是国务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颁布十周年,这一切都让工艺美术界人士闻到了春风徐来、土地复苏的气息,他们兴奋地感到工艺美术的第二个春天就要来了!

    工艺美术“第一春”:一件工艺品换一辆奔驰车

    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

    老一辈的工艺美术大师提起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工艺美术的“黄金时代”,依然难掩兴奋、喜悦之情。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农业建设相对落后,传统工艺美术生产在党和政府的直接关怀和重视下得以恢复,在作为外交礼品和出口创汇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70年代初,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与美国及欧洲各国建交。世界的目光开始转向这个拥有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而备受国际瞩目和认同的正是代表着中国文化特色的工艺美术品。

    1973年,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文为总设计及总指挥的大型牙雕”万里山河展新容“(又名成昆铁路),作为国礼长期展示在联合国大厅。“鼎王”卢银涛制作的“世纪百鼎”,同时赠送给联合国,前来参观的海外华侨激动得热泪盈眶。而铸造宝剑的领军人物陈阿金锻造的龙泉宝剑,长期作为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赠送给国外军界领导人的国礼。那时一件工艺美术精品换回的礼品可以是一台奔驰600型轿车。

    中国工艺美术呈现空前的恢复与发展的结果是:至1972年,全国工艺美术企业数达1100余个,职工近20万人,产值突破1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近8亿元,换汇2亿多美元。工艺美术产品70%以上是外销产品,出口量占到全国轻工出口总额的1/3,成为当时国家出口换汇的重要产品和优势行业。

    与此同时,工艺美术行业也逐渐形成六大体系:科研、教育、职称、流通、进出口、评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每隔五年,连续四届授衔的工艺美术大师共204位,有效地传承和传播了中华文化。这就是许多工艺美术大师们念念不忘的“第一个春天”。

    捧着金碗讨饭吃:工艺美术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长时间艰难的困惑期。汽车、钢铁等重大型工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传统手工业的发展被逐渐削弱了。同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集体企业、国有工艺美术企业也大多转制成了民营企业与个体企业。

    2001年7月,名家汇集、技术力量雄厚的北京工艺美术厂,因负债4627万元宣布破产。该厂成立于1958年,曾经是北京市的创汇大户,生产的景泰蓝、玉石雕刻、象牙雕刻、花丝镶嵌等多种工艺品蜚声中外。体制旧、包袱重、人才断档是企业破产的主要原因,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

    景泰蓝大师钟连盛说:“无法否认随着现代化的提高,工艺美术产品走向了萎缩,前两年我们都感觉到这个行业几乎快要死去了。随着老艺人的故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很多传统工艺已经濒临失传。”

    目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尴尬的时期:一些著名的工艺美术巨匠却还在为解决温饱奔走,或纯粹是"捧着金碗讨饭吃"的手工业者。王树文说:"现在工艺美术大师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寥寥无几,没法递交提案反映问题。全国现有的200多名国家级大师中,三分之一在为温饱发愁,三分之一刚刚达到温饱。"

    景泰蓝大师米振雄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北京一位工艺美术大师退休后只有1000多元退休金,老伴所在的鞋厂也不景气,发了一箱鞋子充当工资。大师到街头摆摊卖鞋子,结果刚好工商局来查,大师无奈抱着鞋子满街跑。

    北京市领导听说这个故事后,2003年2月出台了工艺大师带徒弟发放津贴的政策。每月最高800元的补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师的经济窘迫。但是"高徒难觅"却是眼下的普遍现象。米振雄忧虑地说:"现在的徒弟接不了我的班,他们只能做掐丝点蓝的工作,缺乏美术功底和艺术创意。"他说最好的徒弟应该是美术院校的毕业生,有着对艺术的感悟和见解,这样带几年就可以独立创作。但是美院的高材生都热衷于设计、广告等行业,几乎没有愿意从事辛苦而默默无闻的传统工艺。在国内,工艺美术大师的地位还不如一个普通画家。

    据介绍,就在国内许多人贬低工艺美术大师为手工工匠的同时,国外却把工艺美术大师看得很崇高。在日本,工艺美术大师被当作活的"国宝";在韩国,传统工艺美术受到政府的大力保护。2010年世博局将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有关部门准备推出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四大艺术家,评委全由外国专家组成。结果评出的四大家是陈逸飞、韩美林、朱仁民、邢良昆,他们全是在绘画、雕塑、营销、教学领域都卓有成就的奇才,而当下许多在绘画领域的领军人物却纷纷落马,这说明国外对工艺美术大师是非常尊重的。但在我国,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政策并没有落到实处。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要求为大师建立工作室、带徒传艺创造便利条件等。但10年过去了,在全国37个省市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省市制定了相应的办法和条例,而落到实处的更是少之又少。

    艺术家是市场经济中的弱者?

    27日在杭州开幕的“国家级十大师联展暨中国金属艺术精品展”上,香港珠宝界的大亨谢瑞麟和黄云光也来参展。他们既是设计者又是生意人,相比之下内地工艺美术大师的身份更加单纯。有"铸模王"之称的黄云光朗声道出内地和香港艺术家的区别:"内地的工艺大师比较清高,而我们比较现实。"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永庆指出,内地大师们多是传统的手工艺作坊匠人出身,他们除了对工艺美术的热情和独有精湛的手艺之外,仍按照自备原料、自找作坊以及自负盈亏的方式来经营,普遍缺少市场运作能力,不知道该如何去宣传工艺美术,导致许多旷世和传世珍品湮没无闻。

    此外,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并没有完全在当今工艺美术上体现,"很多工艺美术精品还停留在传统的功能上,比如器皿和摆件,表现的都是传统意境,它们的实用功能并没有与时俱进地发展,没有完全和当下时尚流行的家居装饰、建筑以及环境艺术相结合,这样也大大阻碍了整个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王永庆介绍说。

    值得庆幸的是,部分新一代大师开始走出作坊式操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把传统工艺和现代理念结合,成为传统工艺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弄潮儿。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既是一位铜雕大师又是杭州金星铜工程有限总公司的董事长。他成功地将铜雕工艺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研发铜艺术品的广阔市场,亲自策划修建了峨眉山金顶、雷峰塔、灵隐铜殿、台湾祖师庙等十大现代铜建筑。所属公司独家拥有当今世界最新铜建筑技术,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化铜工程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濒临灭绝的作坊式铜雕塑业摇身变成了"朝阳"产业,朱炳仁感慨地说:"铜雕艺术得与现代技术结合,与市场需求结合,才有出路!"

    但目前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不均衡,瓷器、紫砂壶等能获得很高的社会回报,而像铁画、青铜鼎等行情不好。部分企业粗制滥造的工艺品充斥市场,大师花费大量心血制作的工艺品存在大量仿冒品,这些劣质产品搅乱市场、挤占高质量产品的销售份额,给整个行业的发展造成恶劣后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国工艺美术事业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良性竞争中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工艺美术的第二春何时到来?

    1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本届"大师"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表示祝贺,并向与会全体代表和全国工艺美术工作者表示慰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要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知识人才,鼓励继承与创新,激发创作热情,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繁荣与发展。

    与此同时,中央也开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认定工作,逐步重视并支持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张晓雨认为"今天的工艺品就是明天的文物",在世界"轻装修、重装饰"的大趋势下,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工艺美术作品的社会认知度将逐渐提高,充分体现文化修养、生活品位,象征身份地位的"艺术奢侈品"开始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国际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亲睐也有增无减,拍卖市场上工艺美术的文物价值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幅度。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从艺术和制作水平等各个方面来说都极具收藏价值,具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

    1月27日,数十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聚会于西子湖畔。熠熠生辉的大师级金属工艺精品点亮了杭州这座文化古城。在"城市文化品质与工艺美术大师贡献"主题座谈会上,众位大师呼吁:用大师级工艺美术精品打造城市新文物、新文化,以此来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品位。这也是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朱炳仁大师一手打造的杭州雷峰塔是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必将成为流芳百世的新文物。2006年12月,十位工艺美术大师联手参与中国(灵山)当代佛教艺术馆的筹建,对于提升无锡的城市文化品质意义非凡。

    王永庆表示,有利的政治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结合,预示着我国工艺美术的“第二个春天”有可能到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休博会的相继召开,将为工艺美术提供广阔市场。以新一批大师诞生为标志,2007年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春天”的元年。(完)

Tags:工艺美术   中国   还有多远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