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形态多样化 北京画廊从星星点点到成群成片

兰亭书童 2008-01-09 画闻 评论

北京画廊从最开始出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的成长是一个奇迹。


    五六年前,许多人不知道画廊为何物。如今,到798艺术区去转转,前来观展、买画的人要用络绎不绝形容。


    还是五六年前,零零星星的画廊还有不少难以为继,知名画廊往往由外国人掌控。现在,北京具有专业意义的画廊已经有500家,如果算上大大小小的艺术工作室之类,至少有1000家。


    还是五六年前,画廊往往驻扎在使馆周边地区,而眼下,北京画廊业已经形成了相对集约化的经营态势。除了798艺术区外,还有草场地艺术东区,以及坐落在朝阳区来广营东路的索家村和费家村艺术区,还有南三环外的观音堂“画廊一条街”和通州区的宋庄艺术区。


  ▲经营者看好艺术区发展


    去年5月,来自台湾的林礼铨先生在798开办奕源庄画廊,目前,这家画廊代理10位当代艺术家,他们大多来自云南和武汉,“云南画家个人绘画语言较强,武汉画家比较年轻,注重个人创意。”林礼铨说。


    林礼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香港经营画廊,说起自己冒险移师北京,他信心十足:“因为画廊需要长线经营,若选错地点开设,除金钱上的损失外,还会费时费事。像纽约画廊都开设在So-ho,香港画廊多集中在中区。当然在内地我也曾考察过一些城市。最后,我还是选择北京798,因为我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亚洲的Soho。”


    选择艺术区经营画廊已成为业内人的共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主任赵力进行过有关北京画廊的课题研究,对画廊经营者的调查结果表明:85%的人认为,相对集约化的经营有助于形成统一的形象与品牌;76%的人认为,艺术区的出现更容易引起社会性的关注,更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有助于潜在的消费者了解艺术发展的现状。


 

Tags:星星点点   成片   成群   画廊   多样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