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化羽而去丹青永存 国画袁晓岑9日病故

兰亭书童 2008-06-12 中华绘画 评论
6月9日晚8点40分,著名花鸟画家和大雕塑家袁晓岑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故,享年93岁。在当代的中国画坛,人们一说起“虾”就会想起齐白石,一说到“马”就想起徐悲鸿,而一说到“孔雀”,就会想起袁晓岑。对“孔雀”情有独钟的袁晓岑,将它们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仪态万千,以至于他的写意孔雀成为中国画坛上的一绝。袁晓岑的作品多次在国际性联展中获奖,并应邀赴瑞士、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举行了多次个人画展。据袁晓岑的家人介绍,按照他的遗愿,将不操办丧事,也不搞遗体告别。只在适当的时候筹备一个追思会,缅怀这位中国国画大师。

  袁晓岑1915年生于贵州普定。他自幼自学美术,抗日战争期间到了昆明,以卖画半工半读考入云南大学文史系,1938年在昆明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先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云南画院名誉院长。曾师从徐悲鸿的袁晓岑,开创了写意孔雀的画派,还独树一帜地形成了仙鹤、马等多种花鸟画的画风,成为当代中国花鸟画的大家之一。



  据介绍,袁晓岑的孔雀作品,大多以孔雀与盛开的鲜花争妍斗奇为主题。画中的孔雀骄傲地昂首挺胸,欲与身后的红花一决高下。它抖动着翠绿的羽毛,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他笔下的孔雀使用多变的笔法,浓淡墨相间、相破,表现出孔雀的体形结构。孔雀的冠羽用墨底嵌色法加入石青,有如“嵌宝点”。孔雀长长的尾翎,施以淡墨相皴,使之飘逸松动;翎眼的画法则相对工整,用朱砂、土黄、石绿并用浓墨逐次点出翎眼花纹,工写搭配相得益彰,使翎羽闪现金属般的质感。



  袁晓岑的中国画并不只是中西技法的简单融合,而是以民族艺术之精神为基础,消化外来艺术之营养,使自己的中国画创作具有新的特质、新的样式。正如他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发自我之性灵,探求自然之美,吸收传统精华,走自己的路”。袁晓岑不光笔下的孔雀是中国画坛一绝,他画的仙鹤也不同凡响,除了孔雀和仙鹤之外,袁晓岑所画的马也堪称一绝。他画的马在造型上以中国马为基调,综合伊犁马、蒙古马、阿拉伯马、英纯种马的美。

Tags:病故   而去   丹青   永存   国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