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张继馨艺术年表

兰亭书童 2010-11-08 中华绘画 评论
张继馨艺术年表
1926年,丙寅,十月初三。
11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横林镇孟墅村。
1927年,丁卯,2岁。
过继亲戚,取名“继兴”,希过继后兴旺发达。
1933年,癸酉,8岁。
武进县立王家塘小学求学。
1935年,乙亥,10岁。
受同学影响,喜欢美术课。
1937年,丁丑,12岁。
平时喜欢东涂西抹,因家贫,无钱购买绘画材料,曾碾红石为末,榨菜叶为汁代色,并经常临摹连环画,年画张贴于壁,每有人至,老祖喜为夸示。后日寇侵华,家乡沦陷,返老家孟墅改入私塾攻读。
1938年,戊寅,13岁。
该年秋,又回王家塘小学求学,常为家乡邻居画《渔翁得利》、《三星图》、《钟馗》、《关云长》、《和合二仙》、《老寿星》等大幅习俗画。
1939年,己卯,14岁。
小学毕业,下半年留校补习初中文化课。
1940年,庚辰,15岁。
上海虹口福星印刷厂学徒,因厂规颇严,放弃习画爱好。
1942年,壬午,17岁。
因不堪虐待,逃离印刷厂至苏州做佣工母亲处,母亲爱莫能助,转送至无锡继父处暂住。七个月后进苏州南浩街华南煤号,又一次当学徒。
1943年,癸未,18岁。
结识苏州篆刻家张寒月,开始研习金石篆刻。同时报名参加上海长虹画函授班学习山水画。
1946年,丙戌,19岁。
初春,师从张宜生学习山水、书法和美术理论。秋季又投师张星阶学习写意花鸟。同时晚间在社教学院夜校补习高中文化课,由谢孝思教授执教。
1947年,丁亥,20岁。
改名为“继馨”,传统艺术芳香继续,其花卉画能似鲜花般生生不息,不断散发馨香。
1949年,乙丑,24岁。
苏州解放,为私人扇庄绘画扇箑。
1950年,庚寅,25岁。
春,与张玉芹结婚,晚间受聘金阊区第二职业夜校为语文教师丙班班主任。
1951年,辛卯,26岁。
抗美援朝入伍,分配军事学院教导团政治营学习。
1952年,壬辰,27岁。
军事学院结业后,由于有绘画基础未上前线而留校,在训练部绘图室工作,为副排级衔。
1954年,甲午,29岁。
获军事学院优秀工作二等奖,金质毛主席奖一枚。
1955年,乙未,30岁。
夏季,复原至武进家乡,后转至苏州,进江南陶瓷厂画日用瓷器。
1956年,丙申,31岁。
3月,师从陶声甫学习工笔花鸟画,每次借临古画,由其指点优劣和要诀。
1958年,戊戌,33岁。
筹建苏州国画合作生产社,担任代理主任,后合并苏州文化工艺厂为国画工场,继续担任国画工厂主任。与上海画院、上海国画合作社、无锡、常熟等地美术小组建立艺术交流和加工业务,常邀上海书画名家唐云、江寒汀、张聿光、张大壮、陈佩秋、吴青霞、庞左玉、郁文华来苏交流画艺,以提高本单位人员绘画水平。同时吸收各地国画人才进单位工作,以增强创作设计水平,如沈子丞、凌虚、殷梓湘、施仁、雷寿铭、钱香岩、卢星堂、张德泉、汪亮等。
1959年,乙亥,33岁。
是年秋,文化工艺厂撤销,国画工场设计人员分配至各工艺单位加强设计工作,部分并入苏州檀香扇厂,成立国画车间,任该车间主任。
1960年,庚子,35岁。
任苏州市工艺美术学院教师,4月该院并入市职工第二工学院,任工艺美术专业教研组组长,甲班班主任。教学之余,临摹传统绘画和探索创作方法。
1962年,壬寅,37岁。
吴门画苑成立,任设计员兼理事工作,在设计产品上,开始用“复园”笔名,因单位所在地是拙政园,古称“复园”,而本人又是复员军人,故以为名。
1963年,癸卯,38岁。
赴浙江新安江、桐庐、莫干山等地写生。
1965年,乙巳,40岁。
是年,常至近郊东西两山和邻近县市无锡、常熟等地写生。
1966年,丙午,41岁。
“文革”开始,每夜静,偷临“四王”、石涛、八大、山水花卉,年余积习作200余幅。
1969年,乙酉,44岁。
假日,每携小女张小芹至市郊天平、天池、灵岩、穹窿、阳山诸地写生。
1970年,庚戌,45岁。
吴门画苑与民间工艺厂合并,恢复设计工作。
1971年,辛亥,46岁。
由苏州市美术局组织写生小组,由我带领赴浙江超山、安徽黄山等地写生,同行为各工艺单位设计员,返苏后于工艺大楼举办回报展。
1972年,壬子,47岁。
赴龙门石窟、华山、峨眉山、长江、三峡写生。
1973年,癸丑,48年。
参观秋季广交会期间,为广州白云机场候机室绘制巨幅《红梅》和《迎客松》,同时又至肇庆和广西桂林、漓江、柳州等地写生。
1974年,甲寅,49岁。
应苏州市政府交际处邀请,居南林饭店二号楼,为各大宾馆作布置画,历二月。同时应邀作画的有张辛稼、费新我、吴养木、孙君良四人。期间曾与辛师合作大幅《莺歌燕舞》图
1975年,乙卯,50岁。
8月调入苏州市工艺美术七二三大学(后改为工艺美术职业大学),担任绘画班主任。
应苏州市政府之邀,作会场布置画,与辛稼业师合作《黛色参天》丈二画,另丈三书法由费新我书写。并经常带队下乡劳动,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暇时和学生越山穿林写生。
1978年,戊午,53岁。
春节,作六尺横幅《松鹰图》,参加澳门“迎春画展”。
《长江》参展苏州市市国庆画展,获创作奖。                                             
新作7幅,参加田亚川美术工艺品有限公司和国际书局联合办的“中国现代画展”,巡回展出于日本、泰国、新加坡国等。
工笔《四季花鸟》屏,由天津外贸公司印行。
苏州市文联主办“周天明、张继馨画展”于群艺馆,届时一月,参展作品40幅。
12月,“周天明、张继馨画展”,受南通市书画创作室之邀,在南通市展出。
冬天,参加苏州市文联组织的美术代表访问贵阳,出席“贵阳、苏州书画展”并进行艺术交流。其《荷花图》以及张辛稼、谢孝思、费新我的展品造窃。
《贵阳文艺》封一、封二发表张继馨作品2幅
12月,于南京博物院举办个展,展出作品120幅。参加开幕式的有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海粟、夏伊乔夫妇,副院长谢海燕,系主任张文俊等等,《江苏画刊》发表组画和沈子丞的评介文章。
1979年, 己未,54岁。
《群芳争艳》四季屏,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12月,在苏州狮子林举办个展
1980年,庚申,55岁。
吴门画派研究会成立 ,担任副秘书长。
1月,于常州市群众艺术馆举办个展
2月,于无锡市城中公园举办个展
7月,担任苏州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副校长
10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成立大会,当选为理事
11月,中国美术教育学会苏州分会成立,当选为常务理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紫藤双鸟》单幅画。
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金鱼满塘》四季屏和《鱼虫写生》技法集。
1981年,辛酉,56岁。
1月,当选苏州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兼文化组副组长。
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成立,当选副理事长。
作品8幅参展“苏州市工艺美术界十老画展”,入展作品8幅,同时入展的有沈子丞、徐绍青、沈彬如、周天民、施仁、黄芗、崔护、钱香岩等。
作品7幅,参展南京举办的“中国画探新交流展”,同龄参展的有上海林曦明、南京李亚两位以及其他来自全国画家有十余人。
创作《姐妹花》四尺画,并题“轻红浅碧相映辉,此是人间姐妹花”,由苏州市政府作为礼品,赠给威尼斯市政府。苏州和意大利威尼斯,结为友好姐妹城。
被聘为苏州市国画院特聘画师。
3月,当选苏州市文联委员。
8月,由苏州市职评委评审为工艺美术职称。
出席江苏省文代会,并与美术代表相互交流,期间由谢孝思率领,和沙曼翁拜访江苏省副省长,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主委吴贻芳。
11月,《树石画谱》和《四季花鸟》屏,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批准为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
1982年,壬戌,57岁。
4月,随江苏省工艺美术代表团,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席“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展”开幕式,展出部分花鸟画和当场挥毫,赢得观众争购。
参加苏州美术代表团,赴广西、云南前线慰问抗越战士,团长谢孝思,副团长段东战带队,团员沈彬如、徐绍青、杜重划、杨民义、余克危等。曾创作《阵地花园》、《英雄花》、《鹰击长空》等作品一并参加全军画展,并刊载于解放军画报。
暑假期间,由江苏省美协和广西省美协联合举办个展于南宁博物馆,展出作品80幅。
《四季金鱼》屏和《四季花鸟》屏,由杨柳青画社出版,《鱼虫写生》再版。
“专业教学应适应工厂设计需要”论文,刊载于《姑苏工艺美术》期刊,并获优秀论文奖。
安徽《希望》杂志国庆专刊,采用《霜林醉》作封面。
美国中国画院访华团19余人,在苏州饭店举行座谈,会上解答外宾诸多艺术上的提问,并与外宾合作花鸟画二幅。
1983年,癸亥,58岁。
家居由景德路迁至学士街梵门桥弄,庭间植芭蕉翠竹,故原画室《春驻楼》易名《肥蕉瘦竹斋》,由103岁诗书老人苏局仙为斋书额。
《禽鸟画谱》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另一新作《姐妹花》由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当选为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
继续当选苏州市政协七届委员,兼文化组副组长。
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员。
夏日,与辛稼业师和谢孝思、徐绍青、沈彬如、周天民等诸画师,合作《春满苏台》六尺横幅,后展出于北京中国美术馆。
“写意名辞浅析”论文,刊载于《姑苏工艺美术》。
9月,于江苏省盐城市举办个展。
美国中国画院访华团20余人第二次来苏州交流,并合作画二幅。
参加苏州市文联组织美术代表团,赴新疆军区慰问,由文联副主席段东战为团长,团员有张辛稼、费新我、沈彬如、徐绍青、杜重划等诸人,历时一月,深入边疆哨所,热情为戌边将士挥毫泼墨深受官兵们的一致好评。访问期间,受到党中央和政府领导赵紫阳、胡启立、王首道、郝建秀和新疆军区司令王恩茂等同志的接见。
1984年,甲子,59岁。
4月,作品35幅参展江苏省美术馆“霜屋师生画展”,除张辛稼业师外,有弟子张继馨、徐纯原、潘国光、徐源绍四人。《竹石小鸟》为江苏省美术馆收藏。
任苏州市工艺美术职工大学代理校长。
《苏州日报》开辟“画艺拾余”专栏,连续发表专业文章20篇。
作品3幅,由意大利佛洛论萨市博物馆、意大利巴勒莫市博物馆和瑞士比和市政府收藏。
江苏《雨花》杂志,封二发表作品2幅。
9月,受聘苏州市园林管理局园艺顾问。
中央工艺美术院院长张汀来苏州,陪同至甪直、东山、光福和园林游览,并写生汉柏清、奇、古、怪。
10月,《春到船家》新作,参加苏州市国庆画展,获创作荣誉奖。
12月,《迎春花》中国画刊,发表评介文章和作品。
1985年,乙丑,60岁。
4月,《画事一得》汇聚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由苏州市政协文化工作组和苏州市美协印行。
《梅兰图》参展“纪念梅兰芳诞辰九十周年书画展”为江苏省泰州市博物馆收藏。
被聘为江苏省美协美术培训班教师,在昆山班讲学。
《果蔬药用谈》20篇,附插图,连续发表于《苏州医药报》。
9月,“古吴轩藏画展”在保加利亚展出,作品1幅入展。
冬,与费新我父子去广州顺德、深圳等地交流书画艺术。
常熟市工艺美术职业大学和苏州市业余美专,先后并入市工艺美术职业大学。
1986年,丙寅,61岁。
4月,担任苏州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名誉校长。
6月,《写意花卉入门、蔬果画谱》技法集,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9月,苏州市电视台拍摄《水乡画家张继馨》专辑。
    《画家轶事》5篇,刊载江南晚报
    与日本著名画家,齐白石传人藤原楞山,在苏州市教育学院交流画艺。
    数次与业师张辛稼合作巨幅作品,为各单位作布置画。其中苏州市政协2幅,胥城大厦1幅等。
是年冬,赴浙江、广东、广西等地写生,并与该地书画家交流画艺。
1987年,丁卯,62岁。
3月,江苏省工艺美术书画研究会成立,担任副会长,吴养木为会长。
《观赏鱼类画谱》,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4月,出席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会长为陈修范,名誉会长喻继高,顾问张辛稼、陈大羽等。
10月,花鸟画作品1幅,入选“日中水墨画展”。
12月,江苏省职评会评审为副教授。
1988年,戊辰,63岁。
1月,“重视花鸟画题材和形式的全面开拓”论文,在江苏省花鸟画理论研讨会交流。后转载于《花鸟画创作谈》理论集,
当选为苏州市第八届政协常委兼文教社会委员会副主任。
《梅兰竹菊》工笔花鸟四季屏,与齐素珍合作,由苏州市桃花坞年画社出版。
3月,当选为苏州市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当选为苏州市美术教育学会顾问。
《画事随笔》,由《苏州日报》副刊开辟专栏,陆续发表专业短文30篇。
《画鹤百态技法》集,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4月,《新绿》入选日本冈山、广岛举办的“中国现代美术展”。
《浴》入选“中日水墨画合作展”,并获优秀作品奖。
6月,聘为苏州市吴县书画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会长为吴县统战部长,市政协常委詹一先。
苏州市书画研究会成立,聘为顾问,会长曹志芳。
11月,《一天秋色又秋声》,参加全国第二届花鸟画邀请展。
1989年,己巳,64岁
1月,《金秋》获江苏省第三届花鸟画展荣誉奖。
2月,《中国书画报》129期头版,刊登评介文章和作品。
5月,“画时随笔”获《苏州日报》文稿评比散文二等奖。
7月,《长青》参展广州举办的“中国当代名家画展”。
9月,重游南北疆和西安,初探莫高窟、月牙泉和兰州兴隆国家自然保护区。同行者有谢孝思、刘叔华等。
《唐人诗意》入选“日中合同交流画展”,并获金质奖章。
10月,香港《艺苑掇英》杂志第一辑,发表评介文章和作品。
于江苏省扬州市史可法纪念馆举办个展。
《松鹤长青》入选“中日亲善书画篆刻展”,获日本歧阜县教委优秀作品奖。
花鸟画3幅,分别为沈阳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
《幽木寒更华》参展“全国第四届花鸟画邀请展”。
1990年,庚午,65岁。
1月,受武进县文化局和书画院之邀,举办作品观摩交流展,展示作品50幅。
4月,于江苏省兴华市博物馆举办个展。
“学任伯年花鸟画得失谈”和“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对掀起中国工笔花鸟画第二次高峰的构想”论文,在江苏省第二届花鸟画研讨会交流。后转载《江苏花鸟画研究》。
“构想”荣获苏州市科协自燃科学论文一等奖。
《秋趣》入选江苏省工笔花鸟画展。
《苇花漠漠弄斜晖》参展入选“中日现代书画篆刻展”,获日丰大桓市长奖。
5月,花鸟1幅,入选“中日美术交流合作展”,获银质奖章。
《植兰图》参展“日本第九回水墨画公募展”,并列为名人作品。
6月,受常熟书画院之邀,作新44幅举办交流观摩展。
7月,受昆山市美协和书画院之邀,作品44幅举办交流观摩展。
8月,上海《书与画》杂志发表评介文章。
作品、艺术简历收录《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词典》和《中国当代国画家词辞典》。
《姑苏晚报》副刊,开辟“画絮”专栏,陆续发表专业短文近200篇。
11月,于苏州丝绸工学院展厅,举办个展。
1991年,辛未,66岁。
1月,恩师张辛稼病逝,享年82岁。
2月,会晤中日美术交流协会会长横江敏夫。
3月,《草虫画谱》,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受张家港市美协和书画院之邀,作品40幅举办交流观摩展。
《霜叶红于二月花》,参展“日本书人会展”,并获日本国外务大臣奖。
《大寿》,入选“日本水墨画交流合作展”。
《寻寻觅觅自成行》,入选“十五回中日亲善书画篆刻展”
4月,于苏州艺术家展厅举办个展。
5月,受聘武进市书画院顾问。
苏州市美术工作者协会,改名“苏州市美术家协会”续任副主席,并担任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参加吴作人艺术馆奠基仪式。
6月,《博古画技法》集,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8月,《秋菊》入选“中日美术交流展”。
为抗洪救灾义卖,现场作画15幅。
9月,受聘《中国跃德艺术事务所》顾问。
10月,《四季花鸟》工笔屏,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11月,出席江苏省《江海书画研究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谢孝思为会长,萧平和姜舟等数人为副会长,梁鸿泉为秘书长。
    12月,香港《收藏天地》杂志,刊登作品8幅和评介文章。
1992年,壬申,67岁。
3月,受聘“名书画家画廊”顾问。
受聘苏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顾问。
    5月 《苏州杂志》发表作品3幅,《浴》获中日美术交流协会优秀作品奖,
获苏州市首届文学艺术奖。
传略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
    6月,作品2幅,参加新加坡举办的“中国江苏书画家50人作品展”。
10月,受聘苏州金都书画院、石湖书画院、吴江市书画院顾问、
受聘《人民日报》创建的《神州书画院》为特聘画师。
与冯立合写“苏绣”一文,刊载香港《收藏天地》第39期,并附图15幅发表。
苏州市工艺美术职业大学,并入苏州市职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成立工艺美术系,留任执教该系。
1993年,癸酉,68岁。
1月,于台湾中坜市举办个展。
苏州市政协第九届常委兼文教社会委员会副主任。
3月,苏州市政协成立《鹤园书画院》,受聘为书画院院长兼法人代表,该院以历届政协委员书画家为主,适当吸收部分社会书画家,共108人。
受聘于《寒山艺术会社》艺术顾问。
香港《收藏天地》杂志,刊载与弟子戴云亮合写的“雄浑温雅的人格精神——沈周”论文。
5月,艺术简历载入英国剑桥传记中心《有成就者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
被邀苏州电视台作“文化市场”座谈直播。
7月,于台湾台北市民生分馆举办个展。
8月,由英、美、日、香港和中国11个文化艺术团体组织的“世界艺术名人评审委员会”授予“书画名人”荣誉称号。
《鸟类画谱》,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草虫画谱》,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再版。
9月,于台湾桃园文化中心举办个展。
10月,花鸟1幅入选日本水墨画展,并获日本东海电视台优秀作品奖。
获美国传记协会93年度“世界名人”荣誉称号。
10月,受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1月,赴新加坡文物馆举办个展,传略载入美国传记协会《国际杰出者名人录》。
1994年,甲戌,69岁。
1月,传略载入美国94年版《当代世界有成就者名人录》。
受聘苏州市美协名誉主席。
4月,被邀苏州经济电台“明星写真”直播。
《怎样画菊》、《怎样画鸟》、《怎样画草虫》、《怎样画虾》、《怎样画鸡》、《怎样画鸭》、《怎样画蟹》等技法集由江苏美术出版社陆续出版。
5月,被邀苏州有线电视台作“文化市场”座谈直播。
《香港大公报》刊载“笔端留得春常驻——任伯年花鸟画赏析”一文,并刊登任颐作品数幅。
《香港文汇报》副刊“中国画坛”发表“笔端留得春常驻——任伯年花鸟画赏析”,评论文章。
6月,作品1幅,入选台湾“近代吴越名家书画展”。
8月,传略载入《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
9月,江苏省职评会评审为教授。
获英国剑桥传记中心颁发的20世纪成就者银质奖章。
《怎样画鱼》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10月,受聘美国传记协会研究协会国际顾问。
为全国第三届城市运动会捐赠书画。
1995年,乙亥,70岁。
苏州市职工大学,设立“张继馨教学奖励基金会”,捐赠人民币5万元作奖励基金。
美国传记学会为纪念名人传记研究25周年,特授予“95年代最敬佩的人”荣誉称号。
苏州电视台“人生五味”专栏,拍摄艺术生活片断。《
花鸟画法》集,由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5月,赴韩国汉城举办个展,并出版《张继馨作品集》。
《张继馨画集》,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花鸟画技法》,由苏州古吴轩出版。
获美国传记学会颁以的“终身成就学院”金质像一尊。
《东方明星》杂志,刊登艺术简介。
1996年,丙子,71岁。
“酒酣放笔观天趣——从中国水墨画发展来赏析唐寅的花鸟画”一文,刊载《苏州文博》杂志。
《冷香》画1幅,捐赠云南地震书画义卖。
《长春》新作,捐赠“95巴黎中华名人书画义卖作品展”以作善举。
参加云南地震救灾义卖活动,当场作画6幅。
《苏州文博》杂志第9期,刊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任伯年花鸟画赏析谈”一文。
受聘泰国曼谷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受聘菲律宾“中华逸吟神墨诗书画国际展览会”名誉顾问。
苏州职工大学举办“张继馨教授师生画展”。
苏州文艺发表“书与画”、“笔墨锁议”二文。
于台湾台北淡水永春源艺术中心举办个展。
10月,花鸟画1幅,参展“振兴丝绸之路海内外书画名家邀请展”,并获交流金奖。
12月,于苏州市文联艺术家展厅,举办个展。
1997年,丁丑,72岁。
苏州市职工大学退休,委为名誉教授。
6月,受江苏省盐城市美协和文化馆之邀,举办观摩展和讲座。
1998年,戊寅,73岁。
受聘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同时受聘的有苏州市国画院院长孙君良、副院长马伯乐、刘懋善。
由江苏省金坛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举办的“张继馨教授画展”,在金坛市文联画廊举行。
《张继馨作品集》,由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清供》画集,由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举办“王龙、张继馨画展”。
    南京金陵美术馆举办《瓦翁、张继馨书画展》。
    5月,《每日侨报》的“书画名家”专栏,整版发表评介文章和组画。
秋天,于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学系举办个展。
1999年,乙卯,74岁。
《草虫》、《蔬果》两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现代艺术形象系列作品明信片——张继馨花鸟画》,由广州邮局监制发行。
《张继馨扇面明信片》,由北京邮局监制发行。
《张继馨花鸟画》台历印行。
6月,于广州美术家协会展厅,举办个展。
于江苏省徐州萧龙士艺术馆举办个展。
于江苏省盐城市文化馆举办个展,并至国家自然保护区写生。
《春消息》作品,入选日本18回水墨展,获日本文部大臣奖。
美国国际网站,开设《张继馨美术馆》。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当代苏州人才录》,艺术简介收录第143页。
冬,与潘裕钰、黄钟、张钟、魏本雄等人赴兰州军区慰问,并进行联展,顺游览天水麦积山石窟等名胜
2000年,庚辰,75岁。
于南京西康艺术中心举办扇面展。
于南京名人画院举办小品展。
4月,与弟子濮建生赴台湾,于台北艺术中心举办联展,《太平洋日报》作整版介绍。
受中央军委秘书局之邀,为军委新建大楼作巨幅《太湖晨曦》和六尺《雄风》两图。
于无锡城中公园同庚厅举办百扇展。
6月,于苏州市人民路《嘉园》,成立《张继馨艺术工作室》,除展示自己作品外,陆续为艺术界举办展出和培训美术人才。
《张继馨画集》印行。
7月,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创作示范——蔬果》册。
冬,为台湾京兆艺术中心作丈二巨幅《北海松云》、《漓江烟雨》山水画。
江苏空中老年大学,拍摄鸟类技法讲座,在中央和江苏教育台播出,并制作光盘和画册。
2001年,辛巳,76岁。
春,由江苏文史研究馆主办,“张继馨书画展”于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鸟语花香——张继馨作品欣赏》集。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与弟子戴云亮合写的《吴门画派的绘画艺术》。
4月,山东烟台美术博物馆举办“张继馨、杨寿年画展”,并游览了蓬莱、刘公两岛。
美国华盛顿千山务堂举办个展。
5月,《张继馨书画展》移展安徽省宣城市谢眺楼。
6月,受聘为江苏省政协书画室画师。
台湾民族报“文化视点”专栏,发表评介文章和作品。
《东方航空》杂志102期,中英文版刊载评介文章和作品,103、104期封面均采用花鸟画作品个1幅。
7月,江苏省文联书画艺术研究中心成立,聘为该中心画师。
被作为特邀代表参加苏州市文代会。
8月,于宜兴徐悲鸿画院举办百扇展。
悦湖园印行藏画《张继馨草虫集》。
《张继馨书画集》印行。
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出席开幕式的艺术界人士有文化部长刘忠德、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张怀西、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楚庄,以及刘大为、周而复、王昆、肖峰、刘长瑜、王力、方成等等,丈二展品《纵横万里》为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中国文物报》陆续发表书画杂谈和古典园林文章。
9月,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博物馆举办个展。
《江苏工人报》“艺术名流”专栏,整版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
新加坡宣和文物画廊,举办《江浙名家书画展》,参展画家有张继馨、张省,还有已故刘海粟、钱君匋、陈大羽。
《中国名家明信片系列——张继馨》,由江苏邮局监制发行。
《美术之旅》“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欣赏”专栏,整版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照片。
日本白马艺术会37人,来工作室进行艺术交流。
《台湾民族报》“两岸艺苑”专栏,整版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照片。
11月,安徽省合肥亚明艺术馆举办书画展。
12月,《江苏工人报》“艺术名流”专栏,第二次整版作介绍。
《张继馨花鸟》挂历发行。
江苏省电视台特邀作贵宾,谈“吴门画派特点和目前的继承发展”。
2002年,壬午,77岁。
1月,《张继馨艺术工作室》由苏州市嘉园迁至皮市街文化城附近,并举办书画汇报展。
于江苏省无锡市广电中心展厅举办个展。
《美术界》杂志,刊登台湾廖化评介文章“当代名家张继馨花鸟画”,同时刊登己作“花鸟画创作心得”一文和彩色作品13幅。
《无锡日报》的“艺海采珠”栏目,刊登郜峰、阿东“天寒有鹤守梅花——访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张继馨先生”一文。
《苏州日报》的“姑苏书画”专栏,大除夕刊登《报春图》一幅。
3月,浙江《聚宝斋》举办书画展。
《江苏工人报》刊登填志杰、蔡宁“书画相宜品味高——浅谈张继馨先生书法艺术”一文。
安徽《地税》杂志“书林画廊”专版,刊登作品和艺术简介。
《苏州民进》期刊第四版,刊登顾晓宇“磨刀背者的闲情自恼——近访张继馨”一文。
《艺术界》刊登台湾廖化评介文章和作品10幅。
《西部开发》月刊,刊登喻继高评论文章和作品。
4月,“张继馨师生工笔花鸟画联展”在《张继馨艺术工作室》展出。
“张继馨扇展”在浙江嘉兴《聚宝斋》展出。
花鸟画10幅,应邀参展台湾画家周寿伯诞辰103周年纪念展。
5月,“张继馨、濮建生师生联展”在福建省厦门市书画名家厅展出。
浙江海宁钱君匋艺术馆建馆四周年,市政府举办“刘海粟、钱君匋、陈大羽、张继馨、张省画展”。
江苏空中老年大学,拍摄《鱼虫画法》,提供省教育台播放。
北京《荣宝斋》美术杂志,刊登蔡宁评论文章和作品12幅。
广东佛山《陶城报》刊登甘一鸣、王云龙评论文章“以传统为源 创新为流”和作品。
《江南时报》连续三次,刊登作品和蔡宁评论文章。
7月,《宣城日报》副刊,刊登王云龙、甘一鸣评论文章和作品2幅。
8月,菲律宾《商报》,整版刊登王九三、王云龙、甘一鸣评论文章和作品6幅。
9月,由中央国务院策划,中央文史馆组织,五省市文史馆馆员为中共十六大献礼笔会,期间合作《天山归牧》、《锦绣河山》、《花繁似锦》、《四季长春》、丈二画4幅。受邀参加者有齐良迟、秦岭云、刘继瑛、张世简、娄师白等10余人。温家宝代表中央接受献礼作品。
为中央文史馆作《山青花欲燃》丈二画1幅,《宿鸟归飞急》、和《江南春早》八尺画2幅。
《参考消息》整版刊登纪太年评论文章和作品。
《都市文化报》整版刊登纪太年评论文章和作品。
《黄山日报》“天都周末”头版刊登鲍忠恕“磨刀背者——记我国著名花鸟画家张继馨”文章和作品4幅。
《江苏工人报》“艺术名流”栏目整版转登中国《荣宝斋》2002年第三期全文。
10月,《吴门雅集》刊登“绘事刍议”续篇。
《江苏花鸟画研究会》刊登12彩版“张继馨花鸟画特刊”,并附国内外评论文章摘录。
《江苏工人日报》“艺术名流”整版刊登蔡宁“文汇笔墨别开生面——话说学者型画家张继馨”和刘跃进、蔡宁诗三首,以及彩色版作品10幅。
11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文联、东方电视台等主办“张继馨书画展”在上海图书馆展出,上海文艺界各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中央电视台摄制《花鸟名世,匠心鉴人——花鸟画家张继馨纪实》专题片。
12月,《老年周报》四个版面,刊登评论文章4篇和作品25幅。
十六大新一届中央领导办公室、会客室、会议室布置画32幅,由江苏省美协负责绘制,被特邀全省画家49位,《江南春早》丈二巨幅,与尹石、高建胜、徐源绍合作完成。
《馨子砚语》,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馨子砚语》首发式暨“水乡情”画展在《张继馨艺术工作室》举行。
2003年,癸未,78岁。
1月,《鱼虫画法》由中国书店出版。
北京《中华名流》第一期,刊登蔡宁评论文章和作品2幅。
3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和江苏省文史馆、江苏省美协主办的“张继馨书画展”在马鞍山市图书馆举办。
《扬子晚报》为书画展刊登评论文章和作品。
《当代美术》整版彩色刊登作品和艺术简介。
《商报》“艺术名流”,刊登纪太年评论文章和作品。
5月,为共抗非典战斗,义捐作品3幅于民进苏州市委和市美协。
为江苏省文联和美协、书协,作八尺巨幅《一树梅花天地春》和四尺整幅《无畏》作抗击非典义卖。
《商报》二次整版刊登纪太年和于捷评论文章和作品。
6月,《收藏》杂志,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
7月,《江苏文史研究》封二、封三、封四,刊登作品和艺术简介。
《生生不息》入选“世界十六国家地区名家精品博览会”并获金奖。
8月,为浙江金华黄宾虹艺术馆“清风楼”作八尺巨幅《清风暂至水文生》和《清风满地荷叶动》2幅。
《中国画家》杂志,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7幅。
赴澳门祝贺颐园书画会金庆活动。
《金陵瞭望》刊登彩色工笔、写意作品8幅。
《书画发展》头版刊登蔡宁评论文章和彩色作品4幅。
有常州市文化局、武进区文化局等联合主办的“张继馨书画展”,在常州刘海粟美术馆举行。
《笔上参禅》,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10月,应邀出席山东烟台“中国当代花鸟画名家作品展”和学术研讨会,参展作品6幅,并与王伯敏、魏传义、乍启典合作丈二巨幅画。
《笔上参禅》首发式和书法展,在《张继馨艺术工作室》举行,苏州市文联《美术家》出专刊作介绍。
参加苏州市文广局和市文联等单位举办的“苏州市名家寿星书画展”,参展作品8幅。
12月,毛主席110周年诞辰,应其家属毛岸青、邵华和毛新宇函邀,作八尺巨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词意画1幅。
八尺巨幅《鹰击长空》参展北京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书画展。
《上海中国画院通讯》第十三期,刊登“人品艺品两俱全”和“胸怀奇志,功到自成”评论该院已故画师江寒汀和陆俨少。
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第五期,刊登工笔花鸟画作品和评论文章摘录。
于浙江金华《黄宾虹艺术馆》举办个展,《金华晚报》选写“笔上参禅一健翁”一文。
被苏州市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评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1999——2003年先进个人。
2004年,甲申,79岁。
1月,向江苏省红十字会捐献四尺整幅《春风又绿江南岸》和五尺整幅《耸目思凌宵》2幅。
北京邮局发行《中国书画百杰系列邮政明信片》一套。
《迎春百梅扇展》在苏州《张继馨艺术工作室》举行。
2月,应邀出席江苏省工笔花鸟画创作座谈会。
3月,在编写《颠倒葫芦》一书时,《报刊文摘》、《新闻晨报》、《中国消费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络续刊载“老画家怒揭画坛黑幕”和“79岁老画家出书披露被骗经过”等评论文章。
苏州电视台采访著作《颠倒葫芦》一书。
重游天水麦积山。
4月,应邀出席在苏州进行的“江苏省花鸟画家采风、慰问和第十届全国美展草图观摩活动”。
为江苏省委大楼作布置画,与徐源绍合作巨幅丈二《燕子来时春正浓》水乡题材画1幅。
5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室批准,由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承办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作品邀请展”,创作四尺工笔画《目极万里》,展后被收藏。
中国美术家协会苏州胥口艺术中心揭牌,刘大为、龙瑞、肖峰、于志学、满维起、喻继高、蔡超、何水法、陆一飞、王锡麒、张继馨等艺术工作室同时开幕。
应邀参加“文化业论坛研讨会”。
6月,江西省景德镇举办书画展,并游览浮梁古县衙、红塔和瑶里。
《中国画二十家——张继馨》出版。
受聘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客座教授。
出席纪念刘海粟逝世十周年艺术座谈会。
与夏伊乔受聘为刘海粟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
7月,于兰州举办《张继馨书画展》,并游览甘南藏族自治州、桑科大草原、敦煌月牙泉、莫高窟等地采风写生。
8月,于江西省南昌市举办“张继馨书画展”,并赴滕王阁、庐山采风,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和黄秋园纪念馆。
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第23期整版刊登“中国画扇艺术”一文和扇面画6幅。
《当代书画名家》第141期专刊,“众家评说张继馨”和“作品赏析”文章。
为中央军委作丈八巨幅《春满神州》,重游北戴河和山海关,并与原国防部长迟浩田夫妇相叙。
支援藏羚羊竞选奥运会吉祥物书画义卖。
《新芥子园画传(瓜蔬篇)》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书画报道》7月号,刊登评论文章和作品10幅。
10月,《欲雨》入选“当代国际水墨名家画展”,并获金奖。
11月,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成立,被推选为会长。
为大西北贫困地区捐助6000元购书100套,寄赠甘肃省通渭县。
12月,被委任江苏省名家交流团团长,赴台湾的台北、台中和台东作展览交流活动,同行
者有高马得夫妇及儿子和陈培光夫妇等。
在台北作画1幅,并合作1幅,捐赠“随缘之友协会”义卖。
《书画天地》第四期,封面刊登生活照和内页评论文章。
2005年,乙酉,80岁。
1月,受聘江苏省扬州八怪书画院艺术顾问。
捐赠苏州市儿童少年基金会四尺花鸟画1幅。
2月,作《盛世迎春阖家欢》参展市花鸟画研究会迎春展。
《胥口美术》第三版,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
3月,受聘安徽省文房四宝研究会顾问。
苏州《新资讯》,刊登评论文章和作品。
《亚洲书画》和《胥口美术》,每期刊登书画论述。
苏州市皮市街《张继馨艺术工作室》撤销,重点发展胥口工作室。
《颠倒葫芦》由长征出版社出版。
4月,《瞭望》杂志出版《中华脊梁》海外专刊特辑,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20幅。
5月,苏州市都市花园社区举办“张继馨书画展”。
赴广州大学松田学院讲座,并赴珠海、深圳采风。
6月,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鸡集精选》与汤文选、祝燾、林成翰、田云鹏5人入编。
赴天目山、萧山采风。
《亚洲书画》续刊“艺林夜话”,刊登杂文。
《张继馨——中国画精品系列丛书、写意牡丹作品精选》,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由律师秦卓文发表声明,论述在书画艺术活动方面规划,以防假冒和影响声誉。
7月,为中央双拥办会议室合作丈六巨幅《松鹤万年春》,参加者有王锡麒、徐惠泉、陈危冰。
庆祝苏州市政协成立五十周年,合作画六尺横幅《姹紫嫣红》1幅,参加者有廖军、袁牧、张钟。
《西部艺术》杂志,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
《扬子晚报》刊登沈品思、蒋玮“老画家怒揭画坛骗术”文章。
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文史馆主办,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承办的《颠倒葫芦》首发式和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为江苏奥体中心作八尺巨幅《紫藤》屏1幅,另3幅由吴冠南、赵治平、叶烂承办。
受聘江苏省文化厅花鸟画大展评委。
参加江苏省文史馆“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
江苏省电视台《零距离》栏目,为捐助贫困学生,与省画院画师参与作画资助。
10月,应邀参加“山东烟台首届书画博览会”开幕式。
《朱实星悬百年枝》应邀参展中国电影协会百年纪念展。
11月,参加“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大展”代表团,赴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交流,并作巨幅丈二《露裂星房百子均》赠广东省委。
苏州市爱德艺术院成立,受聘为艺委会会员。
《张继馨——中国画专集》由江苏省美协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年,丙戌,81岁。
1月,《当代中华文化名家——张继馨》专题邮票出版发行。
2月,中央文史馆发函江苏省文史馆,感谢和褒奖张继馨馆员在港、澳、粤文化交流期间作出贡献。
《雪梅图》,由美术报转赠殷雪梅烈士纪念馆。
受聘《黄河艺术》杂志艺术顾问。
《世界艺术》杂志,刊登评论文章和作品10页。
3月,赴苏州西山探梅。
赴苏州白马涧、华山采风。
参加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画展,在浙江海宁钱君匋艺术馆的开幕式。
4月,《口下留情》,参展江苏省花鸟画展览。
5月,两次与苏州市评弹艺人和美术界人士畅叙于穹窿山,参与者有薛小飞、袁小良、瓦翁、姜舟、徐惠泉等10余人。
受聘江苏省江海书画会顾问。
与瓦翁、濮健生赴江苏省江阴参加南闸书画之乡南苑书画展开幕式。
6月,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精品海峡两岸大展,特创作《冰魂雪骨持高洁,绿萼丹华瓣瓣香》参展。
《霜重蓼花发》捐赠苏州市献血领导小组。
与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诸同道,合作丈二巨幅《花实并茂》,参加者有袁牧、吴中培、王葵、魏本雄、李伯庆、许宝华等人。
为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创作中心在灵岩山揭牌成立,特题词书额。
7月,费时一月,创作20幅以水乡为内容的新作。
8月,与书法家周文清、潘振元诸人小游江苏省溧阳天目湖和南山竹海。
《金陵之声》记者采访,并播出“张继馨先生的艺术生涯”。
苏州市政协书画室成立,受聘为创作员。。
第四次赴黄山采风写生。
9月,《春萌》、《初冬》参展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在胥口中国美协展览中心展出。
作《喜声连连出梅梢》和篆书《粲华妙笔》祝贺喻继高从艺55周年,并出席研讨会。
《艺术财富》刊登“当代吴门名家”9人作品,简介和扇箑二幅参与刊登。
山东文史馆馆长毛同恺来寓,携丈二巨幅全国著名老画家秦岭云、于希宁、陈佩秋、许麟卢、娄师白等合作花鸟画,余即补白玉兰一枝凑合。
《中国书画》刊登“名家访谈”文章和作品。
苏州市盛泽“盛地雅合”文化艺术沙龙,举办孙君良、廖军、袁牧、徐惠泉、陈危冰和余联展。
10月,《硕果累累》画贺民进苏州市委成立50周年书画展。
中央文史馆金秋笔会于陕西西安举办,被邀出席并与河南省文史馆馆员宋晓东合作巨幅丈二《春风化雨》1幅,画赠陕西省人民政府。
应邀出席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在苏州举办的研讨会。
被评为苏州市《十佳藏书家》,之一,其中有吴江市文联主席俞前、太仓作家凌鼎年、常熟天马车业有限公司经理王清波、苏州市广电报社副社长祝兆平等人。
11月,应邀参加湖南湘潭市纪念齐白石诞辰142周年书画联谊活动,受邀者还有廖军、李超德、李采白、袁牧、徐惠泉诸人,并参观毛主席和彭德怀故居,游览衡山等名胜。
12月,《人民日报》市场版,刊登蔡宁撰写的“江苏写意花鸟画‘大羽’之后谁扛旗”文章。
《花鸟画研究》第36期,刊登邹凌“写意花鸟画创作与创新——访著名花鸟画家张继馨教授”一文。《凌云》参展江苏省常熟市“迎新春中国画邀请展”。
2007年,丁亥,82岁。
1月,《新艺术》画刊,刊登蔡宁“传统、突破、创新——记著名花鸟画家张继馨”评论文章和作品8幅。
江苏省公安厅新建大楼落成,为外宾接待室作《冰魂雪骨持高洁,绿萼丹华瓣瓣香》巨幅画,合作者有陈培光。
《花鸟画研究》期刊,刊登“我的创作苦经”一文,以及喻继高、蔡宁、周积寅评论文章和作品多幅。
《金陵之声》记者第二次采访。
《苏州日报》记者采访被评为《十佳藏书家》的起因、作用和目的。
《红梅松》获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中日书画名家作品大展金奖,该展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和桂林美术馆隆重举办展出。
2月,《羲之书画报》头版,刊登“著名书画家张继馨作品选”,并刊登杜滋龄评论文章和水乡内容作品11幅。
《美术家》“名人名家”栏目,整版刊登评论文章和作品。
3月,特作《花实并茂》四尺画1幅,代表福利院致谢,上海家骏先生捐赠200万给家乡苏州福利院。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风采录》在《金陵之声》每周一播出,苏州馆员有瓦翁、沙曼翁、吴养木和我4人,播出题目为“秀美圆润、灵动传神”。
4月,创作《水乡系列》花鸟画30幅。
《东方美术》07年第一期,转载《花鸟画研究会》文章和作品。
《雄风》新作,画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参展驻苏73041部队和苏州市民进军民作品展。
应邀出席“1107苏州文艺论坛——特色与走向”研讨会。
5月,撰写“记刘海粟写生古寒柏”、“业精于勤、事成于诚——刘海粟论艺点滴”和“仁者多寿、惠者延年——寿星谢孝思二三事”文章3篇,前后发表各刊物上。
《燕子点波知水暖》,参展浙江省安吉仓山书画院成立10周年纪念邀请展。
捐助1万元给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贫困生。
《生生不息》、《硕果累累》画贺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展。
受聘苏州市肢残人书画协会阳光画院顾问。
应邀参加苏州市“唐伯虎艺术研讨会”
6月,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党政组织编写《武进名贤》第五辑。
《文艺名家》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
《东方美术》07年第二期,封面刊登《雄风》作品,并刊登撰写刘海粟二文。
参加苏州市吴昌硕艺术研究会成立暨吴昌硕艺术研究会揭牌仪式。
应邀参加“水墨诗文——冯骥才苏州公益画展”开幕式。
《美术时空》刊登“水乡系列”花鸟画7幅和创作体会文章1篇。
受聘苏州市书协毛泽东书法研究会顾问。
7月,受邀参加灵岩山景区,苏州市文联、美协创作基地和市花鸟画研究会创作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城市商报》“家有宝物”栏目,刊登“从花鸟画研究会看当今苏州花鸟画特色”文章,从中评介廖军、吴中培、魏本雄三人画风。
受邀参加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成立50周年,并游览松花江和俄罗斯海参湾。作八尺巨幅红梅祝贺。
《金秋》参展全国文史馆书画展。
《中国书画报》第五版,刊登苏州花鸟画研究会作品和评论文章一篇。
8月,与王宣明合写的《写意鱼虾十招》,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9月,苏州市政协书画家友好交流访日团,由市政协、市民进、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代表6人赴日本交流和举办画展,成员有潘国光、顾荣元、姚新峰、黄钟等人,游览了福冈、大阪、京都和歌山等地,并观察歌山省书法评选活动。
受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
《亚洲美术》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9页。
《生生不息》丈二巨幅参展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成立20周年展。
受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顾问。
10月,《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参展作品4幅。并向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拥军活动和参观中国国家画院。
《当代美术家——张继馨精品集》,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收藏家俱乐部》期刊,每期将《颠倒葫芦》杂文,以“都是市场惹的祸”转载。
以草篆宋诗,参展纪念中日帮交正常化35周年中日书法交流展。
11月,苏州电视台进行采访,对北京拍卖“明四家”仇英的《赤壁赋》以天价7千多万元成交的感想和看法。
《屋顶花园》新作,参展苏州、徐州、扬州三市联展。
为中央党校作布置画《秋趣》、《风蝉噪柳》2幅。
12月,《东方美术》期刊,络续刊登“刘海粟往事杂谈”,并刊载书法6页。
受聘江苏省无锡黄养辉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2008年,戊子,83岁。
1月,与上海画家王宣明合著《写意牡丹十招》,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受邀参加安徽省马鞍山市徐培晨艺术馆揭牌仪式,并作《长春图》祝贺。
受聘中国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顾问。
参加苏州市武警部队拥军活动,与徐源绍、张钟合画六尺横幅《红梅双鹊图》。
《大众收藏》戊子新春“中国书画名家特刊”刊载艺术简介和“乱石知泉咽”新作。
《中国当代书画家》翰墨精品集,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10页。
《收藏家俱乐部》第8次连载杂文“都是市场惹的祸”,和《树梭浮湖光》水乡画1幅。
3月,苏州市吴昌硕研究会组织会员赴光福香雪海探梅采风。
与赴美画家方书元,苏州画家江野等赴苏州西山林屋洞赏梅。
庆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60周年,创作《清流》参展,获银奖,分别展出于台湾逸仙艺术馆、广西人民大会堂和中国美术馆。
《飞泉》应邀参展江苏省奥运展,并义卖。
4月,《山青花欲燃》参展安徽省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由苏州市文联、洛阳市文联举办的“水、我的艺术生命——张继馨花鸟画展”于河南省洛阳美术馆展出,并游览了国花园、白马寺、关林、龙门石窟、鸡冠洞、老君山等诸景点。
中央党校收藏四尺花鸟画1幅。
《飞泉》参展“江苏省奥运情、翰墨缘”展览,并作画捐赠。
《硕果累累》画贺苏州市被命名为“书法名城”。
《山中泉壑暖,幽木寒更华》为江苏省人大会议室布置画。
苏州市文联和沧浪区政府在市内况公祠建立“苏州美术院”,并辟张继馨、孙君良、沈民义、徐惠泉、张晓飞、陈危冰等工作室。
5月,《涧底百重泉》和《凌云》画2幅,捐赠苏州市高新区残疾人联合会书画慈善义卖。
《醉红》和《密荫媚清流》,捐赠苏州市美协、市民进抗震救灾义卖。
《新吴门画派》,续展于江苏省美术馆。
《春色》、《芳心犹卷怯春寒》,参展第六届国际儒商大会当代中国画50家邀请展。
《江南嘉树》六尺画,参展江苏省省树省花和市花展。
《杜鹃竞放分外红》和“心系灾区”文章,刊登在《中国书画报》“汶川,你不是孤军作战”栏目。
《涛似连山喷雪来》入展“情系奥运——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艺术邀请展”。
《二乔》参展“全国牡丹画邀请展”。
6月,《春妍》六尺画,捐赠江苏省赈灾义卖,合作者有廖军、袁牧、魏本雄三人。
庆祝改革开放暨中国共产党建党87周年,与民进书画家合作六尺《山花烂漫》赠苏州市政协。
7月,《写意草虫十招》,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松鹤图》八尺巨幅,作苏州市政协联谊会“携鹤草堂”布置,合作者有李大鹏、潘国光、王葵、张钟等人。
赴青海省西宁青海湖、鸟岛、塔尔寺采风写生。
赴甘肃省兰州市南山、坎布拉采风,并参观马步芳寓所。
8月,赴敦煌第三次游览莫高窟千佛洞,以及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雅丹地貌(魔鬼城)、哈克塞(阿尔金山、祁连山下)。
赴甘肃省天水,第三次游览麦积山佛窟。
《艺术名家》奥运特刊,刊登“水乡系列”作品7幅和文章2篇。
《大众收藏》,刊登“水乡系列”作品3幅。
受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国花鸟画艺委会顾问。
8月,“钟山风韵——陆永才中国画作品》集,序言刊登张继馨先生的文章。
9月,《春色四时常在月》,画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08年中国农民画展”在苏州展出。
10月,《喜看花开日日红》和《喜声连连出梅梢》,参展江苏省文史馆建馆55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展。
受聘苏州市鉴藏家协会顾问。
《艺术品鉴》刊登作品和评论文章共34页及封面肖像。
《中国书画报》刊登“从电视里面获取创作灵感”一文并附图《秋荷》1幅。
《东方美术》封面和12页刊登作品和“创作的苦经”一文。
“欢聚同挥毫,抒情颂春风”一文发表于《姑苏晚报》,祝贺沧浪书画院“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报道”。
中国东方画院成立,被委为院长,常务副院长张省,副院长顾鹤冲。
中国东方画院首次在江苏省昆山市举办“吴门画派学术研讨会”,被邀参加的有福建、上海、南京、丹东等地的美术家。
2009年,乙丑,84岁。
1月,《东方美术》期刊,刊登“以身力行,艺德并重——掉念书画前辈谢孝思”一文及其作品6幅,以及“怀抱自燃,边学边创——陈梅贞作品初析”一文及其作品8幅。
《当代中国杰出花鸟画20家——张继馨》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
捐赠作品3幅于苏州市残疾人协会。
《艺林人物》书画名家访谈录,访谈艺术成就,其中访谈者有张继馨、程十发、陈佩秋、方增先、韩天衡、汤文选、王伯敏、刘江、娄师白、欧阳中石、吴冠中、沈鹏、孙克纲、孙其峰、高马得、吴养木等。
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江苏省文史馆编著的“淑世心声——江苏省文史馆馆员风采”一书,其中有书画家和史论家林树中、瓦翁、沙曼翁、仲贞子、石学鸿、吴养木、房师田、张继馨等馆员。
2月,中国东方画院,在江苏省昆山市丹桂苑举办“张继馨花鸟画创作研讨会”,并展示作品20幅。
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组织部份画家赴香雪海探梅,并当场合作梅花长卷。
《美术之友》内页,刊登作品《翠草缘墙生》和艺术简介。
《新吴门画派》在上海美术馆展出,《草枯鹰眼疾》作品刊登《新民晚报》“文娱新闻栏”。
3月,丈二巨幅《满园春色》,画贺苏州市工业园区建立15周年,展后园区收藏。
《美术之友》内页,刊登《树梭浮湖光》和艺术简介。
《霜重色更妍》入选《新吴门画派》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美术时空》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特辑,封面刊登生活照,其中并刊登喻继高评论文章和作品12页。
民进中央成立开明画院,作《涧底百重花》祝贺。
湖南省电视台拍摄《艺术风采》。
《千尺蟠空黛色浓》泰山松,参展山东泰安书画院邀请展。
《一天秋色又秋声》工笔草虫卷,参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画名家手卷作品展”,并被收藏。
《东方美术》期刊,刊登“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掉念瓦翁”一文,并转载《颠倒葫芦》短文数篇。
苏州解放60周年,特写“我的感受”一文,刊登在《苏州日报》。
5月,江苏省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采访和拍摄“苏州市工业园区开发建设15周年”的见证人。
澳门回归10周年,创作《凌云》和《荷花送香气》,由中央文史馆赠澳门特区政府。
苏州市文联、市美协庆祝建国60周年,举办“苏州美术名家系列展——张继馨、贺野、杭鸣时三人联展”,并进行画册首发式。
6月,作品10幅入编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六十年、六十强》上下集画册,为建国60周年献礼。
中国东方国画院组织部份画家赴广东省罗浮山采风写生。
澳大利亚文学家丁兆德、漫画家丁兆庆昆仲返苏州探亲,陪同畅游姑苏山塘街和平江路古街道。
《苏州日报》创刊60周年,作画《凌云》1幅以贺。
7月,赴苏州市相城区“荷塘月色”采风写生。
苏州市政协联谊会鹤园书画院改选,委任为院长,副院长由潘国光、张晓飞、杭青石、李大鹏、王锡麒、潘振元、周文祥、沈民义、程宗元担任,秘书长潘裕忠和副秘书长黄钟、张青涛担任。
“童心无瑕之美”评论沧浪书画院学生作品展一文,刊登《姑苏晚报》。
《涧花》参展“苏州市平江书画院书画展”。
《美术之友》期刊内页,刊登《风雨秋冥冥》水墨芭蕉1幅。
《江苏省当代花鸟画名家精品集》刊登作品10幅。
《中国书画家九人作品集》,刊登作品10幅,并合作画1幅捐赠公益事业。
8月,《中国书画报》刊登“师友五人大写意小品展”选登,另四人为崔子范、张志安、刘荫祥和桂海杰。
《草虫画谱》与颜康文合写,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苏州市鹤园书画院诸同道合作丈四巨幅《春满神州》献礼。
五上黄山采风写生,游览宏村、龙川、西递、鲍家村和棠樾牌坊群。
《姑苏晚报》整版刊登艺术简介和作品,以及周积寅评论文章。
苏州文艺评论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被委为顾问。
9月,受邀参加第三届“话说西湖——国际美术论坛暨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被聘为该会理事。
“抽毫研色展新风”一文,评介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书画家九人展并发表于《美术报》和《姑苏晚报》。
为画家朱墨春写“施朱泼墨、春意洋溢”一文。
庆祝建国60周年,苏州市鹤园书画院举办书画展,新作2幅参展。
《初雪》参展江苏省武进花鸟画展览。
应邀参加在苏州市博物馆举行的苏绣《春暖大地》封针暨捐赠仪式,绣稿由马伯乐、余克危和我多位合作,著名苏绣大师顾文霞带领多位弟子完成。
“泼墨兼施,传神写意——吴中培水墨兰竹解读”一文,刊登于《胥口美术》第二版。
“人民都在渴望着解放”一文,获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和《苏州日报》评比三等奖。
10月,作品《一夜劲风吹,满地皆黄金》,刊登于《姑苏晚报》“特别策划——60祖国祝福您”。
新作4幅,《野渚无人草自旺》、《书斋清供》、《翠草缘墙生》、《昂扬天外》,刊登于《江苏书画名家为祖国华诞献礼作品集》。
为黄山刘海粟纪念馆作《黄山虬松》丈二巨幅画。
参观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上海展区。
11月,恩师张辛稼诞辰百年展,特创作《冰魂雪骨》参展致念。
《集藏天地》封面刊登作品《新春大吉》和蔡宁评论文章。
《凌云》由中央文史研究馆收藏。
苏州市工业园区湖西书画协会成立,委为名誉会长。
苏州美术院印发庚寅年挂历,刊印作品7幅。
3月,《华夏美术》杂志,17——24页共8个版面刊登张继馨先生的艺术,并出版《华夏特刊——张继馨》。
应邀参加纪念吕凤子先生逝世50周年座谈会。
参与安徽省马鞍山市举办的“荣鹏——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并进行义卖活动。
作品《墙头艳杏初试》参展,庆祝全国政协成立60周年,“梦萦徽州——中国画邀请展”。
作品《耐寒野鸭不知归》参展,“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画家学术邀请展暨高峰论坛”。
2010年,庚寅,85岁。
1月,作品《鼠》,与其他11位画家合制成《国粹生肖》金银牌,11位画家为李忠翔、杜军、朱秀坤、宫建华、徐晓丽、尼玛泽仁、刘震力、韩书力、邓子芳、吴团良、郐振明。
苏州市《城市商报》开辟“晚晴周刊”,为其题刊名,第一次试刊,刊登生活照和艺术简介。
作品《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参展“庚寅虎年迎春八人展”。
应邀参展在安徽省宣城市举办的“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并与各地书画家周明明、郑景贤、曹娜、姜也等相叙。
应邀参加苏州市民进组织的“迎虎年写春联活动”。
2月,苏州市鹤园书画院组织部份画师赴香雪海探梅。
《花鸟画写生技法》,由张继馨主编、王宣明编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国务院参事室主管,中央文史研究馆主办的《中华书画家》月刊,刊登作品和评论文章共10页。刊入书画家尚有启功、孙大石、何骏、王天一、王世襄、林声、黎明诸家。
3月,为创作大型苏绣书法作品《世博赋》,特书“庚寅春贾玉宝撰赋苏州百名书法家合作展”。
4月,受聘苏州市政协书画室顾问。
张省编著《湖光花影——张继馨的花鸟画》集,由国际统一出版社出版。
“吴门艺林春长在”一文,刊载《扬子晚报》“经济时报”副刊版“书画名人”栏目,并刊登《早蝉鸣曲树》新作一幅和其他书画家11人作品。
4月29日,《吴门雅集》刊登张继馨先生的文章:谈陆永才“钟山风韵”新作。
5月,草虫斗方四幅,参加《新吴门画派》欧洲四国展。
《林深听啼鸟》清杨无咎“寄题录漪亭”诗句,参展吴江古人诗咏“美在震泽——苏州书画名家作品展”。
《世博会特刊》连续两期,刊载简介和作品个3幅,以及喻继高、纪太年的评论文章。
6月,中共中央原国家领导李铁映,走访苏州国画院,应邀当场和写《松鹰图》和《春兰蜂蝶图》交流。
作品《幽涧古梅图》1幅,参展在苏州市汉璞艺术中心举行的“新吴门  六月风——首届苏州美术作品大展”。
作品《初雪》、《芭蕉》2幅,参展“新吴门  六月风——首届苏州美术作品大展系列展”之“苏州花鸟画展”。
作品《春讯》1幅,参展“新吴门  六月风——首届苏州美术作品大展系列展”之“平江区书画作品回顾展”。
扇面5幅,参展“新吴门  六月风——首届苏州美术作品大展系列展”之“苏州美术院画家扇面展”。
作品《早蝉鸣曲树》1幅,参展“新吴门  六月风——首届苏州美术作品大展系列展”之“首届沧浪美术邀请展”。
张继馨编绘《写意牡丹设色技法》——美术基础教学系列丛书,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
6月,《名家艺术沙龙》杂志,30——41页共12个版面刊登张继馨作品简介。
6月,《甲骨天地》总第10期,刊登张继馨先生的文章:“神基殷虚 意汇秦汉——苏州市甲骨文书法篆刻作品展观感”。
7月,作品《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入编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翰苑艺珍——全国文史馆馆藏书画》集。
应邀出席在苏州博物馆举行的“游子心  故乡情——严隽泰伉俪油画展”学术研讨会及开幕式。
应邀参加由苏州市民进组织的赴上海花桥拥军活动。
8月,《中国书画研究》创刊号杂志,30——37页共8个版面刊登张继馨作品简介。
8月,由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人文合集》,第1——10页共10个版面刊登张继馨作品简介。
8月2日,苏州《城市商报》第27版,刊登文章“张继馨:三结合中求变法”及其画照。
8月7日,“水乡情 敦煌梦——张继馨花鸟画展作品选刊”由《中国书画报》第A4版整版刊登,并刊登蔡宁的文章“江苏写意花鸟‘大羽’之后谁‘扛旗’”。
8月7日,“水乡情 敦煌梦——张继馨花鸟画展作品选刊”由《美术报》第22、23通版刊登。
8月16日,“水乡情 敦煌梦——张继馨花鸟画展”在敦煌市图书馆举行。
8月16日,张继馨先生在画展开幕式上通过敦煌红十字会向舟曲灾区捐赠了六尺整幅画作《待腾劲翼上九霄》和四尺整幅画作《不畏风霜雨雪、岁岁生生不息》。
8月28日,《中国书画报》第一版刊登蔡宁、朱同讯:著名画家张继馨为舟曲灾区捐画。

Tags:年表   艺术   张继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