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3D看世博 《清明上河图》如临其境

兰亭书童 2011-02-10 画闻 评论
 春节期间世博中国馆游览人数屡创纪录。

    春节期间世博中国馆游览人数屡创纪录,在上海外语频道春节期间每晚7:00播出的《3D看世博》收视也飘红。作为兔年开春的上海荧屏献礼之作,《3D看世博》分6集向观众回顾与展示上海世博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馆、景观、美食等方方面面。有观众表示用3D看世博馆竟然还会隐匿着如此不为人知的美好。


    “东方之鼎”造型让中国馆看上去尤其雄伟挺拔,馆内无论是国之瑰宝的展区,还是对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演变展示,都是最有人气的世博景点。尤其是高6.3米、长130余米的动态《清明上河图》,刻画了中国古代数百个市民形象,或走动、或吆喝,或坐、或站,看得人流连忘返。传统的电视节目对 《清明上河图》的静态较容易表现,而对其动态的一面表现不够“给力”,在《3D看世博》中,观众则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清明上河图》,仿若置身河畔,感受画中世界。


    3D技术对于中国馆这样的宏伟建筑也有突出的表达。虽然受限于红蓝眼镜的技术,无法完整呈现中国馆7种不同深浅的红色,但因为中国鼎的造型富于层次,通过3D眼镜看出来的效果,错落分明,尤为壮观。


    此外,主持人杨贝贝还会从瑞士馆的空中缆车出发,带着观众一览世博人气场馆,造型各异、精彩纷呈的场馆依次登场,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意大利馆的时尚气息在3D效果的映衬之下,真可谓“扑面而来”,现场来自意大利的西装裁缝师傅一针一线地穿引,显得尤为逼真。而德国馆里的滑梯,原本看来平淡无奇,在3D技术的拍摄之下,显得惊险刺激,让人有坐上一坐的欲望。记者 骆俊澎

Tags:世博   清明上河图   其境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