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画闻 / 正文

《华丽呓语》出版

兰亭书童 2011-04-02 画闻 评论

 


 


 
 
 
 
 




               绘本《华丽呓语》经典语录


(一)一切只不过是华丽的思想,探掘的只是慈悲者留下的语录,让接下来的一代又一代人做着华丽的梦,华丽永远都是奢侈品。

(二)青春是一场梦魇,谁来把它叫醒?

(三)如果我们能随心所欲的更改自己的皮肤,我希望华丽一点,再华丽一点,这样就能牢牢的掩饰掉我内心的那块五颜六色的灰地儿了。

(四)回忆是衣橱里的樟脑丸,愈久弥香。回忆的人,耗尽毕生力气在驱赶这种香味儿,终了,自己也变成了别人衣橱里的樟脑丸。

(五)一个城市的繁华终究还是落在了女人的身上,恰如一件华丽的衣服,披在了女人的胴体。

(六)非浪漫不女人!

(七)我行走在自己的路途上,把别人的地儿踩得“吱吱”响。

(八)我一直努力的在寻找一个春暖花开的角落安放我单薄挺拔的青春,只是想在青春的岁月里告别青春的情怀。至今我才发现,能告别的其实早已经不重要了。

(九)我习惯性的从一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又从另一个世界走向下一个世界,再从下一个世界等待出发。我的世界又在哪里?我想停留。

(十)二十四小时的荒唐,换取了一天的完美。那么一辈子的荒唐,将会是一个完美的传奇人生吗?

(十一)谁是谁的闹钟?你是谁的闹钟?需要一个闹钟,即使畏惧和繁琐。

(十二)我一直努力的在寻找一个春暖花开的角落安放我单薄挺拔的青春,只是想在青春的岁月里告别青春的情怀。至今我才发现,能告别的其实早已经不重要了。

(十三)唠叨是个伪命题,只会把文学变成一盘低劣的大杂烩吗?

(十四)请不要靠近我,我喜欢一个人陶醉,静静的。 请不要跟踪我,我喜欢一个人陶醉,悄悄的。请不要取笑我,我喜欢一个人陶醉,默默的。如果你还爱我,就跟我一起陶醉吧!轻点声,千万忘记我的存在,就像我忘记你的存在一样。


 

清醒的呓语
——付给艾琳格格《华丽呓语》的买书费
文/冯专
 
      当瘦弱的个人面对庞大的权势,心中充满了什么,恐惧?欲望?倾倒?顺从?还是兀自躲在黑暗中彳亍独行?在这本色彩斑斓的《华丽呓语》中,我仿佛走进了那一场沉睡的梦魇,如同海水的表面风平浪静,水下暗涌如潮。
你可以看她是一场真实的梦,灵感源于梦醒的那一刻冲动,甚至每一幅画都是在梦中所作。那炫丽的着色正是做梦的人最希望得到的满足,而一只虫子与周围的环境时而和谐时而对峙的关系,却不经意露出了做梦人内心犹豫不决的破绽。
“我”躲在一只绣花鞋里,委身在一朵莲上,匍匐在紧闭的城门前,游走在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之间,为的不过是在那些鲜艳的色彩上翩翩起舞,我不想在华丽的舞台面前,只做一名安静的观众。而不论多么张扬狂妄的表演,也掩盖不了我虚弱的内心。
在这个世界上,个人与群体、大众与体制、理想与现实,总是让人无能为力,总是情不自禁地被潮流影响,却又总是竭尽全力想要挣脱。在千篇一律的集体主义盛行的当下,怎么让自己华丽一些,再华丽一些,也许不是权势的独大,不是色彩的浮华,不是青春的透支。我想做一只昆虫,静静地思考,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一个只手遮天的哲学家。
我希望我是呓语精神的延续者,而不是世俗谎言的庇护神!
 

请轻点,不要惊醒她
——艾琳格格的《华丽呓语》
文/蔡玉水
   王尔德说:“只有爱美更甚于爱真理的人,才能领悟艺术至深的奥秘。”在这册绘本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唯美的精神世界。艾琳格格用童稚的眼眸来看世界,用童稚的心灵来感触人生;用童稚的语气在讲述生活,用童稚的画笔在渲染思想。她的童稚不是稚气与懵懂,是原真与赤诚,能听到她悉索的思考,听到她颤抖的珍爱。对生命的倍加的珍惜和深层的眷恋。对事物到了点角怪癖的嗜好的痴迷,欲辨已忘言的拍案绝版。呓语,是因为局部的呻吟,断续的感叹,闪跃的灵光,梦境深层一瞬千年的思索与追寻,故而呢喃语痴。
画面也凝聚了这种奇思妙想,她自己说是反对传统,可画面明明在使用着传统,而且是痴迷于传统;她自己说反对时尚,而画面明明又很时尚,时尚得艳丽,时尚得香艳欲滴。这是一种主张,是在禁锢与自由中找到了契合的介入。禁锢也许有不能承受之重,自由又有无方向之轻,唯有这恰好的掌控与结合,才会如云雀般的腾飞云间,又带着泥土厚重的芬芳。她在尝试着从唯美到哲理的穿越。这呓语仿佛一直在喃喃,有不能挣脱的粘合束缚,有深陷底层的压抑与感伤,就像阴阳的结合,云雨的雷电,分娩的紧迫与欢畅。生命本身就是一次难辨真假的戏剧,我们的价值难以断定是属于过去还是未来。所以,只有艺术,只有不断的否定自我趋向完美的艺术才会成就短暂的人生无限的华美。
绘本虽短,却充满着思想的厚重和追求的艰辛以及思辨的辉煌。因为与历史有了距离,所以历史披上了一层缥缈的轻纱而华美无比。在这里,美既不是自然,也不是生活,它是想象产生的完美形式。华美的色彩、华美的造型、华美的幻想,潜伏其中的还有一只华美的思想精灵。但越是美好,越是惧怕这美好的短暂,越是惧怕,越是满怀悲伤情绪。美与感伤仿佛是一对亲密的爱人,形影相随。这种情绪是一切对世界怀有深沉热爱者的共通的人生情怀。岁月生成了美,也埋葬了美,在这方既非真实又非虚假的艺术世界中,有一场关于青春的华丽的梦。然而这美脆弱得似乎轻触就能使她瓦解。
哦!请轻点,不要惊醒她。
 
 
 
 
 
 
《华丽呓语》评论
 
一个人
一只虫
一生孤独
一身孤独
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
红橙蓝绿之面
洗不尽的还是寂寞。
(立信 吴成副校长)
 
 
 
 

我爱“金龟子”
——写在绘本《华丽呓语》出版之际
 
维耶夫
 
在一个“如潮霜信作轻寒”的冬夜,我泡了一杯竹叶青,叶片在沸水中静静的舒展,我一页一页翻看艾琳格格的新出版的绘本《华丽呓语》,在这个真语放逐的年代,废话粉墨登场骚首弄姿,呓语难求,尤其是倾注了真爱的呓语,我一边欣赏幽静而烂漫的色彩,一边聆听那些配在旁边看似多余的呓语。于是,我诗兴大发,“煮茗添香细细吟”:
“尔如翩翩君子/装扮葱绿一点红/长长的青茎/是爱的鹊桥/你背负美丽的心愿/小心翼翼/步履虔诚/只为/一朵盛开的芬芳/和彩蝶般/华丽的飞翔。”
艾琳格格是一位博弈“高手”,她对金龟子欲擒故纵,让这“害虫”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自由行走,破坏尘世规则,在色彩与情感的“叶片”上放肆啃食,在庄严的莲之上恣意摆放肉体,但是,金龟子还是没能逃脱,在艾琳格格的笔下,她被温柔的囚禁了,黑亮的眸子闪耀灵性。我觅见她隐隐约约的足迹,领略蚕食剩下的“主脉”与意境,我慢慢的试图与她对话,与“呓语”呓语,与她分享血液的美色、脉搏的咏叹和华丽的寂寞,我不能抗拒她的释放,抑或传递与暗示。
 
华丽色彩是金龟子倾诉的符号
色彩作为艺术造型元素之一,在符号学上,它也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被赋予了象征性,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情感,所以色彩可以在不同的艺术语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符号意义。在这部绘本中,画面大多以红黄为主色调,少数几张画面呈现黑色背景,也是为了强调暖色的价值与表达取向的反差,整部绘本的舞台和戏曲意味悠远,使人在走近这部绘本的时候,仿佛亲临热闹纷繁的剧场,浑身温暖而充盈,内心涌动一种莫名的期待,随着色彩的推进与时空的变换,历史与现实的错位,意像与内心的纠缠,不自觉的,你的眼中会滚动一种晶莹的名叫幸福的东西。
金龟子,我该以怎样的一种姿态阅读你?
 
遥远的宫闱是金龟子自由的梦乡
我曾经读到“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武衍宫词),感慨许久,落花是终究是禁不住的,它会飞出宫墙,且能飞向自由。这也是宫女内心深深的渴望,这种渴望是禁不住。在读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时,更是忍不住沉吟良久,感叹宫墙的沉重与无情。而在艾琳格格的笔下,金龟子似乎在宫闱中很自由,或在墙头凝望,或在袍袖中嬉戏,或叼着圣纸,或徘徊于贡桌,与一只绣鞋不知疲倦的逗乐,或爬在留声机的耳朵上静听,或滞留于一株莲的茎上痴迷,或在大拉尺的处女香中迷茫…,那是一只多么快乐的金龟子啊!她似乎没有闻到宫中的血腥,对那段投井的爱情也不加理会,专注于那些外来的物什,自主、探究,乐此不疲,意趣盎然。自然给了她身体,宫闱给了她生命。
金龟子,你是一只多么幸运的小虫!
 
童话世界是金龟子笔底的楼兰
打造童话般的世界,绘画是最巧妙也最易行的方法。艾琳格格的作品,似乎也在展示着她童话般的内心世界。是的,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情令人悲哀,但是,她选择用最美好最童真的方式来诉说那些或深刻或伟大的事物,所以,她画中的主角总是以抽象的表现形式来展现那一瞬间的情绪。
金龟子的形象令人发笑,那长长的触角,肥胖的身体,对食物的追逐,对身边事情永远充满好奇,嘴中随时会崩出一串奇怪的音符…
金龟子是多变的,多变的皮肤,一会儿变成钟,一会儿变成耳环,一会儿变成装饰品…
金龟子是调皮的,爬来爬去,藏来藏去,爬到火车头,拖动绣花鞋,专注研究一只眼镜…
金龟子也有害怕的时候,面对狰狞的熊太婆…
这一幅丰沛的童话画卷,令人无限向往恒久留恋!
对于艾琳格格来说,打造童话梦想不仅仅是为了别人,也同样为了自己。这个带着些许诗人气息,喜欢艳丽服饰,酷爱安静阅读,追求自我个性的女人,在自己生活中,从来没有忘记童话世界的魅力。
安徒生说,生活本身就是童话故事。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一辈子活得刻板拘谨,但也有一些人沉浸于自己的童话中。因为沉浸在这里,总会不禁想——既然童话永在,我们还怕什么?
法国艺术家艾姿碧塔在《艺术的童年》一书中说:我曾经对自己发誓,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忘记自己童年的大人。
金龟子,你的童年已经远去,但你没有忘记童话的楼兰!
 
诗意的文字构筑金龟子纸上的天堂
我初读金龟子,对绘本的文字也产生过疑问,为什么不叙述故事情节?为什么画面与文字若即若离?为什么文字这么少?
绘本不是连环画,在创作中,她努力追求整体的题材下,意象的多元化,情绪的多维度,主张不同的读者从中体验感悟,而不是理解与明示,更不是诠释与说明,所以文字的呈现异常简约。
正如艾琳琳格曾经对我说:我写的文字很多,能够用的往往很少,每一个字对我都很重要。
书中的语言充满诗意,这些克制、哲理、时时追问的语句,不仅让现实和幻想联结起来,成为一枚硬币不可忽视的两面,更为重要的是,这到底是一种苍凉的驻留,还是一种超越的到来——面对废墟的同时也是面对着天堂,你说这该是人间的现实还是艺术的虚无?是历史的劫数还是生命的尽头?
我不知道画家写到这里,有没有在一种深渊般坠落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深刻地飞升与豁然开朗?我想,这也就是寻常中的奇崛。
我只能说,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是一个简约大气的中国式绘本,这是画家艾琳格格花费心血和气力建造的纸上的天堂——金龟子的天堂!
 
莲花是金龟子的宿命的微笑
其实,我在读艾琳琳绘本之初,在她作品之末,封面封底,对莲的偏好呈现心存疑惑,现在细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莲花在佛教被尊为“圣物”。佛教的莲花象征一派东方文化的风尚,宁静、愉悦、超脱和微笑。无量佛如莲,无边佛如莲,人生亦应如莲,安祥则步步生莲。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因此,莲花所蕴含清净的功德与清凉的智慧,永远为佛门弟子所崇仰,为世间善众所喜爱。
艾琳格格不是佛教徒,但她对世界、对亲人、对朋友心存感激,抱着佛教徒的虔诚,即使是在自己很窘迫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对真爱的追求,对理想的诉说,据我所知,在创作这部绘本的两年之中,她拒绝了很多机会,把自己关在画屋里,构思、勾画、着色…,她乐意为了艺术禁锢自己。画稿完成后又反复琢磨,不合意者则断然撕掉,那画纸被撕破发出的声音,清脆而尖锐,她乐意为艺术折磨自己,“莲”就这么诞生了,或者说,她的追求与创作印证、丰富了“莲”的内涵与气质,虽然还稍显稚嫩,但光茫隐忍而锋利,逼得你睁不开眼。
 “出于淤泥而不染” 的莲花有两层含义,一是不舍杂淤,二是不染不着。这与大乘佛教的悲智双运,上求下化的精神是相吻合的,这也暗含了画家对现实的解读、悲悯的情怀、表达的境界。总体来讲,这部绘本的语言与意境是寂寞的,一只虫子与一座宫廷对话,没有听众,观众聊聊,文字数行,但传达出的却是弥足珍贵的微笑力量,对尘世、对人生、对历史、对绘画…
金龟子,微笑对你很重要,同样,对我们也很重要!
 
感谢作者赠送的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绘本《华丽呓语》,我捧读这本书,感觉到语言的苍白无力。透过深沉阴冷的山城冬夜,我分明感到了金龟子的执著与热烈,也许她做得很少,但还在努力。绘本主题的无限可能性,导致了优秀的绘本。男人喜欢看,女人喜欢看;儿童喜欢看,大人也喜欢;今天喜欢看,明天也喜欢看。我知道,她正在努力追求优秀的呈现方式与话语体系。
我想,至于画面与文字如何做出来的?绘本的灵感是如何捕捉的?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谁会要一个魔术师解释他是如何从帽子里变出一只鸽子呢?”所以,真正的创作几乎是无法言说的,就让它保留一点神秘性吧。
行文至此,我最想说的是:我爱——金龟子,她的足迹虽细小,但爬行的轨迹是不容忽略的,我坚信!





 
 

   艾琳格格   绘本作家,美术中国网美术论坛“作家风采”栏目版主。出生于80年代,四川自贡人,现蜗居重庆,主要从事美术教育和绘本创作。反对传统反对时尚,反对禁锢反对自由,反对幽静反对喧嚣,喜欢逆来顺受和针锋相对。二00九年开始绘本创作,她本人也犹如她笔下的画面和文字一样:美丽而简约,热情而沉静。
《华丽呓语》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语无伦次的共鸣窗口,构建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与心路历程,传达出了现代文明淹没的情绪哲学。我们听到的不是艾琳格格直接在呓语,更像是我们在呓语,关于历史情结的呓语,关于现代情感的呓语,关于一个城市的呓语……
     在这部绘本里,艾琳格格让慈禧与晚清的历史沿着她的情绪运行,并同时赋予文字以独特的张力与个性,试图诉说理性和感性的对峙,历史与现实的纠结,就像一天夜里突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说了一些语无伦次、不着边际的话,梦醒了又开始重新体味。又像穿越了时空,自己和自己的前世、今生、未来对话,总之这种感觉很神秘又很匆忙。艾琳格格凭借一支画笔低吟浅唱,且歌且行,任城市文明的咸腥味将她一次次淹没。目前,艾琳格格正在进行一部都市题材的绘本创作,开始另一场精神殉难,让我们再次期待。
      艾琳格格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ling1314
 
 
     
 
 

Tags:呓语   出版   华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