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墨华翰韵·尤中会书法艺术展”将于8月1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他的第三本书法专集也同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应中会先生之约写的这篇文章就算对他这次展览和书法专集出版的祝贺吧。
中会先生的书法艺术创作与他的家学渊源分不开,他的祖父尤遂成(字灿章)是光绪十八年的秀才,不但是当时有名的乡里贤达,而且是县里名噪一时的教育家,老先生擅古典诗词,写得一手好书法,不幸的是三十二岁便英年早逝。留下的是十几箱古文典籍和大量墨稿书抄,这些对后来尤先生走上书法艺术之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中会先生四岁入乡间私塾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描红习字,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滋润和中国传统文人的影响使他自幼就爱上了诗词书画。把人品和艺品捆在一起来审视,是东方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历来的审美习惯。
唐·孟郊诗《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相关报道:
·陈德浓书法绘画作品欣赏及评论(图)
·打造书法文化名城——通榆县发展文化产业纪实
·奥地利大学生“捏面人”“学书法”
·启功书法学研讨会举行
与古代书法大家对话——临王珣《伯远帖》
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
尤先生和中国传统文化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他注重砺人修品,问书炼字,严谨治学,不图虚名。他强调书法家必须具备三大要素:一是人品,二是学养,三是书艺。他在诗中说:“倾心翰墨弄丹青,炼性为人第一宗。画海书山无短径,修书励志务真诚。”他不但以此律己,而且把这些诗词写在册页上分发给他的学生,作为他们品格修炼的警示和自律。在谈到书法家学养时,他说:“书法是禾苗,学养是沃土,不植根于沃土的禾苗会营养不良,长不壮,花不鲜。”正如他在诗中所说:“高贤圣手耀群星,妙趣源追书外功。气韵全凭才学孕,阳春白雪大家风”。因此,他把品格砺炼和学养的积累作为人生第一要务。长期以来,他在勤奋临池之余,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书论、古典诗词的研究和探索。他的理论著作《临池余墨》就是他坚持走继承基础上创新道路的实践总结。他的诗词,师法唐宋,他的律诗,格律严谨,寄情抒性,炼句简洁,词藻优美。他的论书古风诗《师物理,悟书道》、《中国六大经典名帖诗赞》、《学书三歌》引经据典,融技巧、书理为一体,值得借鉴。除此之外,他从不轻易示人的大写意花鸟画,一样是出手不凡,大家风度。但他却说:“我写书论不是要当书法理论家,我写诗词也不是为了当诗人,我画画也不是要当画家,只是作为书法家的学养修炼而坚持不懈的”。做学问很难很苦,做学问要沉心静气,耐得寂寞,持之以恒。长期以来,尤先生认真埋头做学问,从不张扬,低调做人,一直沉浸在自己书法艺术创作的世界里,实在难得。
尤先生习书,大楷自欧阳询、颜真卿启蒙,小楷自钟繇、文征明入道,继专行草,攻二王、米芾、颜真卿、孙过庭四家。入中年,博采众长,涉钟鼎、隶魏。至花甲,主攻大草,法张旭、怀素,情性入书,熔铸个性。他赖以沉静,寒暑不辍,终得四家笔法之真谛。他作书尤其讲究用笔、用锋,妙在中侧互换上把握得恰到好处。他在《用笔歌》一诗中说:“中锋易流畅,圆劲骨力存。偏侧多峻健,字形轻重分。迅疾见气势,迟涩墨迹沉。顿挫出险绝,捻裹藏肉筋。承锋巧就势,钩环线力匀。翻转增灵气,抽切蕴风神。燥湿互交替,浓淡韵味纯。宗法效经典,用笔先做人。”他在用笔技巧上探究之细,下功之深可见一斑。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注情性于书里,蕴气韵于卷中,以期达到和谐自然。他认为书法的点画、线条、章法、构成仍属技艺之谈,唯冶尽千碑,藏纳万卷。注情寄性,天人合一,方得文气清逸,性韵传神。他的过人之处正在于此。
六十余载的习书实践使他的书法功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探讨。在不断回到古代经典中汲取营养的同时,依据时代的需求,在艺术风格和幅式的构成上不断创新。他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他的艺术也在不断的升华完美。在这里,我真诚的祝贺尤先生人健书臻,艺术长青!
二○一二年六月于京华 夏 潮
? (作者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相关报道:
·陈德浓书法绘画作品欣赏及评论(图)
·打造书法文化名城——通榆县发展文化产业纪实
·奥地利大学生“捏面人”“学书法”
·启功书法学研讨会举行
尤中会:1944年生于河南临颖一个书香世家。曾任湖北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湖北书画院院长、湖北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现为中国老子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投资协会名誉副会长、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原工学院特聘教授、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荣誉教授。曾连续参加第三、四、五届国展。有《尤中会书画作品选集》、《尤中会书法集》、《尤中会墨迹五稿》、《墨华翰韵·尤中会书法艺术展作品集》及理论著作《临池余墨》等出版发行。
相关报道:
·陈德浓书法绘画作品欣赏及评论(图)
·打造书法文化名城——通榆县发展文化产业纪实
·奥地利大学生“捏面人”“学书法”
·启功书法学研讨会举行
临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宋·赵师秀诗《有约》
相关报道:
·陈德浓书法绘画作品欣赏及评论(图)
·打造书法文化名城——通榆县发展文化产业纪实
·奥地利大学生“捏面人”“学书法”
·启功书法学研讨会举行
红楼梦 贾探春咏白海棠诗
唐·王湾诗《次北固山下》
相关报道:
·陈德浓书法绘画作品欣赏及评论(图)
·打造书法文化名城——通榆县发展文化产业纪实
·奥地利大学生“捏面人”“学书法”
·启功书法学研讨会举行
- 上一篇:写实绘画是一种表现力——中国写实画派八周年画展作品选
- 下一篇:章草古朴
猜你喜欢
- 搜索
-
- 12-02德国的大师艺术
- 12-02八大山人作品赏析
- 12-02诗情画意李可染
- 12-02罕见的晚清名人书法
- 12-02米勒的写实世界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4-14王朔撰文忆亲家朱新建:曾因怕尴尬不想见他(图)
- 03-31四川电视台《巴蜀画坛》:何开鑫翰墨人生
- 03-27邓化鸣携手梦晓为田子坊顾仁源画展作主持
- 03-03走进周鹏飞的书画世界
- 29711℃徐悲鸿生平
- 12196℃陈德宏花鸟画作品欣赏(一)
- 9462℃宋代名家山水画(一)
- 9208℃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 7496℃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7127℃宋代名家山水画(二)
- 6609℃宋美龄的山水画
- 6541℃吴冠中水墨画欣赏
- 6028℃宋代名家山水画(四)
- 5981℃范曾白描人物
- 10-10福建民俗画大家陈友荣作品欣赏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一)
- 05-27范曾写意人物(二)
- 05-27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西厢记》(16幅)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三)
- 03-10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二)
- 03-08清代名家山水画精选(一)
- 03-07唐寅山水作品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三)
- 03-07齐白石花鸟画作品(二)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