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美术 > 中华绘画 / 正文

咫尺扇面 大千世界

兰亭书童 2012-09-01 中华绘画 评论

  吴冠中在为扇艺大展题词时说:“扇子送凉,不意成艺。”扇子本是生风之物,却一不小心被文人雅士们钟情,将书画涂抹于上,成了文化载体。当书、画、诗、文展现在这扇面的咫尺小地时,就为扇子平添了无限风雅。

  唐伯虎行书诗扇面

  徐悲鸿猫蝶扇面

  中国文人有处处留墨的雅好。小小的扇子一经他们之手,就会成为他们借以表达灵性与真情的载体。扇面的尺幅虽小,但所绘内容却十分丰富。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亭台楼榭、诗词书法几乎无所不表。我国最早的扇面绘画始于三国,“杨修为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最早的扇面书法载于《晋书》,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祝枝山曾将在扇面上作画比作舞女在瓦砾堆中跳舞,“环肥燕瘦,终减态耳”。因此,如此高难度的艺术创作就成为了书画大家、名流雅士们彰显书画技艺的雅趣。

  吴门四才子、扬州八怪、四王吴恽清六家,几乎历朝历代有名的书画家都有扇面佳作存世。“苏东坡画扇结案”、“唐伯虎画扇解难题”、“曹雪芹题扇气老财”更是千古流传下来的文人与扇面的故事。当代著名的书画大师张大千的《江村小景》、齐白石的《三友图》、徐悲鸿《猫蝶》也是在扇面上创作的精品。

  室町幕府时代日本名僧横川景山写过一首汉诗《扇面》:“此画江南物,梅花一朵新。莫言生绢薄,中有大唐春。”仅仅透过一幅扇面画就让人体味到了整个国家的春天。元代郑元佑也在他的《扇面写山次韵》题画诗中写到:“宋诸王孙妙盘礴,万里江山归一握。卷藏袖中舒在我,清风徐来谷衣薄。”尽管扇面画“归一握”、“藏袖中”,但确有“万里江山”的磅礴气势。咫尺之间,大千世界,这便是扇面艺术的“小品大作”。

?

相关报道:

·72件扇面扇出“古韵今风”

·常熟展出山水扇面
·《梅花诗》小楷扇面
·张祖翼临史晨碑扇面
·中国潜艇春节战备:两条鱼雷呈扇面直插“敌舰”

Tags:扇面   咫尺   大千世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