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谁推动了2005年中国书法的发展

兰亭书童 2006-01-01 书坛快报 评论
       2005年对中国书法来说,是个多事的年份。尽管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书法只前进了一小步,这就是以网络为平台书法交易势头得到了空前的活跃。然而,2005年的关键词依然是大师离去、权力斗争、书法是艺术吗、鱼目混珠的过滥的展览、书法官本位等等字眼。就书法本质的推动来说,2005年并无多少建树,只是原来不曾出现问题和现象更多的暴露了,一直不能解决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书法依然停留在艺术的边缘、停留在滋润政治的和风细雨、停留在内耗、停留在内部的争名夺利,就书法的影响范围和市场认可度来说,与火暴的中国画、油画和当代艺术等其他艺术种类相比,书法还没有走入中国艺术的主流圈,相反,书法依然挣扎在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中。

  一、启功仙逝,书法来自学问的终结?

  启功逝世,许多人认为是一个书法时代的结束。如果都这样认为,我倒觉得这预示着中国书法的终结。这种悲情性结论或许许多人不会同意,但是就现在从事书法的创作的人来看,这种结论也不是危言耸听。我们都知道,启功书法的成功并不是他从小立志要做书法家、艺术家,而是他做学问的余事,是和他的人文研究相互相成的,也就是说他把书法艺术当作学问来做,用漂亮的书法呈现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他学习书法的最初原动力。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功,不是刻意追求而来,而是多方面学术修养熔铸成的,他成为当代书法家中少数几个能进入拍卖会中一员,并且在其中领衔,价格稳步上升。许多人说,市场是盲目的,其实市场是最终的裁决者(当然也有少数人,通过操纵市场获得一时的认可,但最终市场还是会做出公正的裁决。),启功在市场上长久认可,这是书法的幸事,也是书法的福音,因为他的书法是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反观时下,书法被阉割的现象愈来愈突出,书法被一些人短视的名利观玷污了,书法创作就是所谓创新,书法就是临摹古代人的书作,进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创出所谓自己的风格来;书法不再需要学问的底子,书法就是抄抄古典诗词,在章法上吸引更多的眼球,书法就是满足展览,获取奖项,加入中国书协,捞取名利;书法就是拉帮结派,找到自己的书法圈子,多快好省地邀名获利。启功为我们树立学问出书法的标杆,我们还能在其中插上自己的大旗吗?


  二、刘炳森故去,实用书法还能走多远?


  为什么说2005年中国书法没有多少建树呢?这在于这一年份,人们对书法的本质问题,依然没有多少进展,书法是艺术这一根本问题没有得到澄清。虽然在2005年,圈内对艺术书法这个新鲜概念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在书法界、在艺术圈和社会上并没有多少影响。刘炳森对实用的书法贡献可谓最大,一套刘氏隶书写了几十年,获得无数的掌声和相应的名利,也进入了拍卖会,尽管刘炳森故去后,价格有所下跌,但他的群众基础至今可能没有几个人能相比。刘氏强烈的实用观念也使其任职副主席期间,对一些流行书风中书法创作方面探索持否定和意见保留态度。刘氏的隶书,到底是艺术还是为了实用的写字,至今依然让人难以说清。


  三、张海上台,书法官本位没有尽头?


  张海上台,据说创了好几个之最,其一是,首个在外省任职中国书协副主席升为中国书协主席。其二是,首个不用到北京来上班,可在外省遥控的中国书协主席。等等。张海粉墨登场,依然是两派意见,反对者有之,肯定者也不少。反对者说,张海的书法艺术水准不足于服众,张海的学术地位于中国书协主席的高位不匹配,张海的上台依然是靠着地位、靠着关系进入的,这样的话,中国书法的官本位性质没有了尽头。肯定者说,张海的个人能力强,是国内首个省书协主席兼任省文联主席的人,在河南任主席期间,为河南书法翘首全国作出巨大的贡献,让许多农家子弟单通过书法的技能跻身于国家干部的行列,让许多人感恩戴德。凭着什么资质进阶的人,最终还会靠着这些资质来引领书法的走向,张海或许是最懂得在当今时代高层对中国书法的定位和期许,因此,中国书法向何处去,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刘正成平反,书法权力斗争有点温柔?


  以公安局登门道歉为标志的刘正成嫖娼事件的平反,意味深长。一般平反都是以恢复原有名义和地位为标志的,而中国书法界中的平反不然,刘正成失去的还是失去了。一向为小道消息的中国书法界存在严重权利倾轧终于在这一刻大白于天下。从这一角度来看,刘正成是牺牲者也是贡献者,至少他的事件让中国书法界的斗争暗流变成了公众关注的事件,于书法的发展应该有所补益的。刘正成的平反,我们也能发现书法界的权利之争,并不是太残酷,还颇为温柔,只要你退出这个游戏,冤案能够得到申诉、能够得到澄清,不致让你永远得不到翻身,成为永远的冤案。

Tags:国书   推动了   年中   发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