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陶瓷刻字笔助书法存万年

兰亭书童 2005-12-02 书坛快报 评论
       你见过能在玻璃上写书法的笔吗?11月25日,新疆阿克苏市一位退休教师在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同时,又用自己发明的“刻字笔”在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举行了一次刻字书法展。 

  记者在这家美术馆“自带墨民族笔、自带墨毛笔”创作书法作品展看到,一块块在玻璃上刻写出来的书法作品,挂满了美术馆四壁。 

  今年63岁的退休教师马如时自幼酷爱书法,近十年专攻硬笔草书,硬笔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赛并获奖,是阿克苏地区书协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联谊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马如时说,全世界有40亿人用拉丁文做文字记录符号,一百多年前都用羽管、木片当笔使用,我国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书写本民族文字时用的多是木片笔,书写出的文字横粗竖细,非常漂亮。殊途同归,我国汉族人发明的毛笔写出的毛笔字也有粗细变化,有一种变化的美。而作为重大发明载入史册的钢笔、圆珠笔的广泛普及和使用,使文字的书写失去了这种美。另外,马如时觉得用毛笔写字也有一个缺点:书写刚开始时墨多,后来逐渐变少,要不断蘸墨,非常麻烦。经过十余年努力,马如时老人终于发明了自带墨民族笔、自带墨毛笔。 

  自带墨毛笔的笔杆顶部有一个墨壶,在笔杆里暗藏有一套供墨的控制系统。用这种毛笔写字,再也不用蘸墨,书写时根据需要,墨可多可少,随心所欲。随后马如时老人又对钢笔产品进行创新,发明了自带墨民族笔。这种笔与普通钢笔的不同之处是笔头,它的笔头由四个规格为0.5厘米、1厘米、1.5厘米和2厘米的竖扁的笔头组成,一支笔任意组合可写出粗细不同的十几种笔画。自带墨民族笔不但能当普通钢笔使用,还能让少数民族文字再次拥有返璞归真的美,更为我国的硬笔书法爱好者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2002年,马如时老人的自带墨毛笔获得了国家专利,而自带墨民族笔也于今年10月拿上了专利证书。 

  对于这两项专利殊荣,在黑白书法世界笔耕不辍的马如时老人并没有满足,又开始了刻字笔的发明。在20年的硬笔草书书法研习中,马如时老人发现了一个问题:书法真迹长期保存是一大难题。在历史上,为保存历代书法大家真迹,历代皇帝绞尽脑汁,要么碑刻,要么制版刻印,但印刷体最多只能保存500年,而碑刻体积、重量太大,也不是一种最好的保存办法。经过研究,马如时老人又发明了刻字笔,他现在可把字写在钢化玻璃上、陶瓷上、石板上等,只要这些物体不碎不坏,作品能保存上万年。另外,这种笔写出来的作品把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刻字艺术融为一体,既有硬笔书法特征,又有毛笔书法韵味,可以让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一样登上大雅之堂。 

  马如时说,目前,他已向国家专利局为自己发明的刻字笔申请专利。

Tags:刻字   万年   书法   陶瓷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