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汇集了100余幅中日古代书法珍品的“中日书法珍品展”日前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说:“50年前,硬笔书法替代了毛笔书法,而现在电脑书写代替了手写。无疑,传统毛笔书法再一次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在故宫的石鼓馆里,珍藏着10只诞生于战国时期的石鼓。这些圆柱形刻石上所记载的图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对于研究中国战国时期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这10只石鼓中,有一只上面的文字已经漶灭。庆幸的是,日本友人替我们保存了这些珍贵的文字资料。今天,日本三井纪念美术馆将珍藏多年的石鼓文‘先锋本’、‘中权本’和‘后劲本’带到上海,让我们可以目睹2300年前老祖宗们的书法成就。”3月13日,当“中日书法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开始公开展出时,上海博物馆的陈燮君馆长说。
除了石鼓文,还有一同从东瀛西渡而来的“书圣”王羲之的《丧乱贴》与《定武兰亭序》。这些由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四处征集而得的32件中国古代书法珍品与34件日本古代书法精品,汇同上海博物馆珍收藏的36件中国古代书法作品,组成了这次声势浩大的古代书法展。
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诞生于中国,后又东渡至日本,对日本文字的形成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谈起中日两国书法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曾经先后六次赴日讲座、交流书艺的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上海市书协常务理事童衍方感叹不已:“中国有许多古代书法珍品都流入了日本。以汉字为源的日本人一直珍藏着这些作品,秉承着从中国学来的传统‘书道’。日本朋友在传统书法的保存方面,有时做得比中国人更好。”在传统书法的创作和教育上,进入耳顺之年的童衍方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无论是中国书法的创新,还是当下中国书法的基础教育,都存在着许多矛盾。如何看待和坚持中国传统书法,已经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书法是品味和性格的体现
在国画大师刘海粟女儿刘蟾的儿时记忆中,威严的父亲很少称赞自己的儿女。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赞赏和鼓励,发生在看过女儿自己临摹的字帖后。“那时候,我们兄妹几人跟着父亲学画画,我背着他临摹字帖练书法。后来被父亲发现了,我很害怕。他对我们的要求一向很高,孩子们都很害怕他。但这一次他却没有怪我分散精力,还激动地鼓励我坚持写下去,要求我写出自己的个性。”刘蟾说自己的童年时代是在墨香中度过的。那些与她一起读书的小伙伴们,即使不是出生在丹青世家,也同样写得一手好字。
“虽然那个时候钢笔、铅笔等硬笔书写工具早已普及,大人们还是会督促甚至强迫孩子学习传统书法。”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成长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上海,那时的学生已经不用毛笔写作业,“但是,我的父亲却坚持‘人如其字’的看法,长辈们常说‘字写得不好,工作都难找’。于是,在漫长的寒暑假中,我除了要完成学校的作业,每天还要向父亲上交两份毛笔字作业。”传统书法在那个时代虽然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书写手段,却作为一个人品位和性格的体现,仍然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重视。一个年轻人向被分配的单位递交申请书时,那些落在红条纹信纸中的方块字,就是他们留给领导的第一印象。
“如今,已经有许多年轻人连毛笔都不会拿了。”让陈克伦忧心忡忡的,还有已经被普及的电脑书写,“50年前,硬笔书法替代了毛笔书法,而现在电脑书写代替了手写。无疑,传统毛笔书法再一次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刘蟾目前住在香港,在与分散在四地的兄弟姐妹们书信联系时,她仍然坚持手写,她说:“我很多朋友都用电脑写邮件,我劝他们写日记或者写信的时候用手写。书写是可以体现人内心情感的。”
电脑对书法的革命并非空前绝后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自电子邮件与办公室操作软件在中国登陆以来,就有不少软件工程师开始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汉字软件而忙碌着。在他们对未来的设想中,只要字库中的字体足够丰富,“无手写时代”就会最终来临。于是,一场关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否可以长久传承”的讨论也渐渐在中国书画界铺展开来。
“这是杞人忧天,传统书法不会灭绝。作为艺术的书法创作,与用于交流的文字书写是不一样的。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艺术永远是小众的。从中国书法家的群体数量上来说,现在的书法家并没有少于古代的书法家。即使是在人人提笔的盛唐之世,书法家也是屈指可数的。这和今天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性的不同,书法家仍然是少数派。”作为书法家和篆刻家,童衍方显得十分有信心。
谈及文字工具的改革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冲击,陈燮君馆长认为,电脑对手写书法的革命绝对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中国书法的发展,本来就是一部‘递嬗旧体,代有新书’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变革。”中国传统书法受到的第一次冲击,要追溯到遥远的宋元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与盛行,让书法艺术从顶峰开始下行,但热爱并致力于书法艺术的人并未减少。直到近代自来水笔取代了毛笔,传统书法家仍然没有灭绝。至于原因,陈燮君觉得,中国人虽然不再人人喜用毛笔,但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审美观并没有改变。从秦朝大将蒙恬发明毛笔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世世代代留下来的文化传统虽然不再盛行,但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趣味。”
传统书法在日本和中国
“在日本民间有不少自由组成的书道社团。据我了解,参与这些社团的会员有700多万。据说,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之中。”来自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岛谷弘幸先生说。
日本的书法开始于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根源于中国大唐时期的汉字书法,写的是汉字的行书或草书,学的是“二王”风格。直到公元9世纪平安时代,假名文字被发明后,汉字书法才遭受到巨大冲击。“传统书法派与假名书法斗争了很久,直到平安时代后期假名书法才被接受,即使如此,上流社会还在之后的很长时间以内沿用汉字书法。而在19世纪30年代在日本出现的、将汉字与假名书法集于一身的书法派别‘近代诗文派’,也是经过了长达20年的挣扎,才颇具讽刺意义地首先在欧美获得认同。直到现在,日本仍然有不少传统书法的拥趸拒绝承认这一非传统的书法类别。”相比中国当代出现的各种前卫书法流派,岛谷弘幸认为日本的现代书法家对书法传统精神极为关注。
近日,书画家冯大中作为全国人大辽宁代表团代表在“两会”中提出了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建议。事实上,在他提出建议的一年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便对北京市的各所小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从2005年9月1日起,……小学三至六年级要利用地方课程课时安排毛笔字教学,每周一课时。”而上海早在几年前,也将毛笔书法教育纳入了各所小学的日常教育课程,并为此而专门设置了等级考试。“小学教育对毛笔书法的普及确实很重要。但就上海的经验来看,这种填鸭式以培养学生书写兴趣为主的教育浅尝辄止,并不能对提升传统书法艺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一直在上海从事书法教育工作,童衍方对此深有体会。高级书法人才的缺乏,并没有因为普及书法基础教育而得到缓解。
相比之下,日本的书法教育却因为社团的普及而显得更加系统。这些民间社团的数量之多,让童衍方印象深刻,“按照年龄来划分,这些社团有针对少儿的,有针对老人的。从专业性来划分,由著名书法家坐镇的社团通常会培养立志于专职从事书法艺术的年轻人或中年人。这样系统性划分的书法社团,在中国是很少见的。”
- 上一篇:张有道书法展暨研讨会举办
- 下一篇:王羲之《丧乱帖》的“前世今生”
猜你喜欢
- 2015-03-18 河南将启动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
- 2015-03-17 行家称红木家具收藏未来热点是酸枝
- 2015-03-15 “亿元时代”下的艺术品收藏
- 2015-03-15 刘益谦:亿元时代不只有我
- 2015-03-13 匏器的收藏与鉴赏(图)
- 2015-03-13 中国传统书画收藏鉴赏的基础知识
- 2015-03-13 中国传统家具投资收藏秘笈之一:趋势
- 2015-03-13 百件玉器精品亮相北京潘家园
- 2015-03-13 智造陶瓷的生活美学
- 2015-03-13 新石器时代文物竟被当石头倒进河里?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