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白谦慎讲述中国书法的嬗变

兰亭书童 2006-06-06 书坛快报 评论
       昨日,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白谦慎携其新书《傅山的世界》,来到三联书店举办讲座介绍17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17世纪中国的书法恰逢从帖学的一统天下转为碑学兴起,二者相互交融,碑学在过去的300年间对中国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白谦慎首先介绍了帖学和碑学的各自含义,他说碑学是取以前无名氏金石文字而形成的书法流派,它的兴起使过去并不经典的作品纳入中国书法经典体系,对传统经典冲击很大。白谦慎表示,选择傅山作为研究,是因为他比董其昌、王铎等人更有代表性,傅山和17世纪所有与碑学相关的实践有着密切联系。

  时至今日,当代很多书法全集也都收录了古代民间的书法作品。不过白谦慎认为,在收录民间作品的过程中,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人们只会将古代的民间作品收录,却忽视了现代民间作品的收集,这其实是个悖论。关于这一悖论,白谦慎在其2003年出版的《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一书中进行了详细探讨。

Tags:嬗变   中国   书法   讲述   白谦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