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生花妙笔写自强人生 无臂书法家谈书法人生

shxw 2007-06-09 热点透析 评论
 


图为丁京华创作展示书法作品。吴雅菁 摄

   6月8日上午,在海南师范大学艺术系办公大楼的会议室里,来自浙江绍兴的无臂书法家丁京华与二十多名海师学生欢聚一堂,跟这些与他有着同样爱好的学子们交流了他多年来在书法领域感悟到的心得。

    据了解,丁京华,这位如今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十岁时因触电被截去双臂后的人生充满了磨难,但在家人的鼓励下,他用脚、用嘴苦练书法二十余年,终于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还被鲁迅博物馆等单位收藏;他先后被评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绍兴书法协理事、残联副主席……这位平凡的绍兴人用他自强不息的精神为自己缔造了不凡的人生路。

    座谈会上,带着平静的面容,丁京华向在座的学子们娓娓道出了自己的人生故事。10岁那年,贪玩的丁京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为了采摘长在路边的桃花,被旁边一台没有安全装置的变压器电焦了双臂,从此走入了无臂的人生。说来也巧,在失去双手的半个月后,当地的电影院上映了一部日本影片《典子》。这是一部讲述天生没手的日本姑娘面对坎坷人生自强不息的故事的影片。典子的事迹深深的鼓舞了丁京华,尤其是她那双经过刻苦锻炼而练就的能吃饭、写字、干家务活的“万能脚”,更是丁京华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丁京华说,正是在典子的鼓励下,才有了后来的他。

    在刻苦的训练下,丁京华终于吃饭,穿衣都能用脚来完成了,甚至还能用脚写起字来了。这一小小的成功,更加坚定了他做生活勇者的信心。于是丁京华突发奇想:我为何不能用嘴练字呢?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他进行鼓励。从此,丁京华日复一日地练起字来。练字的日子里,出于对书法的执著,丁京华每天风雨无阻地转换两趟班车赶到几十里外著名的、有“书法圣地”之称的绍兴兰亭临摹书法。经过努力,丁京华取得了中国书法函授学院本科文凭。他在鲁迅纪念馆,每天用脚或嘴给客人在扇子上题诗写字。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二十年过去了,丁京华终于成为了中国为数不多的无臂书法家,浙江省的“四大残疾人才”之一。同时,他的题扇被各方人士誉为“中国无臂第一扇”。

    丁京华自强不息的人生经历让在座的大学生们十分佩服,他们纷纷为这位书法家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在随后的自由交流时间里,许多同学向丁京华请教了自己平时在学习书法还有其他艺术学科时碰到的问题。丁京华与学子们分享了自己感悟到的书法心得。他认为,心情是决定书法作品好坏的关键,所以,在练习书法时,要对自己有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写得好;同时,又要有忍受枯燥学习过程的毅力,更要把书法看成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书法的水平。在向同学们展示了他现场嘴书的绝技后,丁京华说,他想用他口中的管毫来重书一番鲁迅笔下的“脊梁”。(许春媚)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