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漳州八宝印泥等4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

兰亭书童 2008-02-19 热点透析 评论

近日,文化部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漳州八宝印泥制作技艺(传统技艺)、漳州市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技艺)、华安县高山族拉手舞(传统舞蹈)和龙海市保生大帝信俗(民俗)等4个项目榜上有名。此外,漳浦剪纸(传统美术)还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拉手舞是高山族同胞在节日、婚礼时的一种自娱性群体舞蹈。参加人数少则几人,多则数十人至数百人,舞者手拉手,相附相随,在一位能歌善舞为首者的带领示范下,随着不同节奏,上步、退步、抬腿、踏脚,载歌载舞。整个舞蹈形式活泼、气氛热烈。


  漳州八宝印泥创制于清康熙十一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漳州三宝之一。它是以珍珠、玛瑙、金箔等多种珍贵材料为原料,以特殊加工方法精制而成的,具有色泽鲜和、气味芬芳、浸水不化、火烧留痕、燥天不干、雨天不霉、夏不渗油、冬不凝冻等八大优点,是中外书画家酷爱的珍品,享有“印纸则桃花欲笑,铃朱而墨韵增辉”的赞誉。


  保生大帝(大道公)信俗发源于厦门市海沧青礁慈济宫和龙海市的白礁慈济宫,广泛分布于福建西南部、台湾地区、广东东部及东南亚各国华人地区。保生大帝信仰在民间流传已达数百年,逐渐形成了民间约定俗成的信仰习俗。其独特的文化信俗,是祖国大陆维系台湾的金桥和纽带。巡境、谒祖进香等祭典仪式场面十分热闹,犹如狂欢节一般,是别开生面的群众娱乐活动。


  据了解,此次公示的还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漳州的郑秀琴和吴兹明,庄陈华和陈锦堂,蔡婉香和黄春慧分别被推荐为歌仔戏、漳州布袋木偶戏、东山歌册的代表性传承人。

Tags:漳州   印泥   第二批   文化遗产   入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