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各地展讯 / 正文

苦难岁月中的人性之光:柏林拉贝事迹图片展

兰亭书童 2010-11-09 各地展讯 评论

拯救了无数生命的约翰·贝拉 资料图片

    新华网柏林11月8日专电(记者 韩墨)残杀与挽救,血泪和温存,人道与感恩,8日在柏林举行的约翰·拉贝事迹图片展似乎又将人们带回到70多年前的那场大屠杀。南京陷落,日军肆虐,而拉贝的呼号与奔走,让数十万中国人免遭毒手。

    被南京人称作“活菩萨”的德国商人拉贝,旅居中国三十年,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在南京大屠杀前后,他怎样组织对中国难民的营救?二战后,他又有怎样的生活遭遇?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这场展览,汇集翔实的图片和文字史料,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

    资料提供者、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告诉新华社记者:“在(中国)苦难的岁月,拉贝和其他一些国际人士在南京保护了超过20万的中国难民,这是非常重大的人道主义行为。我们有必要整理这段历史,同时思考未来。”

    1937年8月,日军开始对南京狂轰滥炸。时任西门子公司驻华总代表的拉贝与十几名西方人士、中国大学教授、商人等在11月建立“南京国际安全区”,并被选为主席。从此以后,拉贝顶住巨大压力,与日军展开艰苦斗争,多次阻止日军对安全区的侵犯和挑衅。在他的庇护下,大约25万中国难民的生命得以保全。在自家的花园中,他还为600多人提供临时避难场所……

    “今天观看展览的有许多是在柏林的南京人,我也是在南京出生和长大。我们永远感谢拉贝先生的救人之举,”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贾建新说,“与此同时,拉贝还记录下日军在南京的烧杀抢掠。一部《拉贝日记》,把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除了战争历史,图片展还用不少篇幅表现拉贝在华期间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1938年被召回国后的遭遇。他首先因在德国四处演讲揭露日军暴行受到盖世太保迫害,不少珍贵照片和影像资料被没收。二战后,他又因自己曾是纳粹党员而遭苏联和英国逮捕,直至1946年6月才被释放,没有工作,生活拮据,人生濒临绝境。

    然而,南京市民这时知晓了他的下落,随即展开自发捐助,国民政府也开始向他每月提供金钱和粮食接济。这些饱含感恩之心的中国援助,让拉贝全家得以渡过战后难关。

    “拉贝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不仅仅因为他在中国期间的所作所为,还由于在那之后,中国人对他的种种报答和纪念,”柏林市民弗里德·里瑞姆告诉记者。

    为纪念拉贝,南京市于1997年将他的墓碑由柏林搬至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久保存。这位命运多舛的人道主义者,终于回到了让他生前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同年,《拉贝日记》全本中文版面世,成为研究南京大屠杀最重要的历史资料之一。那一年,刚好距1937年那场人类灾难一个甲子。

    托马斯·拉贝告诉记者,他们已将当天展览所有资料的电子版寄送给日本驻德使馆,“我们希望协助日本的历史学家分析当年在南京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拉贝的家族成员,我们不是历史的审判者,但我们希望能像祖父那样,致力于全世界的和平和友谊,”他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望历史,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或许正是拉贝本人和这次展览本身最想传达的信息吧。

书画频道精彩推荐

资讯 图片 展讯

 轶闻 收藏 博客

挑战视觉的超强幻影

Tags:之光   事迹   苦难   图片展   人性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