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郭莱德:“西方眼光”下的水墨收藏

兰亭书童 2012-02-06 热点透析 评论

  在纽约华尔街工作了二十余年的对冲基金专家郭莱德有一份长长的收藏名单,包括王方宇、仇德树、马德升、徐冰、谷文达、王川、木心、郑重宾、石强、秦风、张羽等等,几乎勾勒出一幅中国当代水墨的海外游子版图。郭莱德了解中国历史,所以介入中国当代水墨收藏。他是木心在纽约的展览上唯一的一位买家:“西方当代艺术在玩一场游戏,中国也一样,而木心不介入其中。”

  虽然郭莱德认为谷文达的“水平一直不稳定,起起伏伏,现在,较之早年,已经摔到很下面,”但他收藏的这幅谷文达1983年作品,长5米,却是不多见的早年佳作。

  郭莱德收藏的张羽水墨作品《无题》,创作于1996年。在郭莱德的中国当代水墨作品收藏中,除了张羽,其余艺术家现在都旅居海外,且成名于海外,只有张羽,始终留在中国大陆,留在天津。

  郭莱德在上海的寓所里展示收藏的木心作品《黑色岛屿》,这幅作品创作于1979年,长4米,是木心作品中十分罕见的大尺幅创作。因为木心创作时身在狱中,熟悉他的人都弄不明白,在那样的环境中,木心是怎么弄到创作材料的。高剑平图

  吕寿琨作品《禅》,1989年郭莱德购于苏富比,这是他唯一一次参与拍卖。

  王方宇作品《黑天鹅》是郭莱德最心爱的藏品。

  自从1983年,美国人Frederick L. Gordon的收藏中添了第一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李华一的水墨之后,它仿佛开启了这位纽约出生、在华尔街工作二十余年的对冲基金专家对于中国艺术的收藏之门,Frederick的收藏方向开始转向中国当代水墨作品,他长长的收藏名单中有王方宇、仇德树、马德升、徐冰、谷文达、王川、木心、郑重宾、石强、秦风、张羽等等,几乎勾勒出一幅中国当代水墨的海外游子版图。拥有5幅木心的画作,成为此番《东方早报·艺术评论》采访Frederick最初的缘起,虽然木心并非Frederick最心爱的艺术家。

  Frederick有个中文名字郭莱德,这个中文名字来自于中国艺术家王东林。郭莱德自称“老郭”,1989年第一次踏上中国大陆,如今已在上海居住了7年。老郭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公寓两室一厅,空空如也,几乎没有摆放什么家具,但白墙上高悬的就是台湾女艺术家董阳孜——引领郭莱德入门中国文化的两位老师之一的书法作品,一幅以草书写就的“不羁”二字。

  老郭还有一位带他走入中国文化的老师王方宇,后者对老郭在中国艺术的理解和收藏方面的影响深远。1985年,王方宇与郭莱德相识于耶鲁大学美术馆的一次展览,彼此的友谊持续了12年,直到1997年,王方宇的生命终点。在相识的这一年,他收藏了王方宇的一幅水墨作品,画面以极简约的笔触勾勒出的仙鹤顶冠如血,这成为郭莱德多年来最心爱的藏品。郭莱德回忆,与王方宇相交之时,两人关于艺术的话题常常可以探讨至深,每每聊到不忍结束,郭莱德便索性躺在王方宇家客厅的沙发上倒卧一夜。王方宇曾告诉老郭:“以画作书——把画法引用到书法上来。从‘道’,也就是跟从自然的召唤。”王方宇让郭莱德渐渐明晰,自己真正的收藏兴趣在于中国水墨,其中传递出了太多的传统讯息,在当代的语境下,宣纸上的艺术情感表达仿佛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多媒体效果。

Tags:水墨   莱德   眼光   收藏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