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日本发现王羲之书法的精致摹本

兰亭书童 2013-01-16 书坛快报 评论


即将展出的《大报帖》。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员经过鉴定,发现了中国东晋时代的书圣王羲之的精致摹本。


    研究人员认为,根据字体和字面意思,这是7至8世纪时中国唐代宫中制作的摹本的一部分,这将成为了解王羲之书法的珍贵资料。这也是1973年《妹至帖》公开之后时隔约40年再次发现王羲之的珍贵摹本。


    这个摹本是五岛美术馆(位于东京都世田谷区)理事兼学艺部长名儿耶明(姓“名儿耶”,名“明”)收到个人收藏者的鉴定请求后,又委托东京国立博物馆进行鉴定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陈列品管理课长、中国书法史专家富田淳等人进行鉴定后,认定这是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摹本,并认为这个摹本有可能是遣唐使带回日本的。


    此次发现的摹本长25.7厘米,宽10.1厘米,分为3行,共24个字。纸是与以前发现的摹本一样的“纵簾纸”(纸上存在竖的条纹)。摹本旁边还附有德川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的古书法鉴定权威“古笔了仲”的鉴定纸条,上写“小野道风朝臣笔”。



2006年3月13日,“书圣”王羲之传世作品中最为精彩的《丧乱帖》,亮相上海博物馆,这是由日本宫内厅皇室收藏、时隔1300多年后首次归国“省亲”。


  单国霖告诉记者,"如果日本此次发现的唐摹本王羲之帖为真,无疑可称之为稀世珍品。确有唐摹本王羲之帖早在唐代就传至日本,比如几年前上博从日本借展的《丧乱帖》。目前已知的王羲之帖少之又少,在中国不超过10件。其中宝岛台北故宫藏有《快雪时晴帖》、《远宦帖》,《奉桔帖》、《平安帖》、《何如帖》(三帖合装),上博藏有《上虞帖》。2010年《平安帖》现身拍场时,以3.08亿元拍出令人震惊的天价。



《妹至帖》


此次发现的摹本长25.7厘米,宽10.1厘米,分为3行,共24个字:“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这被认为是书信的一部分,可以看出王羲之的日常生活和心情。根据摹本开头的文字,富田淳等人将其命名为《大报帖》。


    为何鉴定为王羲之摹本?富田淳介绍,首先,文中有王羲之儿子的名字“期”的字样,而且有“日弊”等王羲之经常使用的措辞;其次,与1973年公开的《妹至帖》(日本个人收藏)等王羲之的摹本酷似;再次,确认存在“双钩填墨”的痕迹,即利用很细的笔描出文字的轮廓,然后将内部用墨仔细填满。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王羲之“平安三帖”,即《平安帖》、《何如帖》和《奉橘帖》,真迹无留下,人们所见的就是唐人的双钩填墨本。


    另外,该摹本所用的纸张是“纵簾纸”(纸上存在竖的条纹),与以前发现的摹本一样。摹本旁边还附有德川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的古书法鉴定权威“古笔了仲”的鉴定纸条,上写“小野道风朝臣笔”。



平安帖


 在中国书法史上,就影响力而言,绝对无人能与王羲之比肩。这位被后世尊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几千年来一直都是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心慕手追的对象。正是“最爱”他的唐太宗以“一字千金”遍搜天下之后又以其作品陪葬,使得后世再无得见“大王”真迹的机会。


    目前,世界各大博物馆所藏的“王羲之”其实都是高古(唐宋为主)的精摹本,即便是高古摹本,存世的数量也只不过十几件,最为著名的有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快雪时晴帖》、流失日本的《丧乱帖》等。

Tags:王羲之   摹本   日本   书法   精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