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学书之我见

兰亭书童 2013-02-22 热点透析 评论

  沈炳南简历: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无锡市美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任职无锡市建材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无锡市建材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无锡建材行情》杂志社总编。出版个人书法集《多心经》等。

  学习书法,首先要对中国书法的概念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如书法的功能、范围、价值、特点在学术中所居的地位,以及自然、社会、人文、地理与各科关系等了然于心,学习起来便有了动力和方向。在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识尤为发达,而儒者称“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其书通六艺,故书为道也。平时手工艺匠只把技艺当做吃饭养家之本,却放弃了对道的研究,日后以此相传,故称工艺,不成艺术家之流也。而今,大凡书法家在研究书法的过程中已经完全超越了“儒家六艺”的范围。我在多年不断地探索书法艺术的过程中,对于书法艺术的认识也积累了以下几点心经:

  书法的艺术性鲁迅说:“中国文字,就是画。”一语道破书法的艺术性。象形、甲骨文、金文、石鼓,从天到地,从日月到河流,从山川到草木,从百兽到虫鱼,一一依画成字。根据“六艺”的原则,日渐改进,臻于完善,至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富有艺术性的文字,并推广到148个国家,足使国人自豪与骄傲。在历代书法评语中,单以怀素《自叙帖》为例,被视为奔蛇走虺、骤雨旋风,更有视为画品的,“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的绝句来描述,真是美之至及也。至于傅山的草书,于右任评为“生龙活虎,雷廷万均”。这类话题在历代书法论述中比比皆是,举不胜数。

  行书一 清风明月

  沈炳南与著名书法家、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尉天池(右)合影。

Tags:标签   标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