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画马艺术开新篇

兰亭书童 2013-03-06 热点透析 评论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骏,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写尽了马的忠勇无畏、超迈不羁精神。

  马是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其勤劳、坚韧、勇敢、忠诚、聪敏等优秀品质,体现了人的积极本性。马是人类的朋友、战友,直接参与了人类历史的创造。马与人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其成了中外艺术史上十分常见的表现题材。

  在中国美术史上,马的形象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在岩画、壁画、陶瓷器、青铜器、玉器、雕刻等方面,处处都有马的身影。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马形象写实、浑穆端庄;汉画像石的马奔腾嘶鸣、飞扬跋扈。画马艺术盛行于唐代,韦偃、曹霸、韩干等均以画马著称,曹霸画的马更被杜甫赞为“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从唐至今,画马名家数不胜数、代不乏人。宋代的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清代的郎世宁,均以画马名垂中国美术史。现代徐悲鸿泼墨写奔马,继承汉唐优秀传统,融会中西表现技法,散发着雄健壮美的气韵,洋溢着英雄主义的精神,开创了画马艺术的新时代,成为写意画马第一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马的实用价值逐渐淡化,但马所体现的任劳任怨、甘于奉献、昂扬向上、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具有独立的认识价值和审美品格,契合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被赋予了新的社会意义。新时期以来,以马为题材的中国画创作出现了十分繁荣的局面,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画马艺术作品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

  如何总结、继承和弘扬中外画马艺术的优秀传统?如何把同道团结联系在一起,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推动中国画马艺术的发展繁荣?2012年夏,北京、吉林、河北的画马人聚会京华,商议发起筹建全国性的画马艺术研究组织。此议得到了江苏、天津、贵州、宁夏等地画马高手的积极响应,更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中国画马艺术研究会应运而生。2月21日,在长春市隆重举行了研究会成立大会。许勇、易洪斌、徐庆平、陈石、赵文元、张文华、孙志钧、郭震乾、袁辉、宫春虎、吴迅、李爱国等著名中国画家出席了中国画马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和当代画马名家作品邀请展暨学术研讨会。这是一群志同道合者心灵上的一个默契,是当代画马人行动上的一个同步,也是中国画马艺术的一个里程碑。参展画家以马为题材的画作,写意画水墨淋漓,线条遒劲,动感十足;工笔画细腻精致,刻画入微,一丝不苟。西部山水,草原风光,古人风貌,无不跃然纸上。作品风格多样,精彩纷呈,尽显马的品格、神韵和风采,处处洋溢着中华文明的泱泱雄风。中国画马艺术研究会的成立,必将为开创中国画马艺术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新局面作出重要贡献。

Tags:标签   标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