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初次看到刘振夏的水墨人物画作品是在2010年秋天的杭州双年展上,他那几幅人物画表现出很好的功力,留下较深印象。今年春天接到“刘振夏人物画苏州首展”的邀请函,以及他的画集和题为《情画未了》的自传文集。在苏州参加他画展盛大的开幕和艺术研讨会,和他见面晤谈而彼此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对于刘振夏这位当代杰出的人物画家,以前竟所知甚少,我深为惭愧,因为我30年来做杂志编辑和中国画艺委会的工作,直接和间接了解的画家较多,怎么会忽略刘振夏的大名?正如方增先先生在刘振夏文集的前言《我所赞赏的奇人——刘振夏》里所介绍的,早在80年代初,刘振夏的画就已经相当出色、成熟,在苏州和上海举办过个展。方先生曾经很想让他考取做自己的研究生,方先生写道:“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写生人物画时,是偶然遇见的,但立刻为之动容,使我马上意识到他在艺术上,可以拥有自己的独树一帜的将来。所以就马上约他去浙江美院考研究生,可惜他没有来。”回想当年,经过十年浩劫,能够有机会报考研究生真是所有知识青年梦寐以求的机会,刘振夏竟选择放弃,真是不可思议。如今我们知道当年刘振夏放弃了考试,但是没有放弃艺术!近30年来美术界可谓波涛起伏,但刘振夏选择了沉潜,“甘于寂寞,发展成二十几年不发表一张画,这又使人惊奇”方增先如此说。这比当年选择“衰年变法”准备“饿死京华”的白石翁还要决绝。如果说我老孙多年不识刘振夏这奇人,也就情有可原了。
几十年来,在思想解放、国门开放、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中国画艺术逐渐形成了多元、多样共存的格局,如传统型的、中西结合型的、现代前卫型的等等,其中更包含有种种不同的样式、风格。写实的水墨写意人物画似乎失去了几十年来独占鳌头的地位,从艺术多样化角度看,也是好事,但我们也注意到写意人物画近年来有后继乏人和缺少精品之虞。不可否认的是,写实风格的水墨写意人物画难度大、要求高:要求画家基本功扎实,造型能力强,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运用简练的笔墨,达到以形写神和生动传神的要求,更进一步还要有笔情墨趣,达到审美的愉悦。可以说水墨写意人物画家达到成熟阶段要较长过程而且作品的成功率显然较低。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急功近利和浮躁心态弥漫,不少出道不久的青年宁可用半年时间“磨”一张照片式的工笔画,以求速成。因此近年来大型画展上,水墨人物画的数量比例乃至水准都有所降低,使人难免忧虑。当此之际,令人意外的是,刘振夏“沉潜”20多年后,在画坛精彩现身,博得盛大赞扬,更引起人们深入的思考。
刘振夏水墨写意人物画的成就,不但标示了他在这一领域的杰出地位,更具意义的是有力地证明了水墨写意人物画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尽的艺术魅力。追本溯源,我国人物画的历史有几千年,形成写意传神的独特传统,和西方写实人物画传统有巨大差别。概括讲,西方早期拉丁绘画和雕塑,以神话为主题,通过真实的表现达到感官享受精神愉悦的目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在执着宣扬宗教内容,在宗教和世俗的题材里,倡导人性和人的基本价值,以真实感人而并不避讳人性的欲望的感性表达,数百年里形成了成熟和完美的传统。西方的这种写实的艺术,作用于视觉感官,更易于为大众所接受。我国人物画唐宋时期达到高潮,自文人画兴起,人物画从严格意义上讲便开始衰落下来。20世纪以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追求革新的知识分子,正是受到这种西方绘画的感染和激动,提出改造中国画的口号,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探索、实践,在建立现代新人物画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徐悲鸿之后的几代画家,正是在继承、认识和尊重民族人物画传统的写意精神与笔墨特色的同时,认真努力地汲取西方写实技法的优长,终于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水墨写意人物画传统及教学体系,从徐悲鸿、蒋兆和、吕凤子、叶浅予、黄胄、周思聪直到当代方增先、刘文西等人物画诸家,熙熙雍雍,蔚为大观。从中可见中华文化海纳百川不择细流的博大胸襟气度。
刘振夏的水墨写意人物画的可贵价值在于,以其独特的目光观察和觅取现实世界里平凡的人群中具有个性的生动而典型的形象,以非凡的视觉再现力和娴熟的笔墨技巧,再现和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富有真实感和深刻内心体验的人物形象,而且形象各不雷同,绝无某些画家多少难免的形象概念化、类型化的积习。在刘振夏描绘、塑造的人物群像里,许多饱经沧桑、历经风雨的平凡老人,坚忍平易、淡然乐观的表情,令人动容,他笔下的《渔婆》和《祈福》的藏族老人形象,善良、慈祥而乐观,在印度,他的目光留在街头的芸芸众生上,《修行者和神牛》、《老人和骆驼》、《街头蛇舞》等,都有一副为生活镌刻满布皱纹的面孔和炯炯目光,似乎看透了人间事。刘振夏笔下的农村少女,形象健康而美丽,眼神明净而单纯,同样引人入胜。20年来,刘振夏在美术教学和社会工作外,刻意追求且获得重大收获的是肖像艺术,他为此付出的艰苦努力也是最多的,他的赤诚得到回报:他的人物画独树一帜。他不仅在特定个人肖像画作品中做到传神肖似、特征鲜明、表情丰富,更在作品中以简练的笔墨,抓住特征,突出性格,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做到绘画中难以达到的深刻性,不求表面光鲜漂亮,只求朴素简洁,恰如其分。使其人物作品肖像画的倾向十分明显。美术家们都知道肖像画是人物画系统里难度较大的,中西方绘画无不如此,因为画得肖似固然不易,而进一步画出精神、画出性格、揭示内心世界、作深度的探索就不仅要求高度技巧,而且要有执着的精神追求了。我们看伦勃朗晚年的自画像,那样的苍凉和深刻的人性流露,绝非人人可以达到。同样,徐悲鸿的肖像画《李印泉像》、《泰戈尔》,吴作人先生的《齐白石像》,也是我国肖像画经典之作。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探索,水墨艺术的造型表现力已经成熟,而且其简洁传神、笔墨意趣盎然的境界,那一种超然高扬的丰神,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内涵,的确给了我们自立世界艺术之林的坚定信心。刘振夏在肖像画方面造诣很深,杰作很多,其中《篆刻家张寒月先生像》堪称代表,画面上人物呼之欲出,浓眉阔目,抿起的嘴唇微有笑意,表情生动,一位胸襟豁达、性格爽朗的艺术家的形象塑造,的确是超越了人物写生的层次,进而达到形神兼备、个性鲜明、笔墨高超的境界。
研究刘振夏的成功经验,观赏他的作品,读他的自传了解他的身世和艰难前进的心路历程,我的第一个感触就是坚信“生活是艺术的泉源”,而刘振夏的成功根源即在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现代艺术的理念虽然五花八门,甚嚣尘上,但大多是过眼云烟,终归沉寂。只有深深植根于生活的为人民理解接受并产生思想情感交融和共鸣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而不被历史忘记。刘振夏之所以取得成功,除过人的绘画天才之外,就是他对生活的痴心和真诚的投入,这是他从未动摇的信念,为了作画为了寻求理想的形象,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能阻挡。许多画家都经历过投身艺术带来的兴奋和生命体验,那时候贫穷、饥饿和苦闷都会忘掉。而刘振夏更能够在20多年的时间里,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繁华所动,不应酬,不卖画,一直投身在艺术里,追求心目中的更高、更好、更完美。就当下美术创作的现象看,写实的绘画作品虽然占据主流,但深刻感人的经典之作不多,有些作品形象苍白无力,既无思想又无意趣,就像近年来画展上出现的某些“超写实”之作,虽然作者着力不少,但不敢恭维。脱离生活,缺乏生命力是艺术的大忌。对比之下,刘振夏的人物画,以其充满个性魅力的面貌,有力地证明了充满生命活力的、具有高度技巧而生动传神的中国现代写意人物画,不但在美术史上站得住而且是可以走向世界,为各种不同文化的观众所理解、接受并欣赏的。
当下人们纷纷感慨画界浮躁之气弥漫,不利于好作品出现,更影响青年画家的成长,这是当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大量资金注入书画市场,既带来兴盛繁荣景象更由于拜金思潮而难免其负面影响。当此之际,我们确实需要引导青年们建立正确的艺术观、价值观。刘振夏对待生活和艺术的虔诚态度为我们树立了好榜样。尽管他树立的标准很高,乃至颇有些曲高和寡之感,但我们仍要学习他。早在20多年前,刘振夏就感到当时社会上难以抵挡的“索画”“应酬”之风,令他不堪其扰,因为他每张画都灌注了心血,而随便涂抹应酬又绝非所愿,所以他宁可选择“沉潜”和“退隐”。这让我想到宾虹老人对于“应酬”作画的反感态度,他说过“画学要少应酬,多练习为要诀”,老人家认为应酬多了,容易染上“江湖”或“市井”习气而终身受累。李可染先生教导我们,绘画是“寂寞之道”,他老人家就是典范。今天的社会更非昔比,不但“应酬”更多,更有“市场”、“金钱”、“权力”在强力地影响画家们的方向,假如这样的拜金浮躁问题任其恶性发展下去,终将不可收拾,那才是真正的“危机”到了。刘振夏自20多年前,决心埋头艺术,沉潜下来,不但很有预见而且远离名利是非场,持之以恒从未动摇。那是要有大决心、大定力的,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他刘振夏做到了,古人说“人至无求品自高”,又说“无欲则刚”,了解刘振夏的人会说:他做到了。
我相信,在不止我一个人的心目中,刘振夏的艺术和他的人生传奇,是一个大题目,一本大书,大家深入细致地研究吧。
2011年6月于京华道不孤斋
注:“寂寞修正果——刘振夏水墨人物画展”已于今年8月21日至29日在中国美术馆1、8、9号厅成功举办。
孙克(著名评论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原秘书长)
- 上一篇:中国国家画院赴美举办“写意中国”美术展
- 下一篇:浙江将举办油画写生大展
猜你喜欢
- 2015-03-16 超凡脱俗妙趣横生:略说王家训人物画
- 2015-03-16 于明人物画作品全国巡回展北京首站开幕
- 2015-03-15 甘学军:收藏最重的意义在于传承文化
- 2015-03-11 李可染稀缺珍贵人物画作品将现荣宝秋拍
- 2015-03-11 李可染珍贵人物画现身荣宝秋拍
- 2015-02-03 王家训中国人物画的探索创新之路
- 2014-08-04 当代人物画玩起了八股文
- 2014-07-28 隶变的历史意义
- 2014-07-25 美华人博物馆扩募款范围:呼吁了解捐献意义
- 2014-07-15 笔墨无形谈王树忠的水墨人物画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