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张改琴:书法这不是长跑,缺0.001秒就成为第二

兰亭书童 2014-04-17 书坛快报 评论

 

张改琴:书法这不是长跑,缺0.001秒就成为第二

  “巴山夜雨”展览评审现场采访中国书协副主席、甘肃省书协主席张改琴    

    欧阳媛:这次展览与其他展览不同之处在哪里?您对本次展览的真实感想是什么?

    张改琴:我感觉这次展览分得很细,书法分为中青组和老年组,因为老年人对书法的认识和中青年是不同的,还把篆刻提出来作为主要一一个项目,更人性化、专业化,是展览比较特别的地方。       目前是终评的阶段,看到的作品都很不错,不过也要看和谁比,要和兰亭奖这一类的国展来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就展览的性质来说,国展是国家对整个书法界的水平的审视,而咱们这个展览主要针对的是报社的读者群,更靠近群众和书法爱好者。国展注重专业性、群众性;本次展览注重群众性、专业性,哪个在前面,就更注重哪一个。     这次展览书体比较全,真草隶篆行都有,风格的传承也比较全,二王的作品占的分量比较大,写颜真卿、何绍基、米、蔡、苏、黄的都有,魏碑、隶书也有,厚重和清灵,都有体现。       欧阳媛:每次展览征稿数量比较多,就几个评委,几天时间,是怎么评出获奖、入展作品的?评委有没有一件一件认真地看呢?     张改琴:评委真的认真地在看,我们是一幅一幅认认真真地在看,甚至是反复地看,你看我的评分表上,都有不同的记号,打勾是入选的,圆点的待定,如果前面都选进去了后面有好作品却没有票了,这对后面的作者不公平,这毕竟是个竞争,是个有限制的竞争,所以要反反复复地看。表格上打个记号的,是可上可不上的作品,只有把全部作品看完一遍,反复比较才能决定。我明白,暂且不说入不入选,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评委认真地看一眼,看了才踏实,连看都没看,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每一件作品至少看一遍,是对作者的尊重。评选是需要认认真真看一遍是能达到的。        欧阳媛好的。我们从很多艺术比赛来看:好作品就入选,不好的就淘汰,如果一开始就规定了获奖和入展的件数,也许评到最后有不少好作品挤不上,或者不好的作品拿来凑数。现在的书法展览都是规定了获奖和入展的件数,您认为有必要吗?      张改琴:有必要。没有限制就没法做,有限制就有标准,在这个标准下选择够这个条件的作品,如果没有限制更难做、标准更难定。好多作者在这个圈子一辈子了,我们当年其实也这样,心里想着怎么做,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比如咱们这个展览选一百幅,有一部分不见得不好,但落选了。有的人曾经问我,到底学王羲之的好,还是颜真卿的好,还是欧体好,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应该是他的最好了,但是从传承的角度,他写二王,我写颜体,是谁的好?我们不是从传承的方向上选,而是自己继承下的东西的程度。而你写二王,他为什么写颜,这都是一种取向。古人流传下来的都是好东西,选择什么是自己爱好的问题。比如同一批布料,你喜欢黑色,我喜欢红色,这就是喜好的偏差,所以中国书协的评委要求评委要全面,不能以自己的喜好来定作品的名额。但是肯定很公平的,书法这不是长跑,缺0.001秒就成为第二,这个没有那么严格的标准去衡量,所以一部分同等水平的作品会被淘汰,这个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咱们在传承中国书法的大的取向下,还是要有个平和的心态,我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能传承到什么成都就努力传承,我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发展到什么程度,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这次没有上,下次一定会上。不要因为结果扰乱自己的信心。        欧阳媛:有一位作者有这样的疑惑:国展隶书到底怎样才能入展、获奖?靠古人近了他们说您没有自己的语言,靠今人近了,他又说你跟时风,尺度难把握。您怎么看?      张改琴:他们说的都是心里话,在学习的某一时段可能有些迷茫。比如他说的捺脚比较大,而实际上学书法不可能只学一本,那怎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家的,但是把几个帖拿到一块写也不行,这些经典帖学流传至今肯定是有相当的高度和艺术价值的,而且各自的特点很鲜明,比如张迁碑和礼器碑就很不相同,不是一生写一个帖就是传承历史,这个作者就是在博学的方面做得不够,博和宽的方面、取与舍的方面做的不够。学到一定程度,就是综合各方面的特点,或者舍去最鲜明的特点,最后形成自己的面目。        欧阳媛:国展中为啥要弱化隶书的燕尾呢?比如礼器碑你写的捺脚大了,燕尾粗壮了,大部分评委不认可。可是礼器碑他就是捺脚大,燕尾粗壮。      张改琴:有的人写的隶书里面的波磔不那么大,那是这些作者经过了取舍最后形成的样子。如果他愿意留波磔也可以的。咱们当代有几位的大家写隶书,对燕尾的处理比较放,舍去了“很尖”的燕尾,但是能不能把燕尾写得让大家觉得很好呢,也可以。不过燕尾有的很拙,有的很尖,比较难掌握。        欧阳媛:去年国展要求不提倡过度拼接。可是入展作品依旧拼接过度。今年的展览要求不提倡拼接,是怎样落实在展览中的?      张改琴:书法重实质、重书写。拼接得再好,写得不好,那是不行的。我对待拼接的态度是:不主张、不提倡,但也不反对,任其自然。评审书法作品不能以装饰为取向,也不能把拼接作为打击的对象,如果拼接得很好看,起了装饰的作用,也是不错的。如果不允许拼接,全部都是白纸黑字,那也不太丰富。咱们张海主席说过,女人化妆,就是为了更美。现在甚至都为了美丽去整容。说整容,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不认可,但是这也是时代所趋了。现在的书法就是为了欣赏,如果写得好,拼接得很艺术,那也很不错,如果写得不好,拼接得再好同样会被拉下来。我认为,从审美的趋向来看,拼接也无须打击。        欧阳媛:作品中错别字、漏字等情况,在评审中有多大影响?      张改琴:那肯定不行了。这次展览里面,有一幅写楚简的作品,有个别字能不能那样写,我们评委集体讨论。而那种字特别多的作品,可能在入选的时候不会看得太仔细,但是在获奖的时候就会比较严格了。有时候产生了29名,有可能就是有作品因为错别字或者漏字被拉下了。最后评获奖作品,如果作品中有错别字,甚至连入选都不可以。


 

Tags:这不是   长跑   书法   张改琴   0001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