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全媒体时代,书法反而更重要

兰亭书童 2014-05-21 书坛快报 评论

全媒体时代书法更重要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为便捷。北京的书法展刚开始几分钟,永川和固始的书法爱好者就能看到照片,这会不会导致书法地域风格的消失,造成全国书法风格趋同?

当前,电子黑板等新显示技术在校园应用,有的老师甚至不再手书,会不会阻碍传统文化的传承?

两地书法家普遍对上述情况表示了担忧。

一位本地书法家表示,从当天展出的作品来看,固始书法家的作品和全国接轨,永川书法家的作品地域特色鲜明。

著名书法家傅晏风表示,并不太担心地域风格会从此消失。

他引用了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话:“风格就是人,就是人本身”。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写的作品有独特的风格。世界上不会有同样的两个人,因此就不会有同样的艺术作品。

区政协副主席钟代华表示,国人应该对书法家们心存敬畏,书法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作用很大。他提出,在全媒体时代,书法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

“最近很多政协委员都在呼吁,现在教学中都用电脑投影,老师不板书了,孩子的记忆出现衰退。板书中的一笔一划,实际上在引领孩子的思考。”钟代华说,传统文化的流失让人担忧,现在几千本书可以集成在一个小芯片里,我们可以和世界任何地方对话,但那只是表面的。“我们的根在消失,书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傅晏风赞展览水平高

年过八旬的著名书法家傅晏风“抢”着发言,在对书法的现状做了简单评述之后,表示正在撰写一篇文章,反驳网络上一篇关于书法的谬论。激动之处,他甚至敲起了桌子。

“(这次)展览的水平,我个人认为可以算是国家级别的。”作为书法名家,傅晏风谈起自己看过展览后的感受。他表示,河南书法家的作品很吸引人,展览的作品书体不同,风格各异。

话锋一转,傅晏风说起一个青年书法家最近给他看的一篇文章。该文发表于2003年一家网站,傅晏风自称是“电脑盲”,也是刚刚看到。

“荒唐,可笑,浅薄。”傅晏风说,本来因为年纪原因,自己已不再写文章,但因此文他决定重新拿起笔为中国书法发声。

傅晏风说:“先不论作者观点正确与否,就其写文水平而言就非常浅薄。作者全盘否定书法,不仅是一般的否定,而是深恶痛绝。”


文中称,中国书法“形式取代了内容,书法取代了思想”。傅晏风说:“莫名其妙,什么内容可以被形式取代,什么形式可以取代内容?”

傅晏风引用了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一句话:“任何内容都在一定的时空中,要表现出一定的形式。这是必不可分的。”他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是人造出来的,哪怕一盘菜,一双筷子,都有一定的思想附着其上,“筷子的长短,大小,方圆,都是思想考虑之后的产品 。”

傅晏风甚至认为,本次书法展也可以看作是给该文作者的一个“教训”。

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记者 张梁

 

Tags:更重要   书法   媒体   时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