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林鸣岗评黄永玉出恭图:一堆粪便值500万港元

兰亭书童 2014-07-03 书坛快报 评论

  壹 一堆“粪便”值500万港元?

  如今的观众看艺术品已经到了麻木不仁的状态,人们往往不去深究作品的优和劣、好与怀,只会留意价位和知名度,无论多恶的画、多丑的作品,只要价位极高,马上就围上来一群人。当然,大多数人都是一些失语的观望者,即使是一些火眼金睛的智者,往往也三缄其口,宁愿做沉默的羔羊。

  一个世纪以来,艺术品只是数字的游戏,我们看到的是99%的垃圾品和1%的艺术品。虽然他们用尽了所有的名词和形容词,文化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唯独把“美学”这两个字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仅仅从当代的一些美术馆和策展人的所作所为,的确会感到深深的失望和悲哀。一小撮所谓精英们的操作和把玩,就决定了时代的、最新的、最好的东西。只有他们才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弄潮人,不管这些潮流是多么荒唐。

  2012年,香港政府花重金1.8亿收藏了瑞士人西格·鸟利一批艺术作品,其中的垃圾触目惊心:12幅完全性器官祼露的女性臀部的照片、男人手淫的高度写实雕塑、6幅吃死婴孩的照片……还有最近香港西九的露天大展,一堆“粪便”的“复杂物堆”(Complex Pile)、美国艺术家麦卡锡Paul McCarthy的作品)的充气作品:十分庞大的充气塑料制品,几十米高,几十米宽。这个充气的“复杂物堆”原型来自一个人排泄物的放大。这到底传递了什么样的“观念”?什么样格调的信息?无人能解读清楚。但是,世上总是有些如同蚊子嗜血、苍蝇逐臭的人物,反正花的是纳税人的金钱。为此一件“艺术品”,花费了500万港元!而另一个艺术家也不甘示弱,做了巨大的一只蟑螂和半个朝天崛起的人类屁股大腿。

  贰 当代艺术患上了无“美”之病

  我们要求一件艺术品要具有“美感”,这是起码的要求。因为只要在审美的过程中,我们才会领略艺术家的才华和情感。好的艺术品从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而且极其珍贵、难求。首先我们要学会鉴赏一件艺术品,观者自己的内心要“平静’,还需要一对智慧的眼睛。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内心感觉没有理由要接受一些所谓“时髦艺术品”的强奸和侵犯。

  “美感的形式”正是引领我们进入艺术领域的花园,而不是把我们领进地狱的深渊泥沼之中。凡是人,对“美”都有一种天生的迷恋情结。比如对大自然“美”的赞叹,比如对父母、亲情的依恋,比如对爱情的苦苦追求,这都是千古不变、永恒不息的情怀和题材。这种情怀往往就发展成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是它们带给了人类欢乐和希望,常常又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孤独的、混浊的生命道路。德国的大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学书简的第一封信中就非常明确地提到“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是人类最基本的嗜好”。

  遗憾,100多年来人类对美的认知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美学受到非常彻底的颠覆。当代艺术界更是以丑为美,以丑为荣。在许多画廊和美术馆的展览作品中,“美和美感的事物”已经荡然无存。美的概念已经被一个又一个的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们赶出庭院和家门,剩下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以思想碎片组装而成的破烂物,艺术家们都成了思想家和哲学家、社会学家和革命者了。艺术被金钱奴役,艺术被政治绑架。艺术家没有基本的手艺,却要充当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理论家、革命者、思想家的角色。这种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本来就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如今却越演越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当代艺术就是当代病。”他也以很长的文章批评了当代艺术的荒诞和诡异。

Tags:出恭   粪便   港元   林鸣   黄永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