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收藏 > 收藏资讯 / 正文

民企从银行贷不到钱 地下钱庄却屡禁不绝 委员:引导设立民营银行破解“融资贵”

兰亭书童 2015-03-13 收藏资讯 评论
■本报特派记者 张骏

  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阻碍到万众创业创新。周桐宇委员认为,破解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两难”,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据介绍,目前民营企业实际的融资成本一般在20%以上,有的甚至更多。在银行层层拉高融资门槛的背景下,一些民营企业不得不向民间资本市场高息融资。有专家称,超过90%的民营企业无法在银行融资。
  周桐宇认为,造成民营企业“融资贵”有企业自身原因,也有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用评级体系不健全、担保机构费用较高、信贷管理体制无法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
  “国家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年半以来,民营银行仅批筹五家,开业一家,新增的民间资本控股的民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才有160多家,比不上几家大中型金融机构一年新增的机构网点。”全国政协经济委在提案中说,渴望融资的数千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多面向民间,以致各类炒股的基金、资产管理、过桥贷款、委托贷款、违规理财等影子银行业务活跃,地下钱庄和民间高利贷盛行,非法集资屡禁不绝。从而形成民间有大量资金闲置要找出路,而社会上又有大量小微企业和创业民众找不到低成本资金这样一种尴尬局面。
  全国政协经济委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快出台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扩大试点范围并尽快总结试点经验后普遍推广。“要降低民营银行设立的门槛,不能让民营银行还未出生就要先设计好死。”
  周桐宇委员建议,还要尽快出台和实行新的相关法规制度。包括实行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如通过信用等级评定,将民营企业按照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制度,将失信和不守信用企业在媒体中曝光,使企业不敢失信;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通过制度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正确引导民间金融服务行为向规范化、合法化方向发展,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 (本报北京3月11日专电)

Tags:屡禁不绝   银行   钱庄   民营   民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