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尺牍品赏

shxw 2007-11-20 书法入门 评论


郑孝胥尺牍(选自唐吟方编著《近现代名人尺牍》)

    郑孝胥 (1860~1938年),近代诗人,书法家。字苏戡,一字太夷,号海藏。福建闽侯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曾任清政府驻日本总领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京汉铁路南段总办、广西边务督办、湖南布政使。清亡后,以遗老自居,先有楼在上海,题海藏楼,寓居于此,常与遗老辈相唱和。1931年从溥仪潜行出关,次年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兼文教部总长。著有《海藏楼诗集》13卷。
  
  古人论书,常将书品与人品并重,俗语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传统文人看来,失去自己气节的人是人品中的下下品,如此之人即使书艺超群,在书法史上也多为后人诟病。郑孝胥早年锐意改革,尽忠职守,然而晚年出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立身既坏,人共弃之。”

    书品从某方面讲包括书写技艺与学识修养。如果用书品去推测人品,恐怕会难倒不少人。不过,书法作品中倒是处处闪耀着性格的光芒。郑孝胥22岁考中举人,学识渊博,工诗善文,其书早年习馆阁体,后于苏东坡、黄山谷处得益甚多,又融入《郑文公》、《瘗鹤铭》笔意,其书大字沉厚郁勃,小字舒展丰韵。

    清末民初,碑学大兴,当时书家鲜有不受其影响者,郑孝胥自不例外。此手札中宫紧收,借黄山谷之放射式长笔结字,转折处参以北碑之爽劲,笔画竖粗横细、对比强烈而又和谐自然。没有几十年之功,要把这么多要素融会为一纸,是决不可能的。(樊利杰)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