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出师颂》为汉史孝山所撰的四言诗歌,正文48句,共192字,晋索靖书。
故宫博物院于2003年7月以2200万元从嘉德公司予以收购,从而使《出师颂》在离开故宫散落民间80年后得以重返宫中。这件《出师颂》是目前存世极少的我国早期章草墨迹中的珍品之一。
《出师颂》字体为章草,字字独立,横向取势,末笔仍具隶书的波磔,其字势追求在运动中取得平衡。
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学习书法也绕不过这一关。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手段。想学草书者从《出师颂》入手,定是一条捷径。怎样临习《出师颂》呢?我认为要在精读原帖、分析点画,研究结字、章法、用墨以及整体把握、分段临习
等方面狠下功夫。下面就这几点谈一些粗略的体会:
一、精读原帖
章草作为草书的一种,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隶书的草化,不同于今草,因今草是今楷的草化。
临帖时,首先要读帖。读帖有两个方面:一是认字,了解章草的构字方法;二是识势,看清楚点画的形态和笔画之间的承接关系。争取把字形熟记在心。
二、分析点画
点画是汉字的构成要素,临帖开始要从点画入手。要细察缓临,找出它的点画特征。
比如《出师颂》的捺画脱胎于隶书,没有隶书基础者,在临习前应补一补隶书的学习。索靖所处年代,楷书已经成熟,他的较多笔画也受其影响,临习者可参照钟繇和二王的小楷,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研究结字
《出师颂》的结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左松右紧。如:“出”、“颂”、“汉”、“曜”等字;二是上开下合。如:“降”、“汉”等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善于造险以破结体的呆板,如“障”字左部以很重的竖画向左边倾斜,而右边有较多的笔画,则写的较细,且向右倾斜,以求平衡;三是呼应求得平衡。如“山”字,左边的竖较粗,右边则用一很粗的撇呼应,“作”字左边一较粗的竖钩,右下则用一重钩,“纪”字,左边部分写得很重,右边的“己”部分则以一重钩与之呼应。
《出师颂》虽然字字独立,但大量的单字是连笔的,它不同于隶书字的笔断意连。
四、研究章法
《出师颂》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形式。书写者通过笔画的粗细、字形的大小,调整空间布白、每个字的中轴线的方向一直处在变化之中,从而改变了以往章草的书写是将字一个个摆开,大小仿佛,字距均匀,行间清晰,布列齐整的单调布局。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正文第2行的“素灵”二字均向右倾,而“夜”字左边一长挑便将前面造成的险势挽救过来。索靖如此处理章法,已为今草、狂草的章法奠定了基础。
五、研究用墨
从整副字看,索靖并非是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的。因此,我们临习时也应该注意墨色的变化,以便能写出墨色的节奏来。有时笔枯了还要往下写,这需要较强的控笔能力。在充分利用提、按等用笔方法的前提下,有时还需要捻动笔管,这样便使墨色不至于太单调。
六、 整体把握、分段临写
在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地采用整体把握、分段临写的方法来临习了。《出师颂》正文共48句,临习时我采用每天集中临写2至4句,并且还将前面已经临过的部分再临一次,益于巩固。大约用了一日的时间,我将《出师颂》就通篇临写了数遍。
索靖是怀着崇敬的心态来书写《出师颂》的,所以用笔劲健、沉稳。因此,我们在临习时要拒绝浮躁,如果能在临习前听一首古典乐曲,调整一下自己的心绪,如此精神放松,更有助于临习。
- 上一篇:坚实肥厚的典范——《大盂鼎》的艺术特色
- 下一篇:怀素《自叙帖》临创示范
猜你喜欢
- 2013-11-08 国宝级高古法书《出师颂》与跋文首次在国博合璧展出
- 2013-11-01 如何临习好《宣示表》
- 2013-11-01 如何临习好《张黑女墓志》
- 2013-11-01 如何临习好《张迁碑》
- 2013-11-01 如何临习好王献之《地黄汤帖》
- 2013-11-01 如何临习好《韭花帖》
- 2013-11-01 如何临习好张瑞图《七绝诗轴》
- 2013-11-01 如何临习好《出师颂》
- 2013-11-01 如何临习好《平复帖》
- 2013-11-01 如何临习好智永《千字文》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