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五凤刻石》
《五凤刻石》也称“鲁孝王刻石”。汉宣帝五凤2年(公元前56年)刻,金明昌2年(1191年)重修曲阜孔庙时出土。隶书。石高1尺5寸,广2尺3寸。3行,共13字。今存曲阜孔庙。北京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皆藏有明拓本、翻刻本。
《五凤刻石》为汉隶杰作,字虽不多,但写得天任放纵,萧散洒落,具有一种天真质朴之趣。无论用笔、情致还是意趣,无不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美感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子游残碑》
《子游残碑》也称《贤良方正等字残石》。东汉元初2年(115年)6月刻。隶书。12行,每行8字。存“贤良方正”等9字。断为上、下两段。上段民国2年(1913年)在河南安阳出土。后归姚贵昉,又归天津王竹林。今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下段清嘉庆3年(1798年)安阳令赵希璜得于安阳丰乐镇西门豹祠内。今在河南安阳市文化馆。隶书。11行,每行6~9个字不等。存“允学子游”等79个字。有民国5年(1916年)安阳翻刻本。《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收入。
《子游残碑》用笔圆浑自如,转折趯钩皆有定格,体势古拙厚重,意态严整而险峻,笔力雄健而力沉,体现出石刻雄强古丽之风。
《莱子候刻石》
《莱子候刻石》又称《莱子候封田刻石》、《天凤刻石》、《莱子候赡族戒石》等。新莽天凤3年(16年)2月刻。石原在山东邹县卧虎山下,清乾隆57年(1785年)为王仲磊最早发现。嘉庆22年(1817年)移至邹县孟庙。现仍存邹县孟庙。隶书,石高1尺5寸3分,广2尺2寸7分。7行,每行5字,共35个字。右侧刻颜逢甲等题记3行。有翻刻本。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第9辑收入。
《莱子候刻石》亦属汉隶中最为高古之名作。所书气势开张,古拙奇丽,结字中宫舒展,字体偏扁,书刻时老辣劲健,天任自如,气魄恢弘,气足神完。其布白更是匀中有变,既松而不散,又饱含严谨,形成浑然天成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