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自出胸臆见磅礴大千一脉传灯人(组图)

兰亭书童 2014-02-03 软笔书论 评论

  于书画界,称之为知己的挚友并不很多,然辽东画院院长聂振文先生则是我由衷相敬、亲如手足的异姓兄弟,如此友谊缘于,一是性情相合:半年前扬州初遇即似有一见如故,神交已久之感;南京邂逅挚手情适,无话不谈;月前参加我在北京的朝圣景行画展,其间共感共悟,兴犹难尽。三次见面真可谓三生有幸。二是画风相近:振文的画作中洋溢着我着意探究的文人逸气。其佳构迁想妙得、书画相彰正属吾之最赏,且振文睹吾丹青亦有同感,相映互敬自然成趣。

点击浏览下一页

  聂振文先生字轶风,号云鹤山人、天沐堂主人。祖籍山东蓬莱,1966年生辽宁省丹东市;学书法,是著名书法家史成俊先生、郭子绪先生入室弟子;学国画,振文则转学多师,最终成为张大千的关门弟子孙家勤先生之爱徒。秉承大千泼墨泼彩精髓,并将其山水画创作融入道禅文化意境,逐渐形成山水语言图式与文化自觉的统一。

  “要善学善变”,聂振文对国画的诠释竟与张大千暗合。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近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振文入室大风堂后领悟其变,“雄奇秀拔,不必仿某家、法某派、自写胸臆见磅礴之气耳。”振文的泼彩山水所呈现的那种意绪是一种“放怀天地,极目古今”的激情渲染,绝不是对张大千画风的模式仿效,恰是他对这种泼彩山水的精神独特感悟。在山水形貌的表现上,则力图融入家乡情结,那是振文生于斯、长于斯、心系于斯的辽东山水的壮美宏阔美景,进而让观者欣赏到画家依托地域文化背景所渲染的艺术风采。

  振文画风的转型,是建立在此前山水、花鸟以及书法创作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自觉的求变,这种变既有师承的机缘,也有艺术境界的攀升。在创作上,以对优秀传统的传承为坚实基础,着力个性张扬;以吸收西方的抽象表现方式,让墨与色彩自动流淌参合,在画眼位置添加人物或树木、房屋等,追求一种似真似幻的意境,体现人文精神。尽精微,致广大,这是对师祖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的继承与发展。振文深知只有创造才有资格在艺术史上占一定位置,画史亦不会留有重复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而回避自己所处时代的人,即使动力、火候再深,如果没有自己的绘画语言,没有表现出自身乃至时代的风貌,便无法表现艺术的源本真性,无法涉及艺术家的主体精神怡然体语万物与我为一。

  振文先生近日赴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由文化部等单位举办的“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名家”颁奖大会,接着将来扬到八怪纪念馆举办个人画展,届时扬州画界朋友们将可以欣赏到他的大山水、大情怀、大境界。

  方明/文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

Tags:胸臆   组图   大千   磅礴   一脉传灯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