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论
-
线条之美:中国书法线条语言的审美解读
摘要:中国书法以线条作为艺术语言,通过线条的运动、组合与变化,展示其独特的个性和审美意蕴。中国书法的线条具有多方面的审美特性: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相比,书法线条无论其外在形态还是所呈现的形象 ......
2014-07-3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9 ℃ 0 -
关于书法产生和发展中的几点哲学思考
关于书法产生和发展中的几点哲学思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讲究文字书写和有杰出艺术成就的国家。中国书法最能表现东方文明的独特性和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一部中国书法史也是一 ......
2014-07-3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5 ℃ 0 -
对书法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的思考
白砥,一九六五年生,浙江绍兴人,本名赵爱民。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一九九七年被评为全国书法十杰,一九九九年 ......
2014-07-31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9 ℃ 0 -
隶书的历史评价
隶书的出现是代表了一次承上启下的作用,隶书的出现则是今文字的开端,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上承秦篆书,下启魏晋楷书的先河。无声的支援了两个时代,成为其中的重要过渡。
2014-07-28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432 ℃ 0
隶书分为有秦隶 ...... -
张雨的书法特色
张雨其书初学赵孟頫,入松雪之室。赵指导他学李邕《云麾将军碑》,得上疏汉密字形,笔法遂趋猛峭劲利,所书《台仙阁记卷》可见其踪迹。他去掉了赵书的雍容、平和,添之以神骏、清遒,其《九锁山诗楷书卷》 ......
2014-07-28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3 ℃ 0 -
郑板桥的书画艺术
封建社会中,士大夫自以为清高、坚贞、虚心,往往在画图中、题画诗中表露其意,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多方面因素,这些士大夫对人生的挫折、社会的不公往往多采取远离生活,逃避现实,隐遁山林,寄情于自然丘 ......
2014-07-28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41 ℃ 0 -
隶变的历史意义
“隶变”发生的意义是深远的,也是多方面的。隶书的产生不仅揭开了汉字发展的新篇章,而且也使书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隶书在形体、线条形象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丰富了书法造型功能,促进了书法 ......
2014-07-28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4 ℃ 0 -
英国11岁神童开绘画展 画作估价40万英镑
威廉森绘制的图画。
2014-07-23 兰亭书童 习书随笔 29 ℃ 0
中新网7月21日电 据外媒报道,英国11岁男孩基伦·威廉森制作的40幅绘画被一家画廊估价为40万英镑。
来自英国诺福克的威廉森从5岁起就开始作画。他的最新作品将于本周末参加一个 ...... -
大篆与石鼓文
大篆,从汉代以来,一般人都认为是周宣王(公元前827年)时太史籀所造。如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班固注:“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许慎也说:“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古文或异者, ......
2014-07-23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13 ℃ 0 -
金文经典作品研究介绍
篆书作为汉字早期字体的总称,涵盖了自商至秦一千多年出现的各种字体。篆书处于汉字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汉字正处于不断演进的状态中。从载体材料看,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皿、玉、石、竹简、木牍和丝织品 ......
2014-07-23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130 ℃ 0 -
篆书用笔法则探究
篆书是汉族文字最早的书体,可以说是一切书法之祖。自原始社会有文字时起直到秦代,各个时代的书体虽然也有或大或小的不同,基本上都是篆书。除了最初期的文字遗迹“甲骨文”很显然是以刀契刻之外,以后的书 ......
2014-07-23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118 ℃ 0 -
章祖安:书法美领悟之模糊篇
章祖安(1937-),一名章秋农。陆维钊弟子。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博士生导师,有古籍研究专著《周易占筮学》、《章祖安书法集》及古语言文学、书论文章多篇行世。
2014-07-2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3 ℃ 0
一 模糊反精到
美国控制专家查德(L . A. ...... -
章祖安:书法美领悟之虚无篇
二 虚无益充实
2014-07-2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7 ℃ 0
中国书法艺术的渊源必须从中华民族对“虚无”的追求中去寻得。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
可知之之谓神。”这是孟子模糊地区分的从实到虚的几个发展阶段。 ...... -
章祖安:书法美领悟之虚象篇
三 虚象斯无限
2014-07-2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6 ℃ 0
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颜渊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孔子称颜回 ...... -
章祖安:书法美领悟之课无以责有
四 课无以责有
2014-07-22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9 ℃ 0
书法家为什么特别需要学问与修养?这是多年来一直在议论的问题。上面的论述,差可作答。盖书法为虚无之象,虚无境界由无限充实升华而成,而所谓修养,正谓不断地充实自己。必至一定火候,方能发展 ...... -
空洞的书法值得警惕
当艺术性的创作成为一种运动的时候,因着功利性,它就发生了变异。在任何时候,艺术脱离个体生命与传统结合的独特表达,都会变成一种影子艺术,一种重复性制作。当代的书法创作已经有了走向空洞的一些迹象, ......
2014-07-17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4 ℃ 0 -
书法背后有个大大的人
今人谈论书法,常以书论书,不及左右,我以为痼疾也。翻阅典籍,历数名家大师,我却常常更为书家之文化与文学修养所倾倒。且不说“苏、黄、米、蔡”之文学造诣,单以“书圣”王羲之来看,其思想与文化之博大 ......
2014-07-17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19 ℃ 0 -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
改革开放以来,书法由冷渐热,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断加温,于今已趋炙手可热之境地。当下书坛,热闹非凡:不仅学书者趋之若鹜,多如牛毛;号称“书家”者亦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各种书法展览更是目不暇接,层 ......
2014-07-17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22 ℃ 0 -
孙过庭《书谱》理论价值研究
孙过庭《书谱》局部
2014-07-17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05 ℃ 0
唐代是一个气势恢弘、繁荣昌盛的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漫长历史长河中的全盛时期。唐朝开放的文化氛围下孕育的书法艺术也是一片繁荣,唐朝书法史上可谓是大师名家辈出,也正因此,风会之 ...... -
黄庭坚对书法的品评标准:恶“俗”重“韵”
黄庭坚《花气薰人帖》 纸本 纵 30.7 公分 横 43.2 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14-07-15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83 ℃ 0
黄庭坚论书,深恶痛绝的就是一“俗”字。他曾自述其学书经历:“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 ...... -
浅析颜真卿楷书的艺术内涵
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 纵28.2厘米,横7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14-07-15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68 ℃ 0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书家,标志着中国书法发展的里程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作为唐楷艺术的开拓者和创造 ...... -
黄庭坚黄山谷书学观点浅析
黄庭坚的书法成就主要表现于其行书和草书中。我们分别就其行书和草书来探讨其艺术风格形成之渊源。
2014-07-15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47 ℃ 0
宋代近接盛唐,书家很难不受唐代书风影响。但宋代书家更注重内在精神情趣的诉求,因而和案头文牍 ...... -
白砥:对书法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的思考
对书法艺术美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是新时期书法美学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80年代初的书法美学大讨论中,一些学者曾就书法艺术是一种什么性质 的艺术及书法艺术何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等问题发表过 ......
2014-07-15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58 ℃ 0 -
书法欣赏的三个境界和怎样评价、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欣赏的三个境界
2014-07-09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35 ℃ 0
书法欣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一概而论,但书法欣赏仍有其基本规律可循,亦非“玄学”之术。笔者以为,欣赏书法是书法在人脑中“再创作”的过程,因此,必先“识形”, ...... -
郑晓华: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精神
一 引言
2014-07-09 兰亭书童 软笔书论 46 ℃ 0
书法艺术的发展,受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是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任何一种艺术一旦形成,它总有自己发展的规律。诗歌就经历了四言、五言、律诗、宋词长短句等几个阶段,形式要发展,内容也要不断拓 ......
- 搜索
-
- 10-17刘宪坤书法作品刘仕荣篆刻作品欣赏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11重庆奉节现三峡库区最老“造纸坊” [组图]
- 03-11全国人大代表杨娟娟:建议将新化安化茶马古道列入世遗申报
- 03-11内蒙古8世纪-10世纪古墓群为蒙古皇族葬俗起源提供考古实证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39617℃千字文九条幅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三)
- 30981℃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证道歌”等长卷精品选登
- 20930℃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2034℃三字经八条屏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四)
- 10591℃苏东坡四大楷书名碑
- 10507℃书法与乐趣
- 9164℃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8561℃冯俊生书法作品欣赏(来稿)
- 8446℃周景洛书法作品选登
- 8166℃福建书法家宋峻作品选登
- 04-10艺术如何不老
- 03-30推荐诗集《回眸》方成义 著
- 03-03三字经八条屏 福建陈良光书法作品选登(四)
- 08-18让书法架起一座桥——怀念著名书法艺术家王渊华先生
- 02-25书法家孙碧良入编《书坛英杰》专辑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05-21名家临古丛帖——《乙瑛碑》林散之临本(一)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10-22黄道周真书《嘉命辞卷》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