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人物 > 当代人物 / 正文

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人物系列之一 李铎

shxw 2007-09-10 当代人物 评论

 

李铎著述简目:

《怎样学习书法》60期连载
《李铎书前后出师表字帖》
《李铎<孙子兵法>新校字帖》
《李铎谈书法》
《李铎书<孙子兵法>碑拓全集》
《李铎、陈葆隶书画辑》
《笔伴戎马行》
《李铎书千字文》
《李铎和他的艺术》
《李铎诗词书法集》
《李铎书舞鹤赋》
《李铎书法作品精选》
《李铎题画》
《李铎序文·信札墨迹选》
《李铎师生》
《李铎和他的艺术续集》
《李铎题李志成画》
《李铎论书断语》

    得知李铎先生荣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我连忙打电话向他表示祝贺,并作了简短的电话采访。李老谦虚地说了三点:说兰亭奖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奖,感谢党和人民、感谢中国书协和文联给了他最高的荣誉;说自己做得不够,还要向能者学习,向贤者学习,向年轻人学习;说要继往开来,为书法事业多作贡献。

    其实,李老获终身成就奖是当之无愧的。一个月前,我专程去军博采访过李先生。他走过了70余年的学书之路。

    李老5岁开始描红,之后,不论是因为战乱辍学,还是学徒、当兵,都一直在坚持学习书法。他以“二序”(《兰亭序》、《圣教序》)起家,遍临二王、颜、柳、欧、赵,继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上追秦篆、汉隶和魏碑,旁涉郑板桥、何子贞、郭沫若,博采广集,并蓄兼收,以魏碑和汉隶的笔法去写帖,营构一种古拙沉雄、苍劲挺拔、雍容大度的阳刚书风。1976年,刚刚粉粹“四人帮”,李老就应荣宝斋之邀,用“郭体”书写了一张郭沫若作词的《水调歌头·大快人心事》挂历,发行几百万份;1977年,他与启功先生等人首次以书法的形式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节目。李老多次代表或率领国家文化部组织的文化团体出国进行文化交流。他的作品流传到东南亚及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他第二次完成总长220米的《孙子兵法》书写任务。其碑拓展出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江泽民主席、乔石委员长等亲临参观。李老不久前书录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李老在创作实践的同时,还注重理论研究。他新近出版的《李铎论书断语》,就是他几十年学书的体悟。有许多评论家撰文评论,认为此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学书者来说,有度人金针之用。除了书法,李老还画山水、花鸟,也治印。他的国画构图宏阔,而篆刻自汉印出,颇有新意。不特如此,李老的古体诗词也是一绝,启功先生曾经作过这样的评价:“既有韵味,又无失律。”他发表诗作300余首,出版了《李铎诗词书法集》。

    多年来,李老为百余家报刊题名。他擅长榜书,先后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泰山、黄鹤楼等数百处题写巨幅匾额。

    艺品与人品是相通的。李老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他每年坚持义务为企业、部队、厂矿等创作作品。曾经为湖南醴陵一中捐款100万元成立“李铎教育奖学助学基金”,为新阳中学捐款20万元,为非典、抗洪各捐款10万元,为醴陵青泥湾小学、市图书馆、卫生院各捐款10万元,为军博捐款8万元,为亚运会捐赠作品100件,为希望小学、残疾人事业捐赠作品1000余件……

    写到这里,我想起李老讲的一则趣事:那还是他在军博做秘书时,一天傍晚,大雪纷飞,军博保卫处的同志在外办案归来,见广场上有一个人影在不停地晃动,顿生警觉,逼近一看,原来是李铎以扫帚作笔在雪地上狂挥。他们觉得有趣,就把汽车灯打开,为李老拍照。《解放军画报》报道了这事,其他一些媒体也作了报道。从此,李老的名字渐渐传开。

    当时听了这个故事,看着李老结实的身体,我就感觉到他就是书法的化身,是书法中的一个点,是横、竖、撇、捺的浓缩,有着无限的张力……
时值新年之际,我们衷心祝李老艺术之树常青。

李铎,汉族,湖南省醴陵市人。1930年4月19日生,1949年9月入伍。现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文职一级,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中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协副主席,第四、五届中国书协顾问,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等,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