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网络化改变当代书法生态 应打造健康书法网络

兰亭书童 2010-12-06 书坛快报 评论

 

                                              网络化改变当代书法生态 应打造健康书法网络                                                     ■蔡大礼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书法与互联网的结合仿佛就在转瞬之间。书法类网站、论坛、博客遍地开花,这种奇迹般的快速成长,体现了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并通过网络快速传播的时代特色。根据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至31.8%。据不完全统计,书法类网站、专业论坛及个人网站已达600余家,博客、QQ群涉及书法篆刻相关主题的数量更大。 
    与其他媒介相比,书法进入网络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资源规模与社会影响。例如,中国书法网创建于2000年,之前不过是一个网络留言板,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大家不满足现有条件而进行了多次改版扩容,从小到大经历了从留言板、单一论坛到门户网站的发展路径;其他网站的发展大同小异。 
    网络这种资讯传播新手段与书法发展的快速融合,使这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了青春,也为书法艺术家和书法学习者、爱好者开辟了一个新的舞台,从而改变了当代书法的生存状态。当代书法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在网络的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书法网络化现象——改变与影响 

    第三次浪潮对书法业态的冲击无以避免——信息量急剧增长、传播更加快捷、资源极大丰富,使得传统书法那种书斋式的通过口碑、社交和印行书籍来实现的传递有所改变——资讯爆炸信息成几何级数地增长,一切与书法有关信息在互联网上从数量、质量、时间、地域和形态等方面的传播限制越来越少,信息传播高效、即时、动态、形式多样,这是以往任何传播手段都不能比拟的。此时,网络是一个资源汇集的宝库。许多书法网站除了自身建设成规模的书法篆刻资料库,还可以通过网络链接共享,互联网可提供的全球性信息资源,甚至有人夸张地说,现在是拿Google做学问,因为网络搜索引擎可以大量、方便、快速地进行资料的检索,网络丰富的资讯储备,极大地节约了人力与时间成本——在北京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纽约博物馆的馆藏,通过网络检索《四库全书》中的篇目、文句和甲骨文,下载自己心仪已久的碑帖范本,观看在遥远的异地开幕的展览,通过网络拜师学艺或参加培训……咫尺之间坐拥天下,拜网络之赐,我们才能共享如此丰富的信息资源。 
    网络开辟了一个即时、便利与开放的交流平台,增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书法网络的最大特点是人人参与,有来有往,是互动式的。这个平台可以展示,可以批评,可以发布信息,可以聊天讨论,还可以做交易……我们从交流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与他人共同分享自己掌握的信息,记录个人的创作或发表自己的观感意见,网络这个高开放度的虚拟空间,为每个人进行平等交流,发表真实意见,展开思想交锋与学术讨论,搭建了最好的舞台。由于书法网络的参与者没有身份、地位和与社会关系的种种制约,因而艺术思想更加活跃、民主,书法批评更加直接、敏锐和不留情面,书法网络对于诸多书坛热点问题与事件的批评往往发人所未发。此外,网络交流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凝聚了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网络打破了时空阻隔,也让书法网站成为一大批书法参与者、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不容忽视的新传媒诞生后,其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其原因之一,是网络发挥自身优势对书法新闻报道更加重视,书法方面的事件、展赛、评选、人物都是网络密切关注的对象,对网站而言也是不断更新内容,保持活跃度与人气的重要方法;之二,是书法组织、专业报刊积极介入网络,许多书法平面媒体纷纷开辟网络版,一些专业媒体人开始从事网站建设与网络新闻工作,原来平面媒体常用的图片报道、名家访谈、现场追踪、新闻调查等采访报道形式在网络上如鱼得水,加上网络信息传播快捷、高效,多媒体、互动性等特点,促使网络传媒发展迅速,风靡一时,书法网络作为新兴媒体的重要地位与社会影响力已经是不容忽视的。 

    书法网络发展的定位与利弊得失 

    2006年3月,“中国书法网络精英作品展”和网络与书法高峰论坛在浙江绍兴举办。网络精英们首次走出虚拟空间,指出“网络打破了思想和文化的壁垒,书法获得了没有人为限制的时空性和自由度”,充分肯定网络在推动书法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书法网络发展一定要克服浮躁风气,实事求是,“要有历史责任感,要在一个历史的时空中去评价人和作品”,不断壮大网络书法的队伍,把书法网络建设得更好、更完善。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书法网络对于当代书法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疏于管理带来的弊端和隐患也逐步浮出水面,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质疑——网络一向以自由度、开放性为其特色,信息、言论是匿名发表的,因此,虚假信息、道听途说、不负责任的言论大量存在。有些匿名言论以耸人听闻的标题来赚取点击率,时有不顾事实主观臆断的论调;也有人为设置的网络投票主题压制竞争对手;还有名实不符的商品营销信息,直接造成网友的经济损失。 
    网络的规则与网友的自律——由于网络特殊的“开放生态”,必要的管理与规则必须建立。无章可循的自由往往伤害到网络自身的健康发展。过去某些书法网站为吸引人气提高流量放任论坛管理,甚至主动发难、“制造”热点意在挑起网络论争,导致“语言暴力”泛滥成灾,使更多的网友对网络交流失去信心。 
    对于网络艺术品交易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网络商城的开辟是新生事物,初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经过几年探索,到2008年,网络书法市场逐步规范了入场、开店、交易、作者授权等相关规则,特别是各网站先后建立了提交真实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的网店“认证会员”制度,确保网上交易对象的真实可信与可追诉,从而控制了网络欺诈、不诚信现象的发生,推进网络书法艺术品市场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网络与书法结合是时代的必然,这种结合为传统的书法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更广泛的受众,创造了更新、更便捷的交流模式,可以说网络介入对书法生态改变与传播发展影响深远,书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书法发展的推助器。 
    尽管书法网络化的发展道路是不平坦的,网络的社会性与复杂性已经体现在书法网络新生态的培育过程中,利与弊两端都表现得很突出,矛盾与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作为书法网络管理者和广大书法家、爱好者,必须兴其利、除其弊,一方面学会在信息时代融入网络、驾驭网络,以网络传播弘扬书法艺术,以网络普及书法知识与技能,以网络带动书法创作与批评,以网络促进书法繁荣发展;要学会发掘与共享网络信息资源,让网络发挥更大的效益与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和了解书法网络生态的社会性、复杂性,学会分辨网络上的各种声音。而从书法网络建设与管理的角度看,既要维护书法网络的优良传统,尊重网络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又要积极治理好网络环境,把规范管理与疏导、引导相结合,有所为有所不为,书法网络的每个管理者与参与者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和谐平等、健康成长的书法网络新生态。    

Tags:书法   网络化   当代   生态   改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