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堂 > 书法入门 / 正文
《杜甫壮游诗卷》是明初宋克(1327~1387年)杂体草书的代表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明中叶书家商辂在卷后作了形象的评论,称其“鞭驾钟王,驱挺颜柳,莹净若洗,劲力若削,春蚓萦前,秋蛇绾后。远视之,势欲飞动,即其近,忽不知运笔之有神,而妙不可测也。”商辂此论,虽未直接对此卷作具体评识,却指出其“莹净”、“劲力”、“势欲飞动”的特征。在此卷中,可以看到其点画劲健光洁、气势连绵,既有狂草之豪放,又在豪放中增加许多“节奏点”——以章草之波磔增加作品高古生辣的意味,增强了草书的表现力。这种创作方法在宋克为友人徐彦明作草书《唐宋诗卷》中已见端倪,《杜甫壮游诗卷》在《唐宋诗卷》的基础上增加了怀素的连绵体势和康里子山的奇崛刚毅,强化了字形之变化,使转更为迅疾,点画更为利落。用笔上把章草笔法更为自然地糅进狂草中,在“纵势”中的草法间入“横势”的隶法而了无痕迹,更显雄浑之气。翁方纲称其小楷“承元人之隽逸,变宋人之雄奇”,其草书亦显此特征。于右任跋此卷称“合章今狂而一之,”又云:“以仲温之天才,决非《月仪》、《豹奴》等帖所能拘束,而欲创为大草,则不得不求材于今狂,此《壮游诗》写法这所由来也。故此种草,谓之为古今草书中之混合体则可,如谓为章草,则误矣!”于氏所谓“古今草书中之混合体”,表明此卷在草书创作上的大胆尝试,以今草、狂草与章草相融,跳出元人草书樊篱,成为元末明初草书创新之集大成之作。解缙评宋克草书如“鹏搏九万,须仗扶摇”,从此卷确可见此气度。
历史上,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结合新兴的楷法而形成的草书,它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加强了笔画间的呼应,如张怀瓘所描述:“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并把带有隶意的章草的挑势捺笔完全去掉,这是草书在形体和用笔方面的一大变革,在这种变革中,王廙、王洽、王羲之、王献之等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如虞世南所云:“王廙、王洽、逸少、子敬剖析前古,无所不工,八体六文,必揆其理,俯拾众美,会兹简易,制成今体,乃穷旨奥。”在今草基础上形成的狂草以唐人张旭、怀素最著,其特点是笔势勾连回绕,大小参差,变化丰富,连绵不断。宋克草书师法二王、王廙,并得力于旭、素之狂草,加之他在章草上的非凡功力,熔于一炉,形成了有创造性的杂体,表现出章、今、狂三草之特征。
书家在创作中,有意将各种书体进行糅合,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杂体”。“杂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字与字之“杂”,一是行与行或者段与段之“杂”。宋克的“杂体”,两种情况都有,如其《定武兰亭八跋》多为后者,但在宋克的书法中,更多的是草书中字与字之“杂”,其草书“杂体”是对章草、今草和狂草的笔法加以融合形成的书体。王世贞曾批评这种创造“波险太过,筋矩溢出,遂成佻卞”,此论或正指出宋克形成的灵动中表现“隶意”、险劲中突出“揖让”的草书特征,责之为“佻卞”,实乃不能认识此体所处之时代特征,宋克草书中的取妍尚姿,乃元以来的时代使然。他在杂体草书中强化波磔,与元代以来的赵孟頫书风拉开距离,这正体现了其在草书上借古开今的戛戛独造。
在宋克的草书创作中,“杂体”意识体现在许多作品中。如《停云馆法帖》卷十所录宋克书《钟繇王羲之二小传》风格介于《唐宋诗卷》和《杜甫壮游诗卷》之间,在《唐宋诗卷》的今草中糅合了更多的章草笔法,显清峻之气,既有今草连绵不断的运笔,也时见章草的波挑笔意,但明显不如《杜甫壮游诗卷》磅礴的气势。宋克草书《公讌诗》、《七言绝句》、《进学解卷》等,也以瘦劲的笔势对草书进行融合,表现出豪迈淳雅的风格,但都不如《杜甫壮游诗卷》的杂体创作风格那么强烈和鲜明。
宋克的“杂体”对明初中期书家多有影响,但都未能有所超越。此后的书家创作中也常常有“杂体”意识,并多与篆书有关。如赵宧光在篆书中夹入行书,傅山在行草中杂入篆书,八大在楷书中杂入篆书,郑板桥则更是楷行篆隶相杂等,这些“杂体”的创作与宋克明显不同,更多的是碑学兴起后对古意的探寻。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8-13薛元明:谈结字
- 08-13薛元明:笔法杂谈
- 08-08行草书法技巧
- 08-08陈忠康谈国展创作——国展创作三步走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超武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张建会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汪永江
- 08-08名家谈国展创作——陈海良
- 08-05薛元明谈入帖
- 08-05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
- 37432℃《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29686℃书法的“狂狷美”
- 26430℃怎样临习《宣示表》
- 25577℃图说书史 行书
- 23451℃楷书10讲:临池偶得——谈谈学习楷书的体会
- 22476℃行书第二章第四单元:笔顺
- 18700℃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译解(三十一)
- 16748℃楷书10讲:永字八法——谈谈“永”字八法
- 16643℃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四)
- 16500℃临摹——学好书法的必由之路
- 05-21怎样临习《宣示表》
- 10-29《灵飞经》帖的笔法(七)
- 10-10柔韧兼备 沉着轩昂——王献之《地黄汤帖》
- 09-21白砥临古·小楷篇(八)
- 09-18白砥临古·小楷篇(二)
- 09-17感悟《争座位帖》
- 09-17米 芾 与 大 草
- 09-13读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 09-11浅析米芾行书作品的章法
- 09-10《灵飞经》帖的笔法(六)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