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习书随笔 / 正文

书法家与市场升值潜力

shxw 2007-11-08 习书随笔 评论

    去年,由几位书商主导的散文评奖,曾把我的一篇散文习作定为年度五十篇最具有阅读价值的散文作品。我得到这个消息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次评选活动的结果。我认为,他们的评选缺少科学性和严肃性,仅是一次商业炒作而已,何况我阅读的散文佳作有数十篇之多,篇篇都在我的作品之上,我自己的散文作品并不是年度五十篇最具有阅读价值的文章。我的理性或我的良知告诉自己,如此商业化的文学评奖活动,躲远一点绝对不是坏事。

    令我吃惊的是,这种把戏竟然在文学艺术界遍地开花,书法界、美术界等界别也都在肆无忌惮地“表演”着。

    就说说书法界吧。名堂没有什么不同,找到几个似是而非、又有点知名度的书法家,再找几个似是而非的理由,便大言不惭地定为世界或全国十名最具有市场升值潜力的书法家。于是,接二连三地在媒体上大肆宣传,似乎这些人真的成了世界或全国十名最具市场升值潜力的书法家了。

    这种庸俗社会学的评选活动,完全为了取悦市场,本不该大惊小怪。商人们的目的是为了谋取利益,评选活动是对书法家们的形象包装和市场推广。市场消费强调品牌,尤其是供大于求的市场,品牌的要素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艺术品经销商花样翻新地推出新的销售方式,甚至借鉴政府或权威机构的评奖手段,评出若干最具市场升值的书法家,就成了销售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商业时代,商品经济观念深入人心,文学界评选出若干最具阅读价值的十佳小说、五十篇散文、一百首诗歌,也是出版商们的主意,评选是假,卖书是真,都是市场惹的祸。书法界效仿文学界,不断推出十名最具市场升值潜力的老书法家、青年书法家、实力派书法家、学院派书法家、获奖书法家、军旅书法家等等,其目的直指市场,千万不能当真。遗憾的是,就有那么一些人,对此类评选活动特别热衷,千方百计想成为其中一类最具市场升值潜力的书法家。不久前,某省一位荣获全国书展大奖的书法家来京探询,有意忝列最具市场升值潜力书法家之列。他带着家乡的土特产品,揣着贿赂“领导”的现款,准备长驻北京,为自己的前途一争高下。几天之后,此君主动放弃了拼搏,原因是想进入最具市场升值潜力行列的人太多太多,需要向有关评选机构交纳的评选费也太多太多,此君只好作罢,悻悻离去。

    笔者长期在新闻界供职,有关形形色色这个“十大”,那个“十佳”的评选活动有过不深不浅的参与,也知道其中的规则。在强调注意力经济的当下,市场利益决定一切,围绕商业目的的商业行为本无可非议,但是,对书法家来讲,面对如此赤裸裸的商业行为,保持沉默,不失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书法作品一经市场流通,即是商品,书法家对市场也需要建立必要的联系。重要的是,书法家并不是商品的生产者,写字的初衷和写字的终极目的,也不是为了若干商品的生产。因此,有人格的书法家们,应该经得起市场的诱惑,对“看不见的手”需要有清醒的认知。一味迎合经销商的低级趣味,争抢着商人们丢下的有肉或没有肉的骨头,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心态,还将染上市井之气。

    坚持批判,敢于拒绝,是知识分子的基本品格。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一员的书法家们,冷静地审视市场,坚定地反思自己,深刻地思考社会,培养书法艺术的崇高品质,方能感受到文化之厚,生活之美。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