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周恩来出身于家境衰落的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年起就受过严格的书法家教和学校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书法磨练,练就了规范的别具风采的楷书和行书。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繁忙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岁月,还是在和平外交谈判桌上,都始终不渝地用中国传统的毛笔书法书写了一生。
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类世界和平事业的杰出贡献是多方面的。周恩来的祖籍是浙江绍兴。绍兴周家是一个世代聚居的大家族。到周恩来的祖父周起魁一辈时才迁居他出生之地淮安,祖父是一位淮安师爷。周恩来的母亲也是师爷家出身。为了冲喜,周恩来不满一岁时过继给病危的叔父,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养。他的嗣母陈氏也是出身在读书人家庭,能文善书。陈氏用尽了全部心血培养年幼的周恩来读书写字,将来目标专一地走读书升官之路。周恩来从五岁起学,日练百字,执著追求。少年周恩来非常聪明,对练习书法非常有兴致、有毅力、有悟性,十分投入。为了把字写好,常常黎明即起,夜不入眠,站在书桌前,悬肘握笔,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自觉接受书法意识的启蒙教育。14岁(1912年10月)在东北上小学时,就大笔一挥写下了文书并茂著名的《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三周年纪念感言》的大作,一时震惊了整个学校,被视为模范作文传读,后被作为典范作文出版;15岁(1913年)就为沈阳同学题词“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胸怀大志,笔力遒劲,造型可观。从此,在以后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革命生涯中,他都用中国传统毛笔书法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幅幅佳篇。
青年周恩来练就了基础牢固、独具风采的楷书。周恩来的楷书传世作品充分体现在他15岁(1913年2月)随伯父周贻赓工作调动到天津就读南开中学至19岁(1917年6月)以优异成绩从南开中学毕业去留学日本期间52篇作文手迹中。在这短短的4年之间,正是他风华正茂、奠定人生文化根基和书法艺术从学习基础至完善楷书,形成周体楷书独特风格的重要时期。
1998年3月5日,在周恩来诞辰10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编辑出版了周恩来南开中学时期的52篇作文手迹。周恩来这批作文手迹传世不易,是他从南开中学毕业留学日本之前,经本人整理装订在一起后交给友人代管,尔后在白色恐怖的漫长岁月之中,友人不顾自己和家庭的安危,几经辗转才得以保存下来。新中国成立初年,此友人早已离世,由友人的后代归还给主人,一直保存在邓颖超手中。直到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同志将这批作文手迹移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献。其内容反映了中学时代周恩来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寻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伟大抱负,以及勤学立品,修德立志,敬业乐群,锻体炼心,慎思惜时,不断进取的精神。周恩来这时的作文手迹除具完美的实用性外,更具有吸引人们视角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笔者于2003年曾从这批作文手迹中筛选了700余字,经放大,编辑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楷书字帖》。如今,这本楷书字帖连同这批作文手迹已成为人们学习与研究周恩来早期思想及书法的珍宝范本。以后在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同样写过规整的楷书,如1941年5月14日致张冲的信稿、开国初书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等。
周恩来书写行书从15岁(1913年)为沈阳同学题词“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到77岁(1975年7月5日)应泰国总理克立·巴莫时的要求,用毛笔书写了“毛主席教导中国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题词的书法光辉篇章,时跨62年。早在南开中学求学时期,周恩来的行书就著称全校之冠。1916年10月,18岁的周恩来在参加南开中学全校八百多名学生的作文会考比赛中,他的选题作文《诚能动物论》因文书并茂,经南开中学创办人严修亲自选定为全校第一名,周恩来所在班得了班级第一名,奖品是一面绣着严修手书“含英咀华”四个字的锦旗。1917年6月,周恩来以优良的学习成绩结束了他的中学时代。南开中学《第十次毕业同学录》对他的评语中说:“善演说,能文章,工行书,曾代表本班与本校辩论,于全校文试夺得首席,习字比赛,复列其名。”周恩来行书用笔娴熟,结构严谨,略取欹侧之势,潇洒流便而具有雄强健美的新风貌。其代表作非常多,如1917年9月为王朴山《师友赠言录》题《切磋集》、1919年3月为张鸿浩题诗《大江歌罢掉头东》、1934年1月21日为瑞金红军烈士纪念碑题词、1939年1月为旅秘鲁华侨筹措抗日军饷题词、1939年3月30日录沈复生诗、1941年为皖南事变死难烈士题词、1942年为渝鑫钢铁厂题词、1942年“学好俄文,为中国建设事业服务”的题词、1949年3月为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题词、1950年12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工作会议题词、1950年为中央民族访问团题词、1957年5月2日为《天津青年报》题词、1957年12月23日为祝贺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给《青年报》题词、1958年5月25日为庆祝中国福利会成立二十周年题词、1960年2月7日为驻海南岛部队题词、1963年3月5日为纪念雷锋题词、1965年9月9日为体育工作题词、1965年11月15日录王杰诗等。有人在评论周恩来书法时说:“周恩来的风采、人格、才气和胆识是非常出色和迷人的。他的书法只是他优秀品质的一个小角落,是他文采的附产品,已射出耀眼的光芒。”周恩来书法迷人的地方就是自然成趣,这是他人格和才情的流露。书法写到这个份上已经突破了“技法”而入“道”了。
统览周恩来半个多世纪书法的全貌,不难看出,他早年得益于王羲之书法的笔法和神韵,兼具魏趣,继承和发扬了唐宋等各朝代书法家的书风,后落足于颜体书法的根基上,把书法“清雅秀逸、柔和简淡”的阴柔妍美型和“雄强浑厚、峻峭刚健”的阳刚壮美型糅合在一起,像他善于磨合不同意见的人品一样,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熔于一炉,形成自己刚柔并济、雄秀并举的周体书法。其主要特点是:楷书基本功深厚,对汉字结构把握性强。因为周恩来是一位既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又较早较多地接受过西方文化影响,具有强烈变革思想的革命家和书法家,学古不泥古,学法不泥法,入古出新,存古立新,善于继承又善于创新。其落笔稳健,力透纸背,藏锋逆入,方圆兼备;运笔娴练,顺其自然;沉凝而不板滞,行速而不狂飞;劲气内敛,意味纯雅;结体严谨、规范,个性显著,造型美观;布阵纵横自如,行距适中,字距得体;大章法气势磅礴,和谐协调,充满着生气、骨气、志气、正气的艺术感染力;小章法以正为主,兼取欹侧之势。他的书法墨宝,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使众品乐道,观之生机,赞叹不已。
猜你喜欢
- 搜索
-
- 03-17浅谈元画的风格及技法
- 03-17石鲁书画作品辨伪
- 03-17方楚雄:接续花鸟画文脉
- 03-09张大千笔下的仕女画:庄严与世俗
- 03-04冯钟云:笔墨之中的灵韵与自由意志
- 03-02章庭钰——中国画坛十大巨擘献礼两会
- 02-10谭贵清——中国当代十大巨擘献礼全国两会
- 02-06中国古代书画名迹的著录
- 02-06禅画与文人画的区别
- 02-06周昉《簪花仕女图》为唐代孤本反映仕女形象特征
- 20712℃王羲之如何写成天下第一行书?
- 10446℃书法与乐趣
- 9121℃书法还能坚持多久?
- 780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6523℃漫谈故宫藏晋唐宋元书法名画
- 6167℃楷书卢中南
- 5796℃书法(行草)歌
- 5647℃我国邮票上的书法艺术
- 5571℃启功先生的坚与净
- 5401℃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
- 06-10《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祭侄稿》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06吴门书派概述
- 10-22忆启功 写启功 学启功
- 09-26苏州园林书法略说
- 09-24揭姓历代书家
- 09-21帖学五人谈
- 09-19历届兰亭书法节回顾
- 09-19古代绍兴书家概述
- 09-17现代书法今昔谈
- 09-13论法帖中的避讳现象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