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当代精粹 > 书论 > 软笔书论 / 正文

梅石花开

shxw 2008-12-03 软笔书论 评论

梅墨生书迹

    我与觉公梅墨生的交游,弹指一挥间已是数年了。当年见友人手中有觉公的美术评论专著《精神的逍遥》一书,心痒痒地伸手借读,无奈他与众读书人一样患有“书概不外借”癖,我只好向远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的梅先生求购。当我收到他的回函时,已是两年后的某一日,梅先生在回复中告知我:“您2002年寄我一信,我昨时才收到,因我调离中央美院三年,迟复为歉。”作为一名当今艺坛的名家,能给回复已是烧高香了,何况是两年后的回信。足见先生的名士风度和敬事品行。什么是胸襟?这就是胸襟。于是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心仪已定私淑觉公。梅先生还在信中告知我,他手中早无余书,请我与安徽美术出版社联系。幸好后来我在温陵的书摊上喜得此宝,珍藏至今。

    后来我陆陆续续地拜读了梅先生的书画、散文、现代书画家批评、现当代书画研究等多部专著,先生的书画出古入新,散文重情义轻技巧,书画赏评得体中肯,独抒己见。特别是对现代书画家的系列批评不留情面,对现当代书画研究入木三分。梅先生诗书画印皆精,多才多艺。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只是专心研读他的文章而望北遥想梅先生,我知道先生刚到京城居家不易,又是中央美院教学又要参与编辑《中国书法》杂志,还要忙于自己的创作与研究,于是我不忍心去打扰他,挨到去年为自己一本不起眼的散文集才重拾这份情缘。先生为我题写了书名,还为我的小集写了序言——《这算〈序〉吗》的题目起得十二分的谦逊。并有感而发:“这个时代,诗意早被人们抛弃了。然云山还惦念着诗意,怀揣着诗意的人,才够得上人生。”先生还没忘给我一番鼓励,称赞我的文字朴素亲切,形式上不算花哨漂亮,内里真实真挚。褒扬我是一位有情思、有品位、有文采的人,用文字记录着自己的生命诗意,欢快与悲伤并在,激昂与低回同存。先生又为我造就一座山峰,让我看到方向与曙光。

    近日从聚会中得知梅先生刚来过泉州。世上的事,万般皆有缘,或许是机缘未到我俩至今未谋过面。那天路过学府路见梅石古物,于是又思念起梅先生来。泉州府素有“梅石开,状元来”的说法,梅先生曾言及与我“可以相逢不相似,天涯无距离地交流”。这样的话令人满脸春风,我期待能早日与他围炉夜谈一番。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